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識寫實主義美術|獨特價值與生命力

寫實主義的風格是多樣的。在今天,盡管藝術表現的語言紛繁複雜、手法多元、材料多樣,但是寫實主義美術依然有它強大的生命力。新的時代背景下,寫實主義美術的獨特價值何在,它的生命力如何展現,審美接受如何?本端選摘部分學者和藝術家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主辦的“寫實主義美術的當代意義——中西美術名家論壇”上的觀點,呈現對這些問題的不同思考。

寫實主義仍有強大生命力

張敢

寫實主義的風格是多樣的,在中國的語境裡面,過去曾經有現實主義和寫實主義兩種不同的叫法。現實主義更多的是帶有意識形态的因素,還有對現實社會的一種批判,但寫實主義更多的是一種從表現語言上來進行創作的方式。在今天,盡管表現的語言紛繁複雜、多種多樣,比如說抽象表現主義等,都在當代藝術裡面占有一席之地,包括藝術語言、材料媒介也都非常豐富。但是寫實主義美術依然有它強大的生命力,我們可以探讨它的價值何在,它的生命力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引起大家這麼大的興趣。

法國理論家波德萊爾認為,藝術有一半是短暫的、易逝的、偶然的,另一半是永恒的、不變的。短暫的、偶然的和稍縱即逝的這一部分,其實就代表了我們跟這個時代的關聯,那個不變和永恒的部分是什麼?是藝術所傳達的主題,傳達的人類的情感,其中所包含的關于審美的這些特征,是永恒不變的。年輕人可能更喜歡一些跟時代關系更密切的、比較鮮活的内容,但是支撐這些比較豐富的表面現象背後的内容應該是永恒的。比如我們對情感的抒發、對情感的表現,這決定了寫實主義美術将永遠有生命力。

北宋時期的很多繪畫就帶有很強的寫實主義精神,比如《清明上河圖》等都帶有很強的寫實主義态度。當時的鄧椿就在《畫繼》裡面記載了很多故事,說明當時中國人對寫實主義其實是非常感興趣的。隻不過它呈現的方式跟西方有所差別,展現出兩種文化的差異,它不是高低之分,而是不同的意趣。恰恰是這樣不同的意趣讓我們當代的藝術世界充滿了一個非常豐富的面容。如果我們研究西方美術史的話會發現,其實寫實主義這種藝術形式從來也沒有消失過,隻不過在我們寫西方現代藝術史的時候,很多寫實主義藝術家被有意識地遮蔽掉了,有意識地放大了一些探索新潮、前衛風格的藝術家。這當然無可厚非,我們總希望藝術世界充滿變化,充滿新鮮面貌,但是其實寫實主義也在随着時代的變化發生着變革,它就像石濤講的“筆墨當随時代”。其實寫實主義藝術家,他們的表現方式也在随着時代變化。

對于年輕的學子而言,其實大家在面對當代藝術的時候,不一定從語言本身去判定它是不是反映這個時代,而在于表達了什麼樣的内容,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情感,怎麼樣去感覺這個世界,感覺到了什麼,在作品裡如何呈現,這才是最重要的。

寫實重在表達情感

安東尼奧·洛佩茲·加西亞

從遙遠曆史上講的藝術,它的起點總是現實。寫實主義的繪畫,特别古老的繪畫,哪怕是史前的繪畫,都是這個起點。它是藝術家受到現實世界的感動而創造出來的,曆來都是這樣的。但是這個現實世界可以展現在不同的地方,所有藝術都是一種體驗、一種經驗。從攝影術發明之後,寫實繪畫給人的感覺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它作為現實世界表達方式,已經被攝影所擠占了,人們覺得攝影、電影就已經足夠來表達現實了。而對于攝影,我們其實一直在懷疑它在傳達現實的方面是不是真的有效?我覺得對我來說,寫實主義是非常重要的,是表達感情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作畫的人必須對現實世界産生一種情感,否則他就不能傳達一種情感,而藝術是要傳達情感的。

我認為在所有的曆史階段,關于繪畫、文學、雕塑的表現方式,一直都是不斷改進的。無論是在盧浮宮還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你都可以看到一些原始的東西,它們有巨大的情感力量。這些藝術的畫派是可以演進的。很多年前我們講到具象主義的時候,在西方很多人認為,藝術越像、越逼真越好,這其實産生了非常大的傷害。當時是這麼認為的,達·芬奇比馬薩喬好,卡拉瓦喬比達·芬奇好,委拉斯凱茲可能也比之前的古典畫家更好。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我覺得藝術和主觀性有非常強大的一種聯系,而且是難以解釋的一種聯系。而這種對于逼真的執念造成了對情感的忽視。情感才是真正重要的。在阿爾塔米拉岩洞,在原始的世界裡,藝術家所感到的情感就已經展現出來了。當攝影出現之後,造成一種催化。攝影更加客觀、更加逼真,超越了最逼真的寫實主義畫家,但是它更好嗎?我認為具象繪畫必須要有内涵,必須要有情感。懷特作為美國人畫美國的大地、畫植物、畫雪、畫人的時候,他是充滿了情感的。

在寫實主義這個方面,我覺得除了客觀性以外,我們也要把繪畫整合成一種文化,像舞蹈、電影、戲劇一樣。瘋狂、愛、恐懼,所有人的強烈的情感都能夠存在于繪畫當中,否則繪畫就一無用處。

中西了解的寫實主義有所差别

杜大恺

寫實主義基本上是一個西方話題,今天寫實主義在西方較之印象派之前,不那麼普遍,不那麼熱絡。寫實主義是我們藝術家認識和表現生活的一種方式。從宏觀的意義上看,人類曾經有過的一切行為都不會決然地成為曆史,它一定會在與現實相适應的狀态下繼續影響實際,在一定的時候還可能重建立立一個秩序。就寫實主義來看,我覺得這是我們藝術家認識和再現世界的一種方式。寫實主義本身,其實即使從技術層面也沒有窮盡對世界的認知。在繼續認識世界的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們會對世界有很多新的發現,這些發現,憑借寫實主義還會得到相應的展示,是以它的價值沒有成為過去時。

寫實主義隻是反映現實的一種方法。中國曆史上沒有“寫實主義”這樣一個概念,因為中國繪畫從一開始就是和現實保持間離性的,是一個相對理想性的存在。單從空間來看,從漢代開始的墓室壁畫一直到今天,平面性是它的一個基本屬性。中國繪畫的語言是由平面性逐漸衍生出來的,這個平面性今天依然存在,依然是我們中國繪畫主體的、一個有支配性的語言形态。是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覺得中國繪畫、中國畫家對寫實主義的認識,可能和西方繪畫所指的寫實主義是有差别的。

不必過分強調風格的界限

劉巨德

▲ 牧馬圖(國畫) 2017年 145×547厘米 劉巨德

我很喜歡寫實主義,其他抽象主義藝術、寫意主義藝術、幻想主義藝術、表現主義藝術,我都喜歡,我認為這是人類的智慧。這些藝術之間,我認為沒有界限。寫實一定是和寫意、抽象、想象這些藝術相對而言提出來的,它們之間是沒有界限的。寫實、寫意、抽象、想象都是人的本性,隻不過反映在每個時代、每種文化、每個人身上的時候,可能會有差異和側重。寫實繪畫是人類的智慧,是以它永遠是不會過時的。包括抽象主義藝術,包括中國的寫意主義藝術,都是要認識世界,去求涉真相、表達真情。藝術是和科學、哲學有所不同的,是認識這個世界的另一條路,具體什麼樣的方式都是可取的,都是值得欣賞的。尤其是寫實主義藝術,它本身最能接近大衆,能夠代表人的某種情感,是以它是不可能消失的。任何藝術的出現,不可能讓另一種藝術消失,隻能互補、互動。

中國的寫意藝術也包括寫實。我們看明代的肖像畫的時候,那種寫實是圖真、求美的,它是一種中國人的智慧。它雖然是肖像畫,雖然是在平面裡,不是一個光影的立體塑造,但是同樣也有光影立體塑造那樣無可窮盡的美麗。唐代的人物畫,宋代的山水畫,我認為是寫實的,但是也是寫意的,它是心物合一的,一個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同一的狀态出現了。我認為所有好的藝術裡一定都存在着寫實、想象、抽象、寫意,包括變形。大家看安格爾的畫,古典寫實,絕美至極,但它也是變形的、抽象的;包括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古典寫實,它也是寫意的。是以寫實主義藝術沒有窮盡。它現在也非常豐富,非常廣闊,就像我們現在說的大和小,你能說高山之大和秋毫之末的小草,哪個大?從藝術家的觀點看是一樣大的,寫實主義和寫意藝術一樣,如果說誰寫實,都寫實;誰寫意,都寫意。它沒有絕對的界限,都是相對而言的。每一種畫都是我們探索自然真相、生命真相的某一個節點。它不是絕對的,而是變動的。所有的藝術,如果我們用沒有界限、沒有分别的眼光去看,它們之間一定是互動互補的、各美其美的、美美與共的。

繪畫需要捕捉多元的空間

王宏劍

重識寫實主義美術|獨特價值與生命力

▲ 初雪鄉關(油畫) 2019年 220×360厘米 王宏劍

寫實,“實”代表了人類所有文化的起源,無論是科技、音樂、繪畫、哲學,任何一門學問都來自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這個大千世界是先人類而存在的,是客觀存在的,是永恒的。我認為文字起源也是來自于繪畫。中國的文字裡面其實就有繪畫的意思。它從此衍發了各種文化、各種科技,這都是從真實而來的,是以說真實是永遠存在的。隻要人類存在,這種真實性就永遠存在。如何表達真實,這就形成了寫實主義、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它們都是表現真實的一種方式。

中國傳統繪畫是一種意象的寫實,而西方油畫是一種視覺寫實。我們這一代畫家把西方視覺空間的油畫技巧和中國的意象寫實相結合,一直沿着這條路走。寫實技法和現實主義有比較大的差異,寫實是再現視覺空間,而現實主義是表現時代特征、事件,時代的潮流、思考。現在中國的現實主義畫家,主要是把寫實的技法和現實主義的思想結合在一起,來表達這個事件。還有另外一些畫家,純粹是表達一個現實的事件、現實的空間,在中國油畫裡各種各樣的潮流都存在。我覺得隻要人類存在,寫實繪畫就永遠不會消亡;隻要天地存在,寫實繪畫也不會消亡,因為它是宇宙的本源,是世界萬物誕生的一個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和潮流而改變。

現當今的大多數畫家都是照着照片來畫,但是照片沒有聲音、沒有溫度、沒有風和人員的流動。照片是靜止的,它幾乎是在千分之幾秒、百分之幾秒中完成了世界的圖像。繪畫是把你整個寫生過程當中的聲音、溫度、人員、情感還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感受同時集中在一個平面的三維空間中。它還包括另外一個空間就是時間空間,再加上思想,就是五維空間了。中國繪畫是空間并峙,不僅僅是視覺空間,視覺的背後還有抽象布局。這是繪畫非常精妙奧秘之處。

寫實關乎态度和視角

何紅舟

寫實應該是一種手法,而現實主義關乎一種态度。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現實主義的教育、教學的方式,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人。在徐悲鴻的時代,他所倡導的寫實主義進入中國後,有很強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那種直覺的對現實生活的表現。寫實主義繪畫與我們文化根基之間形成了東、西方之間的碰撞與融合。西方現實主義繪畫在中國是有群衆基礎的,在改造中國傳統繪畫方面也産生了活力,但在文化認同方面卻存在不同的看法,經過這麼多年,兩者逐漸開始融合在一起。寫實主義繪畫,或是寫實風格,它隻是一種風格,同一種風格裡面是有好壞之分的,有水準高的,也有水準相對低的,有境界高的,也有比較低俗的作品存在。對于寫實繪畫的接受與認識過程,展現了中國人對于寫實繪畫的評價是有一個文化系統的。在我們整個人類文化的發展程序中,在藝術發展史上,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風格存在,到了一個文化交流發達的階段,同一時期、同一地域又會有多種風格的交融,特别是在網際網路時代。

就我自己而言,從事寫實繪畫的時候,這種對繪畫曆史的閱讀,一定會讓人在寫實繪畫的認知和了解上産生一個境界的提升,或者說是一個認識途徑的擴充。是以我在這裡想說,寫實主義它不僅僅是一種風格,還包含了寫實繪畫如何感覺、如何表現世界的态度,這是一個思想的問題,是我們的觀看視角、表達方式所形成的一種思想的闡釋過程。是以說到底,不管是哪種藝術形态,最終都是一種思想的交流。對于寫實繪畫,我們講到其生命力所在,是因其語言具有視覺公共性,藝術表達的公共性,寫實繪畫是以具有了傳播力和影響力。

對一個畫家來講,可能有不同的類型存在,他可能天生傾向于寫實或者别的什麼,但是每個人總歸會有對整個藝術發展的價值判斷,總歸會有自己的一個落腳點。而中國寫實繪畫的發展,是在多元化的層面上各自推進的,互相之間又會有交集,會有交流。寫實從另外的角度來講,它可能是寫“真實”,是關于真相的問題,是關于描述的真切度的問題。是以寫實繪畫的生命力裡面,也包含不斷地通過揭示真相,來使得繪畫風格與繪畫形式得到一種永生。它不斷地提醒我們,要回到我們的視覺上面來,重新審視對象,同時也審視我們自身。

寫實應尋求一種詩歌化的表達

安德烈斯·加西亞·伊巴涅斯

寫實主義也有很多不同的門類,不光是具象的,是以首先要明确讨論的是當代藝術領域之内的寫實主義。我們想要展現我們所認識到的許多真實的事物,也就是說不是抽象的東西。我認為我們讨論的是一種寫實主義的繪畫的語言,在當今的這個藝術世界裡面,就像安東尼奧所說的一樣,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客觀性,要把這個看到的具體的世界,用自己的一種帶有某些客觀性的、一種三維的方式表達出來。寫實主義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我們應該定位于對現實的一種詩歌化的了解。我覺得寫實主義是和其他任何的抽象的語言都具有同樣的現實性和生命力。是以我們要看到現實世界的詩情畫意般的翻譯、轉譯、傳譯,而不光是一種技法。要讓藝術家有能力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繪畫的寫實主義必須要解放,必須要盡可能地脫離攝影的桎梏,這個就是我們的特色,我們現在的戰場就在這裡。繪畫是具有審美性的,這個審美性是和情感有關的。繪畫世界是非常複雜的,除了有描繪現實世界的使命,繪畫的色彩、形狀、形式,是有表達情感的能力的,這是戰略性的。是以具象的繪畫,如果不含有情感的話,就什麼都不是,這就是現實。

重回寫實繪畫之路

徐芒耀

1980年,我由文化部和中國美術學院選派入法國巴黎國家高等美術學院深造,為期兩年。那個年代學院絕大多數是抽象繪畫工作室。具象的僅剩兩個,而且都不具寫實風格了。感覺寫實風格已經絕滅,具象的即将被終結,于是就嘗試抽象畫。初淺地了解一下抽象繪畫的構成與基礎方法後,畫了七八幅尺寸大小不一的習作。事實上,當時帶着一種獵奇的心态進入,但很快就失去了感覺。當再做具象人物寫生時,喚起了我舊有的激情。我斷然回頭,知道自己割棄不了一直摯愛的寫實繪畫。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達·芬奇認為繪畫是一種科學,有必要對人體的解剖解構深入研究。他與米開朗基羅分别畫了大量的人體素描。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一改文藝複興時期的線性繪畫,采取加重暗部和深入刻畫亮部的手法,追逐光線、體感與真實感,追索其眼之所見——視覺真實。

他“追真”的繪畫不僅震懾了教廷、教會和教堂,而且更深遠地影響了巴洛克繪畫。

其實我們中國人還是十分喜歡寫實繪畫的。比如齊白石先生畫蝦,下筆不多,但畫得分外寫實,栩栩如生。東西方文化很不一樣,但在寫實繪畫的層面上,認知與追求是差不多的。

主客觀的滲透和諧至關重要

龐茂琨

談到寫實主義,或者說寫實繪畫,我覺得在中國它的普及和大家的熱衷程度,确實是勝于現在其他好多國家,這也正好說明中國今天的繪畫對整個西方的傳統的傳承與延續。中國從學院教育開始,它的體系實際上就是以寫實主義為基本起點來展開的。中國人對寫實有自己的了解,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意識對今天還有很大影響。中國人更講究觸景生情,雖然呈現的是眼見的事物、真實的東西,也更重視畫裡面的一種詩意,無論在主題的呈現上,還是在意境的表達上,都會更多地去着力。

繪畫的表面的樣式肯定會不一樣,包括風格、造型、色彩、構成、選擇的情境等,可能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總體上我覺得這一點是共通的,就是主觀和客觀如何結合,如何互相滲透和諧。這是寫實繪畫最重要的東西。

2022年4月3日《中國文化報》

第4版刊發特别報道

《重識寫實主義美術》

重識寫實主義美術|獨特價值與生命力

責編:陳曉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