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闫學晶在趙本山的幫助下,在東北三省打響名聲,被稱為“二人轉皇後”。
随後,她跟随趙本山進入演藝圈,參演《劉老根》、《都市外鄉人》、《女人的村莊》、《女人當官》等精彩的作品。

闫學晶對于農村戲,對于樸實無華,有善心有孝心的角色全部信手拈來。
然而現實生活中,闫學晶也是這樣的人。
做兒媳婦,她對公公婆婆孝順,當親生父母對待。
做婆婆,她對兒媳婦好,當親生女兒對待。
闫學晶,1972年,出生于吉林遼源。
父母都是農民,偏偏生出的女兒喜歡唱歌,被送去學習二人轉。
1985年,年僅13歲的闫學晶,憑借着二人轉天賦,進入吉林省東遼縣渭津小劇團。
由于她處于變聲期,音域音色老師都不滿意。但她刻苦努力,成為劇團的“戲耙子”。
後來,闫學晶考上吉林戲曲學校,接受更專業的二人轉學習,是以有機會登台表演。
畢業後,她進入吉林評劇團工作,在這裡遇到了愛情。
1992年,剛踏入社會的闫學晶,認識了林越。
林越離過婚,帶着一個女兒,他非常喜歡二人轉,與闫學晶聊得十分投入。
她以為遇到攜手共度一生的那個男人,想要與他結婚,然而遭到父母反對。
父母告訴她:
你才二十來歲,前途一片光明,這麼好的條件,為啥非要嫁給一個離過婚的人。
闫學晶理直氣壯地告訴父母:
就要與林越結婚
,就要當後媽。
父母不管怎麼勸說,闫學晶聽不進去,魂像是被林越勾走了一樣。
闫學晶與父母僵持不下,她開始用苦肉計,父母終于松口了,默許她和林越在一起。
在吉林,闫學晶和林越舉行隆重的婚禮儀式,公公和婆婆笑開花,而她的父母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
婚後第二年,闫學晶和林越的兒子林傲霏出生,從幸福的兩口之家變成幸福的三口之家。
闫學晶的公公和婆婆,這些年經常吵架,感情已經走到邊緣。為了兒子,老兩口一直在隐忍。
好不容易等到兒子結婚,結果林越與妻子離婚,夫妻倆也不想讓兒子再傷心就湊活過日子。
後來,林越遇到闫學晶,公公婆婆對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兒子與她在一起非常幸福。
老兩口就開始為自己考慮,将離婚提上日程。
林越得知爸爸媽媽離婚的消息,放下手頭的工作就回家。
他勸爸媽再考慮一下,畢竟一起過了這麼多年,有什麼化解不了的事情。
而二老不希望他管,能和闫學晶好好在一起就行,不要走到他們這樣的地步。
見父母執意要離婚,林越也不再阻止。
離婚之後,公公就搬出去這個家。年過半旬的老頭,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闫學晶雖然沒怎麼見過公公,但她知道後,給公公租了一個不錯的房子,在裡面享受晚年生活。
她害怕公公獨自照顧不好,就花錢請保姆照顧他的一日三餐。
即使闫學晶已經安排得很好,還是不放心公公一個人生活。
她在不忙的時候,就去看望公公,給公公買點生活用品,平常不舍得吃的食物也會帶上一點。
隻要她去就讓保姆休息,自己給公公做飯,曬被子,洗衣服等。
公公和闫學晶的感情不深,但她沒有把公公當外人,是林越的父親,也是她的父親。
闫學晶認為孝順公公是應該的,告訴公公,有什麼事就找她。
闫學晶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她不想讓老人離婚後,孤獨一人享受晚年。
由于她和丈夫工作,在家的時間非常少,闫學晶就想請保姆照顧婆婆,卻被婆婆拒絕了。
婆婆身體還硬朗,不需要别人照顧。
平常闫學晶不在家,婆婆就給他們打掃衛生,收拾屋子。
每次她演出回家,家裡都是幹淨整潔的樣子。闫學晶心裡清楚,這都是婆婆做的。
而她在外面也想着婆婆,尤其是在外地演出,會買當地的特産給婆婆帶回來。
給父母買什麼東西,她就給婆婆買什麼。有時候,她還會給公公帶上一份。
4位老人,闫學晶一點都不偏向誰。
公公婆婆生病的時候,闫學晶比親生兒子林越還着急,送他們去醫院看病。
推掉所有演出,在病床前照顧,仿佛她是公公婆婆的親生女兒一樣。
鄰裡八方,經常誇贊林越娶了個好媳婦。
這樣的好兒媳,林越卻錯過了。
闫學晶不僅将家庭打理得非常好,事業也蒸蒸日上。
由于林越是劉老根大舞台的老總,闫學晶認識了趙本山、潘長江等人。
闫學晶開始跟着他們從二人轉舞台轉移到獨幕喜劇的舞台。
2001年,闫學晶和潘長江合作獨幕喜劇《三号樓長》,站在央視春晚的舞台上。
她憑借着幽默風趣的表演家喻戶曉,随後趙本山邀請她參演《劉老根》,憑借着“山杏”一角打開演藝圈市場。
闫學晶的工作越來越忙碌,在家的時間少之又少,與丈夫林越之前的沖突開始顯露。
即便如此,她也不忘照顧公公和婆婆。
雖然闫學晶和林越經常吵架,但對待公公婆婆一樣用心,從來都沒有變過。
在她看來,和丈夫關系不好,不代表和公公婆婆關系不好。既然沒有到離婚的地位,她也應該孝順。
可惜,闫學晶和林越還是離婚,她最舍不得的是公公婆婆,而公公婆婆也舍不得她。
婆婆得知兒子要和闫學晶離婚當天,打罵兒子,丢了這麼好的兒媳婦。
婆婆還有最後一點希望,轉頭含淚問闫學晶,能不離婚嗎?
闫學晶和林越已經到這地步,沒有複合的可能了。
她就收拾東西,帶着兒子離開了生活好幾年的家。
臨走之前,闫學晶囑咐林越,定期去看望公公,給他收拾一下屋子,打掃下衛生。
也放心不下婆婆的身體,告訴林越要定期帶婆婆去醫院檢查等等。
闫學晶就像是孩子離家,父母擔心,一直囑咐。
可見,她對公公和婆婆有多麼好,雖然不是一家人,但進一家門就成為親人。
再次分開是有許多不舍的。
離婚之後,闫學晶還是不放心前公公婆婆,有時候還是會去看望前公公婆婆。
不僅如此,闫學晶也不放心林越的女兒林傲雪。
沒事的時候,
闫學晶就會把林傲雪接到自己身邊,她們像朋友一樣相處。
雖然闫學晶與林越沒有走到最後,但在林傲雪的心中,已經把她當母親。
林傲雪希望闫學晶幸福,她做任何決定都支援。
當闫學晶再婚的時候,林傲雪和林傲霏并沒有阻止,而公公婆婆也替她開心,有人繼續愛她。
再婚後,闫學晶與現在的公婆關系處得很好,也沒有遠離前公公婆婆。
有時候,她不能去探望老兩口,會叮囑兒子和繼女去看望,主動給錢讓他們買些好東西。
她這樣的做法,丈夫馬明東十分支援。
2011年,林傲霏考上中央戲劇學院,全家人都為他感到開心。
但闫學晶卻開心不起來,因為兒子漸漸疏遠她,長時間拍戲不陪兒子關系變僵。
在學校,所有人都說林傲霏是闫學晶的兒子,他就想要擺脫這個頭銜。
大四的時候,他開始外出拍戲,雖然隻能演一些小配角,但體會到拍戲的不容易。
經過這麼多年,林傲霏終于體會母親的辛苦,開始了解母親。
回家之後,他就與母親闫學晶重歸于好。見兒子了解自己,闫學晶情緒繃不住了。
後來,闫學晶和林傲霏共同在演藝圈努力。
兒子事業有了,闫學晶就開始考慮兒子的婚姻大事。
她問兒子想要找母親這樣的媳婦,還是找姐姐林傲雪這樣的媳婦呢?
林傲霏回答說:那還用問,想要找大姐那樣的。
作為兒媳婦闫學晶已經做到滿分,誰要是做她的兒媳婦應該會壓力大,極少有兒媳婦能做到比她好。
闫學晶對兒媳婦要求不高:隻需要像女兒這樣的就行,心地善良樸實。
林傲霏真遇到這樣一個女生——徐夢迪。
當林傲霏把媳婦介紹給媽媽闫學晶時,她看到第一眼對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是越看越喜歡。
徐夢迪想要幫助她收拾一下房間,會遭到闫學晶阻止,讓她好好看電視玩耍就行,什麼都不用幹。
但哪能讓老人照顧年輕人,徐夢迪還是會主動幫忙做一些事情。
飯桌上,闫學晶不舒服的時候,吃不下東西,而徐夢迪會親手給她喂飯。
闫學晶生病,徐夢迪會在身邊照顧,在醫院忙前忙後。闫學晶告訴徐夢迪讓兒子去做就行,她說自己做才放心。
闫學晶平常是非常節儉的,舍不得給自己花錢,徐夢迪就花一兩千塊錢給她買衣服。
當她告訴大家這件事情,眼睛裡滿是對兒媳婦的愛。
徐夢迪還沒有結婚,闫學晶就一口一個兒媳婦的叫,二人的關系十分親密,如同親生母女一樣。
2021年6月,林傲霏和徐夢迪在北京舉行婚禮,闫學晶非常開心,為這對新人忙前忙後,在門口迎賓,招呼客人落座。
兒子和兒媳婦的人生大事,闫學晶格外的重視,還邀請好友潘長江、程野、李玉剛等人參加,請了将近上百桌。
婚禮當天,闫學晶邀請前夫林越來參加,而她的現任丈夫沒有出現,二人一起登台為兒子和兒媳婦送祝福。
主持人問這個兒媳婦怎麼樣?闫學晶大聲喊道:好!
随後,闫學晶為這一對新人送上自己的祝福。
她非常激動地說道:“
自從和兒媳婦認識到現在,你知道媽的性格比較急,一直都是你了解媽,也是你包容媽。
在媽生病的時候,你主動吃媽的剩飯,從今往後媽都聽你的
。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一定會好好疼愛你”。
闫學晶還對徐夢迪的父母承諾:
“如果孩子有一天受委屈回家了,那就是我這個做婆婆的沒有做好”。
可見,闫學晶對徐夢迪有多麼的滿意,完全把她當自己的親生女兒。
婚後,闫學晶更是如此。
雖然林傲霏是闫學晶的親生兒子,但兒子和兒媳婦之間要是吵架,她永遠是站在徐夢迪這一頭。
甚至替兒媳婦教育林傲霏,讓他聽媳婦的話。
在兒媳婦管教兒子的時候,闫學晶就不會插手,她就讓兒媳婦教育。
作為婆婆從來都不插手他們夫妻之間的事情,不管是大小事情做決定,都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一般都是徐夢迪做主。
林傲霏在家裡一點地位都沒有,仿佛他是這個家的外人一樣。一直以來,闫學晶都非常尊重兒媳婦。
有時候,闫學晶會撇開兒子,跟兒媳婦徐夢迪一塊出去玩耍。
兩個人說說笑笑,經常被誤以為是母女的關系。
兒媳婦徐夢迪過生日,作為婆婆的闫學晶十分重視。
早早就給兒媳婦選好禮物,安排過生日的地點。
不僅全家人都去現場為徐夢迪過生日,闫學晶還邀請馮鞏去給她過生日,這待遇比親生兒子還要好。
都說徐夢迪嫁給一個好老公,在她看來自己是有一個好的婆婆。
俗話說:
嫁一個好老公,不如找一個好婆婆
,完全是闫學晶和徐夢迪的真實寫照。
作為兒媳婦的時候,闫學晶孝順公公婆婆,把他們當親生父母一樣對待。
作為婆婆的時候,闫學晶愛護兒媳婦,把她當女兒一樣去對待。
都說婆媳關系是亘古不變的難題,在闫學晶的家庭裡根本不存在這樣的難題。
不管是當兒媳婦還是當婆婆,她是真誠對待,換來的也是真誠。
因為有她這樣的一位兒媳婦,前公婆即使離婚被照顧得也很好。
因為有她這樣的一位婆婆,與兒媳婦之前相處零沖突。
是以,闫學晶與前公公婆婆,與兒媳婦,不是親生的,卻勝似親生的。
婆媳關系好不好,其實是要看雙方經營得怎麼樣。隻要有一方誠心誠意地付出,另一方也一樣,會換來同等的回報。
俗話說: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