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如何創造?播音員衛東講述|紅色印記第97集

作者:海外網

資料來源:CCTV.com

衛東是中央廣播電台的廣播員,長期擔任《新聞文摘》節目主持人,也是"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經典獨奏會"節目的經典讀者。

揭開中國共産黨百年厚厚的曆史,從革命的偉大勝利到民族的偉大複興,一件革命文物,記錄了一段直沖民心的紅色故事,一個接一個的曆史時刻,是中國共産黨走向荊棘, 努力的最佳見證。

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台、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聯合推出"紅色标志——百大革命文物聲音檔案",于3月22日在中央廣播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開始, 并同時在央視新聞、央視、雲收聽等新媒體平台上推出100位講述人,用"最美的聲音"燃燒百年記憶。

用聲音燃燒百年的記憶,我是革命文物叙述者衛東。我想講的文物是一封抗貧責任書,就是中西部22個省份的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和中央政府簽訂的《抗貧令》。它現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這22份"軍事令狀"的封面是正紅色的,上面寫着"與貧困作鬥争的責任",這是中國共産黨的标志。

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如何創造?播音員衛東講述|紅色印記第97集

22本關于脫貧攻堅責任的書,封面是共産黨的标志

在責任信中,寫到了各省的貧困狀況和"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和年度扶貧計劃等部署情況,要求這些計劃要逐漸分解,落實到縣到村到戶到老百姓。這些都記錄了中國共産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傳達了中國與貧困作鬥争的意願和決心。

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如何創造?播音員衛東講述|紅色印記第97集

《與貧困作鬥争的責任書》正文(攝影:記者李淞)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會議在北京召開。黨和政府對中西部22個省市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政府簽署了抗貧攻堅責任書。這是十八大以來黨政上司人向中央發出"軍事令狀"的唯一一項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原黨委書記彭清華說:"我第一次簽'軍令狀',對我來說,神電'與貧困作鬥争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就是在了解群衆情況和需求的基礎上,能夠開展不同類别的精準救助,改變以往的救汛方式,采取滴灌式的救助。"

有數百種貧困,有數千種貧困。精準扶貧,讓消除貧困更精準的靶心,開出的處方更有用。2015年,廣西扶貧隊20多萬人大規模進駐,采取"三四五人一議制"方式,在2014年建立檔案卡的基礎上,再次啟動全面徹底、精準的貧困貧困識别,在全區統一、精準的扶貧大資料平台。

扶貧隊員:去年的檔案卡沒有今年那麼詳細,準确包括一台電視機,或者幾隻雞,幾畝田,這次做得很細,隻要申請(貧困戶),每家每戶我們都要進去。

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如何創造?播音員衛東講述|紅色印記第97集

廣西龍州縣尚鄉村精準辨認工作組進村了解農民家庭情況(盧松見圖)

為了更準确地摸清貧困底線,2015-16年度,全國動員了200多萬人開展檔案卡"回頭看",這次全國共補助807萬不明貧困人口,剔除身份不明人口929萬。

至此,在我國扶貧開發史上第一次,精準于家庭,精準于人。全國鄉村振興局資訊中心主任盧春生表示,這一資料不僅清楚地顯示了貧困戶是誰,分布在哪裡,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從全國所有貧困戶的整體了解中建立了貧困原因檔案卡。

盧春生:分析一下自己需要幫助,比如因上學而貧困,具體措施可能是學生貸款、助學金,如果貧困因病,必須有一系列的扶貧措施。通過這些肖像來分析他需要幫助,制定幫助措施,最終取得扶貧的效果。

為落實《軍令》,中西部22個省份按照"五批"精準扶貧戰略,即"發展生産脫貧一批,輕松脫貧一批,生态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 一批"社保口袋",紮實推進扶貧工作。

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如何創造?播音員衛東講述|紅色印記第97集

貴州省三寶彜鄉的原貌

三寶驿鄉曾是貴州20個極端貧困鄉鎮之一。時任鄉委書記的龍漢永說,鄉鎮四面環山,與外界相連隻有一條發路,鄉鎮40%以上都是窮人,"搬窮人窩"成了脫貧的唯一出路。

龍漢永:我們把他們帶出去不是為了強迫他們動,我們讓他自己想。計算賬目,經濟賬目,家庭賬目,還有後代賬目。

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如何創造?播音員衛東講述|紅色印記第97集

三寶驿鄉遷至阿米祗頭小鎮(記者張兆福)

從2018年8月開始,三寶彜鄉分批搬遷到位于青龍縣的阿梅七溪小鎮,這是全國唯一一個整體搬遷的鄉鎮,青龍縣是全國最後脫帽的貧困縣之一。

居民:起初在家鄉不想搬家,但在這裡住了一段時間後覺得這很好,不想回去。孩子看書友善,看醫生友善,買東西,上街都友善。

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如何創造?播音員衛東講述|紅色印記第97集

在阿美祗小城鎮廣場上,三寶鄉人舉行篝火晚會慶祝搬遷

曆史銘記的這場硬仗,不僅是832個貧困縣、12.8萬個貧困村全部脫帽,也不僅僅是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按照現行标準脫貧脫貧。曆史也緬懷中西部22個省份為在人類減貧史上創造奇迹而付出的艱苦努力。原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還記得簽署《軍令狀》的情景。

孫志剛:總書記說,我們一直牢記,隻有一個信念——堅決取勝,永不失敗。

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如何創造?播音員衛東講述|紅色印記第97集

2021年2月25日,全國反貧困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2021年2月25日,全國扶貧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人民政府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莊嚴宣布:"在全黨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在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在抗貧攻堅戰中取得了全面勝利。按照目前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标準,832個貧困縣全部脫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上榜,地區整體貧困問題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曆史性的人類奇迹!"

董家鵬:我是24歲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解說員董家鵬。22個省黨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中央政府簽訂了《脫貧令》,這份檔案,但還有千重,它承載着抗擊全市脫貧的勇氣和力量。未來,我會把脫貧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我們記住脫貧富的美好曆程。

總幹事 劉曉龍 顧玉才

監督高高的岩石

策劃者 崔欣新鄭

策劃 闫定飛孫魯金

協調 馮碩 朱敏 李宇 劉夢雅 趙楚南 韓學英

記者 張玉奇麗 棉

編輯:Chizu Nodd

旁白 衛東

秦元生産

新媒體 杜西萌 王源 李偉

健全材料整理方

顧問徐鵬堂,中央黨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