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每天推薦一部很棒的電影
這些天的消息真的很令人憤怒:
2014年廣州某大學學生高家新,他秘密拍攝、騷擾和侮辱同學。
"對未成年女兒進行為期三年的性侵犯,暴露了總統父親的'畫'。

無論發生多少事情,多少關注,但作為一個女孩,這已經很艱難了。
當一個女孩還在她母親的肚子裡時,她可能因為她是女孩而正在脫落。
當一個女孩七歲時獨自睡在家裡時,她可能會遭到性侵犯,她的身體會受到嚴重損害,她會因為她是女孩而終身與大便袋一起生活。
當一個女孩14歲時,她會被養父,甚至她的父親性虐待,因為她是女孩而終身生活在陰影中。
當一個女孩進入高中或大學時,因為她是女孩而無緣無故地偷竊她的同學将是侮辱性的。
當一個女孩值班時,公司的廁所可能會配備攝像頭,猥亵的男同僚甚至可能因為她是女孩而把腳放在她的杯子上。
你結婚了嗎?寶寶在哪裡?會更好嗎?
以上那些是有形的傷害,在女孩成長的曆史中,幾乎每時每刻都能找到更大、更廣泛、更徹底的無形傷害。
家庭過得更好嗎?是客觀條件是最佳的、無憂無慮的嗎?
我們今天要說的電影将給我們答案
"金志英,82歲出生"
有近30萬人觀看,這部南韓電影的豆瓣評分為8.6。
這是一部關于女性的電影,隻是因為标題。
金智英(Kim Ji-young)在南韓是一個非常非常普遍的名字,相當于中國的張晶(無意冒犯)。
是以她的經曆可能是每個女孩的經曆,她的痛苦可能是每個女孩的痛苦。
從表面上看,金志英似乎是所有客觀條件下做到最好的女孩。
有一位溫柔體貼的母親,一位對女性氣質瘋狂的姐姐,還有一位相對理智的哥哥,她受過姐姐的教育。
婚後,丈夫溫柔體貼,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妻子考慮。
兩人有一個可愛的女嬰。
在我們的想象中,這應該是最幸福的三口之家。
但金生病了,她患有精神分裂症,經常用别人的聲音說話,好像"依戀"。
第一次進婆家,智英突然用媽媽的語氣跟婆婆說話。
在此之前,她和婆婆像陀螺儀一樣在房子裡走來走去。
每天都有無休止的家務勞動,還要照顧哭泣的孩子。
婆婆下達的指令就像一個配置設定任務的上司者。
婆婆的家人樂融為一體,在廚房裡忙碌,像雇來的保姆一樣。
老公不能低頭想幫忙,什麼也沒做,婆婆那邊一直陰陽怪異起來。
這不是偶爾的,也不是一天,而是許多女性的一生。
就像Chantelle Ackerman著名的"Jeanna Dillman"一樣,這種日常重複和機制令人窒息和緻命。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起床,鋪床,做早餐,讓你的孩子起床吃晚飯,洗碗,買食物,做午餐,洗碗,打掃衛生,做飯,和你的孩子一起吃完晚餐,編織毛衣,洗漱,睡覺。
像什麼,像機器人,像木偶,隻是不像人類。
在那些空白而不可替代的時代,志英回憶起過去。
20歲出頭,畢業時,她還是一個心胸強壯、走路力強的女孩,工作順利,表現好。
但是沒有辦法獲得晉升。
為什麼?
因為她是個女人。
那麼,女上司是怎麼站起來的呢?
比如在一次會議上,志英正在以助理的身份聽。
起初是一群中年男人玩笑,言語外嘲諷女上司不顧家,不是"好媽媽"、"好妻子"。
女上司人淡化了這一點,以避免引起更多的沖突。
作為一個有事業心的女人,一張堅強的面孔,其實也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和痛苦。
她的職業成功是以犧牲她的家庭為代價的。
當時,志英還年輕,像三月春日決心宣戰的花朵一樣充滿力量和自信,她想成為像女性領袖一樣的職業女性。
但事與願違。
在丈夫的倡議下,志英生下了孩子。
有意思的是,智英的丈夫,即使他不能做到最好,至少是全心全意地愛着志英。
即便如此,他還是讓一個女人很容易生孩子,就像她想上街買洋芋一樣容易。
他的想法不能被誤判,因為這是最可怕的"習慣",無論如何,情況一直如此,無論如何,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
是以魯迅在這裡說的話很震耳欲聾:"從來沒有這樣,對吧?"
看看Kim周圍的環境,你就會發現它有多可怕。
志英小時候,因為房間裡和姐姐一起笑的嗓音很大,親戚們說"沒有女孩子",讓他們出來幫忙做飯。
志英去了遠處的補習班被跟蹤,父親說她"裙子太短","每當有人笑"。
帶孩子出去呼吸,八卦傳到耳朵裡。
志英的姐姐在去警察局上學時抓住了"暴露的瘋子",隻是沒有受到表揚,反而遭到了老師的批評。原因是:作為一個女孩,無恥。
志英前同僚的公司保安對女廁所服進行了監控,男同僚發現,他們私下裡讨論的傳播,非但沒有提醒他們。
這是一個看不見的、無處不在的、從未那麼大的環境。
人們已經習慣了,有時女人會成為壓迫同性的幫兇。
比如智英的婆婆,顯然也經曆過同樣的痛苦和抱怨,但依然折磨着智英。
比如咖啡店裡的女士,就像他以後不會結婚生子一樣,嘲笑志英是"母蟲"。
比如那些女婿親戚,仿佛忘記了自己是女人的事實。
但不可否認,隻有女性自己才能真正提供幫助。
因為男人永遠不能移情,即使他是女權主義者。
就像片中志英的丈夫一樣,無論他多麼想讓志英開心,與否,都無法把握問題的真正根源。
在電影中,也有女性互相幫助的情節。
女領頭人,志英決定立即工作,給她一個職位,即使智英反複出現,她也極有耐心,沒有任何無聊。
女輔導員在她痛苦和困惑時給予她足夠的支援、安慰和鼓勵。
志英的女同僚,也時不時拜訪智英,幫助她走出陰霾。
志英的母親在聽說志英生病後,立即決定關閉家族商店,幫助志英帶孩子,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是母親,她願意為孩子犧牲自己的生命,并做好準備。
女性的互助是必不可少的,但健康的女權主義理念不是要削弱或貶低男性,而是要與男性和睦相處。
經過正确的溝通和溝通,絕大多數男人都願意做出改變。
智英的丈夫雖然不了解妻子的痛苦,卻在努力幫助她。
幫她做家務,願意休育兒假帶孩子去上班,建議志英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和志英家庭溝通......
志英的父親,他無疑是父權代表。在一次去英國出差時,他為唯一的兒子買了一支昂貴的筆,卻隻帶了一本筆記本給兩個女兒,也就是"英國筆記本"。
志英喜歡吃奶油蛋糕,他永遠記不起來了;
機關免費補品,隻以為給四條腿的兒子一個盒子,完全沒有注意到志英正處于極度的痛苦之中。
但是,母親對他生氣後,他沉默了,然後,當沒有人在場時,他給了志英一盒藥。
還有志英的哥哥,在得知姐姐生病後送她吃的,還把父親送到他的筆下給志英,并說以後還會記得給她買奶油蛋糕。
《82年出生金志英》是一部關于女性困境的優秀電影,它不僅展現了女性的困境和各種歧視,也指出了出路——女性互幫互助,男女溝通。
但這部電影不是很好,因為它仍然受到損害。
志英終于成為了一名作家,從書中走出來——帶孩子回家做點什麼不是更好嗎?
而書中的内容是關于志英孩子的,無疑在深化"女性使命就是要孩子做個好妻子"的觀念。
最令人失望的是,志英的話反擊了咖啡店裡那個叫她"蟲子媽媽"的男人,如果不是勉強的話。
"媽媽蟲子"是什麼意思?這個詞最初被用來形容那些無法管教吵鬧鬧的幼兒的年輕母親,但在現代社會中,它顯然被用來貶低那些沒有收入,完全依賴丈夫并将孩子帶回家的全職母親。
這個被污名化的詞可以用"甚至不知道我該如何判斷我"這句話來反駁嗎?
它太弱了。
更諷刺的事情發生在電影之外。
南韓女隊"紅絲絨"隊長艾琳(Irene)因在簽約儀式上推薦電影原作而被一些男性辱罵,甚至用焚燒和撕毀她的照片和海報來發洩憤怒。
演員鄭玉梅和劉康因決定參演這部電影而受到長達一年的網絡風暴的攻擊。
這部電影在南韓上映後,評論兩極分化,女性觀衆給這部電影的平均評分為9.50,而男性觀衆的平均得分為2.84。
最後,我們隻能用原作的開頭一句話作為我們遙遠但值得為夢想而戰的一句話。
真誠期待世界上每一個女兒,都能擁抱更大、更無限的夢想。
在夢想的道路上,無論你的女兒是誰,誰的妻子,誰的母親。
你必須首先做你自己。
溫/皮皮電影編輯部:童雲喜
© 原創文章 版權:皮皮影業
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