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空虛時代》是一片虛無?還是暗流湧動?

在喧嚣時代裡做個清醒者

在複雜世界裡做個明白人

《空虛時代》是一片虛無?還是暗流湧動?

文:酉告

《空虛時代》作者吉爾·利波維茨基是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哲學家,但他更像一位預言家。

這位馬克思主義哲學出身的學者,對20世紀後期至今的各種社會變遷,有不菲的研究心得。著作堪稱預言。諾獎得主馬裡奧·略薩也稱贊他是相關研究中最深刻和最有力度的思想家之一。

《空虛時代》以“後現代”為背景,“個人主義”為脈絡,從人性本質出發,探讨了暴力、自戀、冷漠等種種人格特質與後現代社會、消費主義、以及各種新型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之間的互相促進和牽制。40年前就預言出了當下時代的種種表現和症結。

很多讀者将《空虛時代》《烏合之衆》《娛樂至死》并稱為看透時代本質的三大經典著作。其實無需解讀,單單書名連讀下來,字面意思就已經很深刻,很說明問題了。

《空虛時代》是一片虛無?還是暗流湧動?

書中觀點也确實俯拾皆是。

誘惑——富裕的消費社會意味着豐富的“選擇”,欲望、快樂、交流便成了唯一的“價值觀”。現代人最大的困擾,不是選擇什麼, 而是因為選擇失去了什麼。

冷漠——資訊泛濫,新聞急速輪換,一個事件一旦被知曉,旋即也就被忘掉,因為它要為更為轟動的事件讓出位置。一種因過度、因超激勵引起的冷漠出現了。如今還有什麼能讓人驚異或引發轟動呢?

自戀——執着于自身的自戀并非不切實際,它力求實作自我解放、個體獨立的偉大目标,如果放棄愛情,那麼理由便是:我不需要另外的人,隻為多愛我自己,這樣我才能讓自己快樂。

暴力——在個性化的大潮下,靠肌肉确立權威的原則退位,人們憧憬自主支配、心靈對話以及無拘無束的生活,而用暴力行為來劃分性别的古老法則也不複存在。可暴力并沒有消失,而是換了一種形式存在。

表達——為了交流而交流,為了表達而表達,除了博取寥寥幾聲應和外,再無其他目的。表達的機會與欲望才是重點,“資訊”的實質無足輕重。

《空虛時代》是一片虛無?還是暗流湧動?

因為人性共通,是以有太多相似

該書共分六章:無休止的誘惑、純粹的冷漠、自戀或空虛政策、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幽默的社會、原始的暴力和現代的暴力。

其中冷漠、自戀、暴力相關文字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因為正好解答了那些困擾我們很久的社會現象。

比如:學生對學習興趣缺缺的問題:

冷漠不停滋長。在教育領域尤其明顯。如今,所有教師都在抱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這種不集中僅是冷淡、随意的新意識的表現形式之一,它與電視觀衆的意識完全一緻,也即可對一切着迷或對一切都無所謂,可以同時既興奮又冷漠,這是一種被新聞超飽和了的、可選擇的、發散的意識,它與“内在堅定的”積極有為的意識正好相反。

教師們感到巨大的不安。對于知識的疏遠富有意義,遠比厭學的意義要大。

高中不像營房,而像荒漠,學生們過着呆闆單調的生活,缺乏激情或興趣。是以,要不惜代價對此進行革新,但結果卻是變本加厲的創新、互動、教研讓學校紛擾不斷,因為學校越要顧及學生的感受,學生則越難以忍受這種空虛的地點……

《空虛時代》是一片虛無?還是暗流湧動?

更比如:年輕人對戀愛興趣缺缺的問題:

推崇“冷酷”的性及自由關系,譴責忌妒心及強烈的占有欲。調整對性的看法,将性從所有造成情感緊張的因素中排除,以達到一種冷漠、超脫的狀态,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失望的愛情之苦,也為了保護自己免受那威脅到内心平衡的自身的情感沖動。

性解放、女權主義以及色情都旨在達到同一個目的,即樹立壁壘以遏制情感并将自己置身強烈的情感之外。情感的文化、皆大歡喜的結局、曲折波動的情節都不複存在了,一種“冷漠”的文化出現了,其中每個人都要在冷漠的掩護下生活,為的是規避自己的激情以及别人的激情。

但另一方面,在這個擠滿獨立且冷漠的單身人士的苦海裡,卻到處充斥着交友俱樂部、“小告示”及“網絡”覓友等,所表達出來的是數以億萬計的對于相逢、相識、相愛的期待,男男女女們總渴望着一種充滿激情的特殊關系,但期望值越高,奇迹般的融合越是罕見,且都越發短暫……

《空虛時代》是一片虛無?還是暗流湧動?

書中涉及的内容還有很多,畢竟作者研究領域包含了社會的各個層面和角度。

以20世紀的美國與法國為樣本,從先鋒藝術到流行電影,從女權主義到少數族裔,從複仇到幽默,從教會到工會,從空泛到虛無。其中很多現實境況、心理變遷與當下中國“巧合”的相似。

大衆普遍的冷漠,再火爆的事件也不過關注三天;對他人的關心和興趣越來越少,對交流的欲望卻越來越強烈;昨天還有着育人和灌輸規範等積極意義的體罰,如今卻是讓父母感到羞愧的與子女溝通的失敗,是對失去權威而感到沮喪的一種無法控制的歇斯底裡;心血來潮的犯罪,罪行極端嚴重卻隻為蠅頭小利;鮮有人為他人做出犧牲,但人們卻對全體人類都表現出一種廣泛的同情;用幽默解構一切,權威和制度的消亡,瘋狂自戀,無視他者……正如一位讀者的評價:“毫無疑問,這本書在20世紀80年代一定受到了懷疑。它向1983年的人們講述了未來,預言了我們的現在。”

不是最好的時代,也不是最壞的時代

吉爾·利波維茨基生于1944年,畢業于巴黎索邦大學,80年代起,開始對一個世紀以來的社會現象進行系統研究,就“後現代”議題刊登了多篇論文,并集結成書——《空虛時代》,這也是利波維茨基思想的提綱挈領之作,他之後出版的著作,基本上都是對《空虛時代》的進一步闡述。

個人主義對集體主義進行反叛之後,似乎并未将我們引向一個更好的美麗世界;消費與享樂文化成了新枷鎖;自由主義百無禁忌,有毒思想借此死灰複燃;叛逆行為成為一種表演,不再是刺痛現實、推動社會的方式;特立獨行的偶像人物,也成了包裝出來的消費性商品。

看到書名及這些否定總結,你或許會認為利波維茨基是一個徹底的悲觀主義者。但看過全書之後,你會發現作者并沒有像老人看不慣年輕人那樣刻意唱衰。畢竟他可是客觀公允的專業人士,隻陳述研究結果,不帶任何偏見。

《空虛時代》是一片虛無?還是暗流湧動?

其實作者對當下現狀的态度還是比較樂觀的,在2012年和諾獎得主略薩的對談中就重申:當下的人們不再甘願屈服于權威,他們希望開心,并用一切手段尋求快樂。是以,盡管消費社會享樂主義生活方式泛濫,但也為人們提供了其他參照系,打開了讓人們作出對比的新視野,在這一意義上,消費社會讓個人變得更獨立自主,創造了一種自助社會,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願望過自己的生活。

作者還質疑了美國社會學家克利斯多夫·拉什對消費社會個體化程序的負面效應的誇大。他認為:自戀主義代表了後現代一種全新的個人主義,使個别重于普遍,心理重于意識形态,交流重于泛政治化,多樣性重于均質化,寬容重于強制等。總之,自戀主義開創了後現代性的先河,即“平等人類”的最高階段。

面對傳統的消逝,利波維茨基更像一個樂觀的旁觀者。

《空虛時代》是一片虛無?還是暗流湧動?

從根本上來說,改變當今文化的是資本主義和技術。雖然文化成了一種消費機關,我們對文化的期待不過是娛樂或稍微升華了一點的娛樂。但他在談論這個話題時沒有焦慮也沒有警惕,反而是帶着同情地認為某些特征具有高度的積極意義。

他認為:“這種文化擴大了個人自由。從前的個人在某種意義上曾經是文化囚徒,是文化的具體表現,而當今的個人能夠在衆多文化可能性中做出選擇,因而不僅履行了主權和自由意志,表現出個人品味和愛好。還從被歸類為文化的活動中得到了自己的快樂,而在從前,人們并不這樣看。

是以,該怎麼了解“空虛時代”這個問題呢?真的一片虛無?還是如宇宙大爆炸前的暗流湧動?

或許正如書中所論述的那樣:後現代社會沒有解決“空虛時代”的唯一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答案。

《空虛時代》是一片虛無?還是暗流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