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莫高窟”上文物保護課是什麼體驗?圍觀浙大學生在展廳的一堂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劉玉涵

“大家來說一下,這個石窟是什麼形制的?窟頂是哪種頂?”

4月1日下午一點,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的大二學生走進浙江美術館的“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上了一堂别開生面的文物保護課。

在“莫高窟”上文物保護課是什麼體驗?圍觀浙大學生在展廳的一堂課

“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先秦漢唐、宋、元畫特展”正在浙江美術館展出,其中,6号展廳“無界之境”部分展示了等比例高保真數字化3D列印複制經典洞窟,“敦煌莫高窟第45窟”就在其中。

除了讓觀衆們身臨其境地感受石窟的魅力,豐富的展品也為師生提供了一個近距離考察壁畫和石窟造像的教學場所。

“殿堂窟,沒錯。這種方的頂是覆鬥頂。”

狹小昏暗的仿制窟裡,任課老師張晖用手電筒照射着窟頂為學生們講解,好像真的走進了敦煌莫高窟裡上課。

往常這個時候,張晖都是在教室裡對照着PPT上文物保護概論課,今天他帶着學生們來到了展覽現場。“以前也沒有這樣的條件和機會做這樣的安排。”張晖表示這樣的機會很難得,“正好有這樣一個展覽,我也講到過壁畫的保護,就帶學生來看看。”

在“莫高窟”上文物保護課是什麼體驗?圍觀浙大學生在展廳的一堂課

“你們看看靠近地面的部分有什麼?”張晖指導學生們觀察壁畫,大家紛紛圍在牆壁前,低頭認真觀察——可是什麼也沒看見。

“對,就是什麼也沒有。”哈哈,原來是個小玩笑,大家笑起來。

但是随後,張晖進一步引導:現在雖然沒有内容,可原本是有的,原本畫了什麼呢?為什麼現在看不到了?複制壁畫有些空鼓問題看不出來,但是變色情況可以分析,大家能分析出多少顔料和變色?這樣狀态的洞窟應該怎麼做修複?……

在提問和讨論之中,學生們對敦煌莫高窟第45窟以及壁畫的保護有了更直覺且深刻的認識。

45窟對面展示的是57窟,兩個窟都是很少對外開放的特窟,難得一見。穿過甬道,師生們再次一步敦煌。

當講到57窟的特色,張晖用手電照射到進門左側的牆壁上——哇!學生們不約而同驚歎出聲。

在“莫高窟”上文物保護課是什麼體驗?圍觀浙大學生在展廳的一堂課

這是一個頭戴佛冠的觀音像,金光燦燦、體态優美、面容姣好、眉目低垂。是以敦煌莫高窟第57窟,也被稱為“美人窟”。借此,張晖老師又講解了瀝粉堆金的壁畫工藝。

手電筒再往上一照,大家發現這座窟頂部的壁畫被煙熏黑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師生們又根據煙灰的分布等資訊,紛紛做出推測。

短短半個多小時的時間,一節内容豐富、有意思,又讓人身臨其境、印象深刻的文物保護概論課就結束了。

“數字化的文物對教學幫助還是蠻大的,”張晖感歎,“特别是在這樣大的空間裡能夠展示出來,而且它是一比一的。我們一直非常希望有一些課程能在文物保護的現場,但是很多時候條件不具備,現在這樣的方式就基本上能夠達到我們教學的目的。”

當然,這堂文物保護課不止于此。

“文化遺産數字化課程的同學集合一下。”一直在一側旁聽的鄭霞老師這時候說話了,接下來是文化遺産數字化課程的實踐活動時間。

在“莫高窟”上文物保護課是什麼體驗?圍觀浙大學生在展廳的一堂課

鄭霞為這門課的學生布置了一項實踐任務,以小組為機關對文物數字化進行考察,最後形成課程報告。

哪些展品是3D列印,哪些是平面粘貼,這些展品的視覺沖擊力怎麼樣;從展覽的個性化角度看,目前世界範圍内的數字化文物展示都是什麼情況;從數字資源利用的角度,有什麼改進的建議;數字資源展示怎麼樣可以更加打動人……這些都是可以讨論的課題。

“我們開設文化遺産數字化這門課程,就是想讓大家知道文化遺産為什麼需要數字化、數字化能夠解決什麼問題、數字化能夠給我們普通大衆帶來什麼。”鄭霞介紹道,這門課程圍繞這樣的主旨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而“繪畫大系”展覽作為多年來資料積累的成果,為學生們提供了實踐調研的空間。

浙江美術館6号展廳展示的等比例高保真數字化3D列印複制窟等展品,正是浙江大學文化遺産數字化的團隊負責完成的。

袁同學在這次實踐學習中收獲很大:“走進美術館之後,我們可以更多接觸到一些實物的展品和最新技術落地的形式,能夠從觀者的視角進行學習。繪畫大系在我們學校的藝術考古博物館也有展覽,但是這次在浙江省美術館的展覽體量更大,它更能展現出龐大資料庫直覺的視覺震撼效果,我也對這種資料庫能夠帶來的實踐效果有了更直覺的感受。”

任同學也表示,自己所學的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實踐非常重要。“老師帶我們來博物館,可以把實物和理論相結合,讓我們進行更深層的學習。”

他們将在現場完成一些采集和收集的工作,回去之後群組員們展開論證,再進行調研報告的制作。

展覽資訊

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先秦漢唐、宋、元畫特展

時間:2022.3.10 - 2022.4.20

地點:浙江美術館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