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晶合進軍車規晶片代工領域,釋放了哪些信号?

集微網消息,3月31日,在安徽省經濟和資訊化廳舉辦的“芯”“車”協同晶合專場對接會現場,作為承辦機關的合肥晶合內建電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官宣開啟車規晶片代工業務,未來将竭盡所能融入安徽省“芯”“車”協同大家庭,為安徽省的發展貢獻晶合力量。

晶合進軍車規晶片代工領域,釋放了哪些信号?

晶合總經理蔡輝嘉在活動現場指出,汽車安全性駕駛對于車載晶片的可靠度,相比較消費類産品有更高的要求,晶片代工企業要想立足汽車領域,AECQ認證會是車企的必選,目前晶合已完成90nm顯示驅動晶片和110nm顯示驅動晶片的AEC-Q100 的認證;此外,55nm顯示驅動晶片、110nm微處理器晶片、110nm電源管理晶片以及90nm圖像傳感器晶片的AEC-Q100 也會于2022年相繼完成。

實際上,晶合從2021年第一季度開始便與部分優質客戶合作開展了車載晶片的研發,截止到2022年第一季度,已實作110nm車載中控台顯示驅動晶片的量産,90nm車載監控圖像傳感器晶片的量産,以及90nm車載操控區AMOLED液晶旋鈕顯示驅動晶片的流片。

蔡輝嘉表示,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晶合會和更多的客戶,在更多的車載晶片領域開啟更廣泛的合作,包含觸控顯示內建車載晶片、車載微處理器以及車載功率晶片。

立身于顯示驅動晶片,過去幾年中,晶合将産品邊界拓寬至CIS、PMIC和MCU後,如今又進一步涉足車規領域這一新的增長次元。晶合所取得的成績和正在做出的決定,都折射出這家公司的定位和發展使命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定位:從魚變成水

晶合落地合肥的初衷,是為了配套新型顯示産業,補齊當時“芯屏器合”戰略的短闆。彼時的晶合與顯示産業如火如荼的合肥,前者是魚,後者是水。毫無疑問,在晶合成長的過程中,無論是資金層面、政策層面乃至業務層面,合肥政府都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時至今日,晶合已經實作了跨越發展,營收連續三年倍增,并在2021年超預期完成盈利計劃,成為最快獲利的中國大陸晶圓代工企業。

根據TrendForce釋出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排名,晶合憑借3.5億美元的單季營收首次進入前十榜單。TrendForce認為,晶合的積極擴産是其跻身前十榜單的主要原因。據集微網了解,從2018年的1萬片(12英寸)月産能,到如今的超11萬片,晶合僅用了4年時間便成為了中國大陸晶圓代工産能第三大的純晶圓代工企業(不含外資控股晶圓廠)。

随着體量越來越大,步伐越來越穩,晶合已經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高新技術産業的中堅力量。所扮演的角色也從被水滋養的“魚”,變成了“水”的一部分。

日前《安徽省“十四五”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釋出,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間,将力争把安徽打造成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車創新集聚區。合肥市此前也将“芯屏器合”的戰略概括替換成了“芯屏汽合”,一字之差的背後,展現出合肥市以及整個安徽省對于汽車産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又到達了新的曆史高度。

由于全球汽車産業正在朝着智能化、電氣化更新轉型,汽車晶片需求量正呈爆發式增長。過去一年裡,不少汽車企業都因“缺芯”問題限制了整車産能。在此大環境下, 晶合正式進軍車載晶片領域恰好能夠為安徽省的汽車晶片供應鍊提供在地化的産能支援,深化全省的“芯”“車”協同發展。

晶合進軍車規晶片代工領域,釋放了哪些信号?

在安徽省經濟和資訊化廳組織下,安徽省内內建電路設計、制造、封裝企業在日前的對接會上與車企共同簽署了《産業鍊合作備忘錄》。晶合總經理蔡輝嘉在現場表示,晶合願意和大家攜手合作共赢,早日實作汽車晶片國産化。

作為安徽省設計企業代表的傑發科技負責人告訴集微網,合肥政府重視內建電路和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制定了産業鍊機制,這對拉通上下遊産業協作起到了很好的協調作用,同時在投資和政策落地上也非常務實,對企業幫助很大。

在談到晶合時,傑發科技負責人則表示,晶合使得合肥內建電路産業鍊更加完善,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企業落地。另外,晶合在110nm、90nm已有成熟産線,同時還在不斷向55nm、40nm和28nm邁進,車規級晶片認證也在不斷突破當中,這可以為合肥乃至整個華中地區目前汽車缺芯問題帶來較大緩解。

晶合從魚到水的轉變,是安徽省内企業有目共睹的。足以見得晶合模式是可行的,合肥國資引領聚合前行模式是可持續的。同時,國資主導的晶合也證明了其自身能夠為本土産業鍊配套建設,以及關聯産業發展帶來重要的推動作用。随着未來的擴産、制程工藝下探以及完成科創闆上市,晶合将把這種推動作用進一步升華,而外界所謂的質疑聲也會不攻自破。

從魚到水,是晶合在安徽省産業鍊中發生的改變。而當聚焦到這家企業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時,進軍車規晶片代工還釋放出了另一種信号。

使命:從補足短闆到逐鹿未來

由于早年間顯示驅動晶片需求巨大,而大陸驅動晶片代工産能又嚴重不足。晶合的立身之本便是為中國大陸補足驅動晶片産能短闆,這也導緻來自前幾大客戶的驅動晶片代工訂單就幾乎能夠裝滿全廠的産能,外界也是以對晶合産生了客戶集中、業務單一、研發能力不足等疑慮。

為實作更宏遠的偉大目标,晶合不斷嘗試跳出舒适圈。除了追求更高端的OLED驅動晶片代工能力,晶合還拓寬産品類型到MCU、PMIC以及CIS等。如今,晶合又全局更新到汽車晶片領域,其發展使命顯然早已不再是當初的“補足短闆”那樣簡單。

衆所周知,汽車晶片是競争激烈且由歐美IDM廠商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的“狼性地帶”,晶圓代工廠過去在汽車晶片領域的投資以及業務拓展意願向來不足。但随着汽車産業更新,晶片用量越來越大,其他晶圓代工廠的業務重心也開始向該領域傾斜。這也意味着,晶合選擇入局,則将與其他老牌勁旅站上同一起跑線,對半導體産業下個十年最重要的增長點展開競争。

在過去十幾年裡,智能手機是半導體行業最主要的增長動力,再往前是PC和家電。而對于下一個時代的增長點,毫無疑問業界目前提及最多的便是汽車。晶合高層告訴集微網,新能源車、智能車、将需要數倍于現階段需求的車用晶片,車用晶片是所有晶圓代工廠的發展重點,這也是晶合進軍該領域的主要原因。

不過,如何發展車規晶片代工業務,并與産業鍊上下遊夥伴攜手實作國産替代,是業界目前仍在熱烈讨論的話題。在對接會上,同樣作為設計公司企業代表的合肥艾創微負責人告訴集微網,本土車規晶片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産品種類多且分散,使得車規級晶片企業難以發展壯大;車規晶片技術門檻和标準高,生産驗證周期長;缺乏實作車規級晶片生産的認證體系産線等。

艾創微負責人認為,包括晶合、艾創微等所有與會代表在内的本土企業,需要打破傳統供應鍊層級,通過需求端和供給端深度融合,依托市場需求,針對急需且技術門檻較低的晶片優先展開國産替代,解決短期内晶片供應不足的問題。針對高端晶片,則需要設立整車、系統、零部件、晶片等重大聯合攻關專項,定制研發預生産。最後,還需要鼓勵政策企業聯合投入或建立産業聯盟,分梯次梳理汽車行業中長期車規級晶片需求,引導晶片企業有針對性的開發生産制造。

在艾創微負責人提到的上述幾點解決方案中,毫無疑問,晶合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大陸本土第三大晶圓廠,發力車規級晶片代工,将對解決汽車晶片國産替代難題産生深遠影響。

緊抓行業下一個增長點,不畏困難與競争,如今晶合的發展使命已然變成了“逐鹿未來”,為此晶合上下整裝待發。蔡輝嘉在對接會上透露,晶合已專門成立了車載專案小組,涵蓋品質、研發、市場和制造,公司各部門共同參與,緻力于更好的推進車載晶片品質體系。

更長遠來看,蔡輝嘉曾在接受集微網專訪時指出,晶合有兩個企業願景,第一是成為全球第一的面闆驅動晶圓代工廠,第二是成為中國最卓越的內建電路制造公司之一。

目前,晶合已經實作在液晶面闆驅動晶片代工領域市占率第一的目标。官宣進軍車規晶片代工,便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晶合已經開始為實作第二願景開始奮力前行。

蔡輝嘉強調,下一步,公司将繼續積極深挖潛力,投入更多資源不斷突破技術,讓生産、研發、業務齊步走。在成熟工藝基礎上,自主研發特色工藝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先進制程工藝上,不斷精進向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