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是孫楊的直播間。
隻見他帶着墨鏡,表情嚴肅,舉着一塊牌子。
“人數到3W人摘墨鏡。”

人數到了,孫楊摘下墨鏡,從容患上了另一張紙。
“人數到5W笑一下。”
面對彈幕上飄過的“好low”,“吃相難看”的評論,他無動于衷,又換了一塊牌子。
“人數到10W說話。”
這一切,都讓圍觀的網民産生了不好的觀感。
當初那個驕傲的大白楊呢?
怎麼成了如今這個套路滿滿Low到爆的帶貨主播?
01 孫楊--天才VS混球
1991年,孫楊出生于浙江一個體育世家。
他的父親是安徽省體工隊男排運動員,母親是浙江女排主力。
遺傳了父母運動天賦的孫楊,早早就展現了過人的才能。
13歲就被教練朱志根一眼相中,進入浙江省遊泳隊。
不滿15歲的時候,就在浙江省運動會上獨攬男子400米混合泳、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三枚金牌。
長大成人後,孫楊更是成為了世界泳壇傳奇般的天才存在。
他是世界上首位在200、400、800、1500米中長距離上全部奪取過金牌的大滿貫選手。
中國男子遊泳18枚世界金牌,孫楊獨攬14枚。
他是現役泳壇男子金牌數第一,菲爾普斯之後唯一一位蟬聯世錦賽MVP的男運動員。
然而,無論是成名前的訓練期,還是成名後成為國家英雄,孫楊都多次傳出不服從組織紀律、公然違法違紀的不雅傳聞。
2013年,23歲的孫楊帶着女友無證駕駛,被行政距離7天。
當時浙江體院的态度是,孫楊多次違紀,不按時歸隊,不報告行蹤,私自前往泰國旅遊等等。
早就想處理他了。
孫楊還與教練朱志根發生多次沖突,甚至有過肢體沖突。
2010年在澳洲集訓,孫楊在沒有遮擋的情況下公然在泳池邊換泳褲,被外國女選手投訴。
教練朱志根向孫楊了解此事,他拒不承認“沒有此事”,被朱志根扇了一巴掌。
2014年,孫楊在全國遊泳冠軍賽中藥檢呈陽性,他堅稱自己是服用心肌炎藥物,被判禁賽三個月。
2019年7月,孫楊在南韓舉行的遊泳世錦賽上取得男子200米和400米自由泳冠軍。
頒獎台上,先是因為獲得并列銅牌的英國選手斯科特在社交網絡上諷刺他,孫楊對他大吼。
接着,因為斯科特和澳洲選手霍頓在頒獎儀式上拒絕與他合影。
孫楊對着斯科特喊道:“you loser,I win!”
最嚴重的,就是孫楊暴力抗檢事件。
2019年某日,國際泳聯授權興奮劑檢查公司到孫楊的住處進行例行藥檢。
孫楊雖配合提供尿樣和血樣,但全程對三名從業人員的資質提出質疑,不讓對方帶走樣本。
最後更是當着所有人的面,将樣本瓶砸碎了。
最後國際泳聯反興奮劑委員會認定,因為樣本無效,無法判定孫楊興奮劑違約行為。
但暴力抗檢的事實清楚,孫楊被判禁賽8年。
後來孫楊提出上訴,兩次聽證會後,孫楊最終被判禁賽4年3個月。
這就意味着,孫楊既無法參加東京奧運會,也無緣2022年的杭州亞運會。
而到禁賽結束,33歲孫楊的運動生涯,基本上已經提前完結。
據悉,在取樣過程中,尿檢官本來是孫楊的粉絲,願意替他作證,但要求孫楊保護他們的隐私。
可後來孫楊在發出的手寫信中,曝光了三位從業人員的姓名、出生年月和身份證号,且并未打碼。
孫楊自私自我的行為,不但消耗了大衆對他的信任,還将無辜的從業人員引入網絡暴力。
前國家遊泳隊總教練陳雲鵬,曾這樣評價孫楊“這樣的身材在中國運動員裡,50年也遇不到一個。”
接着又說了一句“這樣的性格在中國運動員中,50年也遇不到一個。“
02 被母親毀掉的天才
孫楊為什麼會養成這樣的性格?
回顧孫楊職業生涯的所作所為,到處籠罩着他母親楊明的影子。
從孫楊小的時候,楊明就大包大攬,大到遊泳訓練,小到飲食起居,樣樣她都替孫楊做好。
六年級的孫楊還需要她幫着系鞋帶。
“你隻要好好遊泳,其他事不用你操心。”
每次比賽和訓練,楊明都寸步不離地守着孫楊。
孫楊是浙江遊泳中心唯一每次帶着母親參賽的運動員,惹得遊泳中心的上司不滿。
他們還是我行我素。
孫楊長大後,楊明管控他的社交賬号,甚至以孫楊退賽為威脅,要求住進運動員酒店。
孫楊進入國家隊後,她還要求孫楊每天打電話向她彙報生活情況。
得知孫楊因撒謊被教練甩巴掌後,當即打電話給教練,指責他傷害了孫楊的自尊。
孫楊與大五歲的空姐女友交往并緻其懷孕,她逼迫他們分手,并用别墅和撫養費交換女友獨自撫養孩子……
看到巴西記者想采訪孫楊,楊明直接沖上來,“你們電視在巴西放,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有人将此事曝光。
楊明卻不以為然,還要求懲罰曝光者“我們孫楊,可是要取得成績的運動員,你們不要搞臭他!”
最糟糕的是,她的臉都丢到了國際上。
一次聽證會上,孫楊的母親作為證人,幾乎提供不了任何有用資訊,而是和孫楊一起,全程無視法官,哭訴孫楊的不容易。
後來,更是打斷翻譯,叫了一個誰也不認識的人員進來。
此舉驚掉了法官的下巴。
不得不舉手發問:“不好意思,這個人是誰?”
整個庭審過程,徹底暴露了孫楊母子的無知無素質。
孫楊從一個屢屢為國争光的天才運動員走到今天,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03 天才背後--中國式家庭教育之殇
一.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溺愛縱容的家長。
孩子是一顆小樹苗,不但需要細心呵護,每天澆水曬太陽;同樣也需要減去不和諧的枝枝叉叉。
這樣,小樹苗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孩子都是會按照父母的所作所為做出反應的。
如果不是母親從小對他的縱容和百依百順,孫楊不會得寸進尺,養成無法無天的性格。
正是因為從小沒有樹立好的榜樣和不能逾越的底線。
孫楊不懂做人做事的分寸。
是以在他心裡,這些都不是大事。
隻要成績好,就可以為所欲為。
二.成績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準,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像孫楊母親一樣,很多家長隻注重孩子的成績,卻忽視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而後者,才是一個人長大後能立足于社會的根本。
要知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個獨立、自由、快樂、對自我負責,對他人關愛的合格的社會公民。
一個就算學習不夠好,但内心善良陽光、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相反,包辦孩子的一切,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權利,以至于他長大後成為一個與社會格格不入,不能獨立生存的巨嬰。
孩子懂事後都會怨你。
”當時我不懂,你懂啊。”
三.慎做家庭裡的“大母神”,管控自己強勢的控制欲。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在《巨嬰國》裡,分析了大陸家庭裡的“大母神“現象。
很多傳統的中國母親在丈夫身上得不到愛和滋養,就把自我全身心地撲在孩子身上,尤其是男孩。
因為過度擔心和自我的強勢控制欲,她們往往要求孩子一切都聽他們的,包辦孩子的一切,
是以,中國社會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寶男”,他們軟弱不成熟,不能很好地承擔家庭的責任。
凡事對母親言聽計從,沒有小家庭和原生家庭之間的界限感。
任憑母親侵入并占有自己,與妻子形成拉鋸戰。
這也造成了社會中越來越多的悲劇,促成新一代“大母神”的誕生。
是以,也有越來越多的女孩子不願邁入家庭、婚姻,甯願單身獨立。
媽媽們啊,不要再把自我完全寄生在他人身上。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四,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做好自己,才能為孩子樹立榜樣
孫楊一家曾經上過《魯豫有約》。
節目上,魯豫問了一個問題:”孫楊到底是更像媽媽,還是爸爸?”
還沒等孫楊回答,楊明就搶過了話頭,聲音洪亮,得意洋洋“取我們優點正好,我的部分稍微多一點吧。”
笑過之後,魯豫又問了一遍孫楊。
這次,得到男孩腼腆的回答“像我媽……“
如今再回過頭來看着一切,命運的草蛇灰線早已埋好。
楊明多次對記者無禮,手拍鏡頭,“别拍了,煩死了,讨厭死了!”
顯然,孫楊也完全複制了這種無知狂妄任性自大。
要求記者删除照片,直接罵“TMD别惹我生氣,信不信我把你相機給砸了?”
每個孩子一開始都是一張白紙。
他們漫長人生的第一個榜樣就是父母。
尤其在缺乏外界的參照體系下,總是會不自覺模仿父母的行為。
要想養出懂事優秀的孩子。
必須先管理好自己,多了解育兒知識,矯正自己的性格缺陷。
點個贊并轉發,願你我都能成為新時代的母親,不再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