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在怕的!揭秘馬斯克的10大生産力秘訣

在疫情反複、汽車缺芯不斷困擾着行業的情境下,特斯拉似乎好像總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應對,2021年還創下了年傳遞超過90萬輛的業績新高。特斯拉CEO伊隆 馬斯克依舊那麼讓人琢磨不透,他到底有着怎樣的秘訣,才能不斷克服重重挑戰?

沒在怕的!揭秘馬斯克的10大生産力秘訣

2006年,馬斯克首次為特斯拉打造了著名的“秘密宏圖”10年終極計劃(Master Plan)首部曲,先制造一款昂貴的電動跑車Roadster,運用獲利開發較便宜的高端轎車Model S,再利用賺到的錢去打造一輛平價入門電動車Model 3,同時他也設想利用可再生能源,替電動車充電。最後再普及到太陽能産業。

十年之後,馬斯克2016年又釋出了終極計劃第二部曲,包括提供整合式發電儲能系統、推出電動卡車和巴士、研發完全自駕系統、Robotaxi汽車共享等,誓言打造可持續能源企業,除了電動車以外,也能提供其他産品相關服務。

現在,馬斯克開始着手特斯拉“秘密宏圖”的第三篇章,他要堅持用規模化手段提高産量,以積極的方式影響世界。那麼在這背後,特斯拉不斷提高生産力的秘訣是什麼?想必是業界同仁跟關心的問題。

沒在怕的!揭秘馬斯克的10大生産力秘訣

日前,海外部落客Dan Silvestre在社交平台上釋出了《伊隆 馬斯克:特斯拉、SpaceX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讀後感,表示從中領悟到了馬斯克思考的底層邏輯,和他經營多家公司的生産力秘訣,這位部落客總結了最為關鍵的10條:

1. 新的一天從最重要的工作開始

作為多家公司的掌舵者,毫無疑問馬斯克每天都很多問題要解決。他通常早上7點開始一天的工作,用半個小時優先處理郵件,以保證員工工作進展順利。他曾說:“專注于信号而不是噪音。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那些不能使事情變得更好的東西上”。

2 .建立回報閉環,多對自己提出質疑

馬斯克的日程安排非常緊湊,也需要優化時間管理。他坦言自己沒讀過任何關于時間管理的書,“建立一個回報閉環是非常重要的,不斷地思考所做的事,以及如何做得更好。”馬斯克最實用的建議就是不斷思考如何能把事做得更好,并對自己提出質疑。

馬斯克在回報閉環中不僅自己回報,還納入了他人的回報。雖然開始可能會因為一些負面回報備受打擊,但最終會從中學到更多。不僅如此,他還專注于雇用任何領域中,能夠提供真實回報的人才。

“不要告訴我你喜歡什麼,而是告訴我你不喜歡什麼。”馬斯克認為,縮短回報閉環可以收獲更高的效率、更快的執行力,以及更好的成果品質。

3 . 從“第一性原理”出發看待世界

“第一性原理”是特斯拉看待世界的方法,意義是看透事物本質,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組成,在不參照經驗或其它情況下,從源頭解決問題。

馬斯克稱:“你可以根據基本原理來建構你的推理,然後看結論是否可行。它可能與人們過去常用的做法不同。不過這樣的思考方式往往更難。”

特斯拉創立之初,團隊首先遇到的是電池成本太高的行業難題。為了攻克成本難題,馬斯克和工程師開始思考電池組的材料構成,按照電池原材料核算市場價格後,發現原始成本隻需要80美元/每千瓦時。于是,他選擇自主進行電池核心部件的研發,短短數年就大幅降低了電池平均價格。

4 .堅持異步溝通,提高溝通效率

異步溝通就是盡量集中處理回複,争取将溝通效率最大化,給自己留下大塊時間,專注于做更難、更需要創意想象的事情。

相比同步溝通(即時溝通),馬斯克在團隊内部倡導用電子郵件等溝通方式。 “我更喜歡使用電子郵件,這可能就是我的核心競争力。”他還通過使用一個不起眼的郵件位址,讓公司以外的人很難聯系到他,以便專注公司工作。

5 .避免随意使用縮寫,清晰表達想法

馬斯克的郵件寫作風格非常清晰、簡明和直接。他曾經發過一封題為“縮寫詞真的很煩人”的内部郵件。“當人們清晰地知道目标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時,就會工作得更好。并且會期待上班。”

衆所周知,馬斯克還是演講高手,總能把複雜概念說成容易了解的語言。在談論富有前瞻性的話題時,他經常使用現在時,這種語言技巧能使聽衆感到未來就在眼前。

沒在怕的!揭秘馬斯克的10大生産力秘訣

6 .多線程處理任務,批量解決工作問題

面對多項工作時,隻要有可能,馬斯克就會把幾項任務結合在一起批量處理。例如在吃飯時回複郵件,在午餐時開會。“我發現,我和孩子在一起時,仍然能夠處理郵件。在電話會議或面試時,也能翻閱郵件和發票。”

7 .制定每日時間表

經營好幾家公司并不是件易事,馬斯克遵循非常詳細且具體的“每日時間表”。他會把日程切割成許多5分鐘的時間段,很難找到空檔。他往往會将工程、設計和制造的優先級排在前面,這些工作占據了他80%的時間。“我不會花時間去論述概念層面的東西;我會花時間去解決工程和制造問題"。

8 .設定突破性目标,持續挑戰現狀

在外界看來,馬斯克設定的目标往往很高,甚至高到有點不切實際。但他會将彈性目标作為改變觀念的方式:“第一步是要确定某些事情是有可能實作的,然後才有實作的機會。”

有人說,“馬斯克的目标預期往往是别人的兩倍。”馬斯克自己卻說:“我說的話通常會實作。也許不是如期而至,但早晚都會實作。”他認為,設定一個維持現狀的目标,并不能有所突破。

9 .培養成長性思維

盡管已經取得很大成就,但馬斯克從不滿足現狀。他相信每個領域總有改進的餘地,總有更好、更快或成本更低的方式來實作。這就是所謂的成長性心态,哪怕失敗,也會從不同角度思考,直到找到解決方案。馬斯克曾說:“失敗是一種選擇。如果事情沒有失敗過,那意味創新不夠。”

10 .建立廣泛的知識庫

馬斯克從小就習慣每天讀兩本書,對許多科學有廣泛了解,馬斯克認為:“重要的是要把知識看作一種語義樹,在進入葉子(細節)前,確定了解基本原理,即樹幹和大樹枝,否則就葉子就沒有容身之地。”

經營公司時,馬斯克也嘗試向他周圍的人學習,常會與工程師探讨技術問題。多年來,馬斯克發展了“T型“技能:在一個特定領域擁有很多知識,同時在許多其他學科和主題方面也有大量知識儲備。這使他能夠在一個領域成為世界級的人物,能利用知識創新,并與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有效合作。

沒在怕的!揭秘馬斯克的10大生産力秘訣

可以說,馬斯克的“10大生産力秘訣”推動特斯拉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幾乎完成了終極計劃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曲。在第三階段,特斯拉的主要目标顯示放在了大規模擴張,以及全自動駕駛軟體和預期能協助生産工作的人形機器人。這都是為了讓人類社會全面抛棄化石燃料,并擴大運用人工智能所必需的基礎。

馬斯克堅持着他的堅持,接下來幹大事的信心倍增,他近日在柏林超級工廠開幕儀式上說出了更激進的想法:希望10年内,特斯拉年産能能夠達成2000萬輛汽車的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