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是真正的科技狂?

面對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的浪潮,全球汽車企業紛紛轉型立志做一個移動出行的科技企業。中國汽車汽車面臨同樣的轉型問題。吉利、長城、比亞迪是中國自主汽車的造車代表者,要做到領跑全球汽車市場,他們的科技方面的勢力代表着未來的領跑市場的可能性。

除了造車本身,吉利汽車新科技方向注重在晶片研發、低軌衛星以及通訊手機等方面的業務發展,更注重高科技的研發;長城汽車的科技方向更注重汽車電池和智能駕駛的等方面;比亞迪本來就是電子企業轉型造車,王傳福被認為科技狂人,比亞迪電子在晶片領域有自己的特色,它在造車方面應用了大量的電子領域的産品。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是真正的科技狂?

産業鍊的整合大潮已經開始,以科技和網際網路打造的新汽車生态圈漸露雛形,通向未來的時間視窗已經打開,核心科技決定着企業和國際發展的未來,吉利、長城和比亞迪,誰又将帶着滿滿的核心勢力帶領中國汽車領跑全球呢?

吉利:始于陸地,展望天空

通過華為手機打開華為汽車,手機與汽車的系統可以直接識别和對話,華為再做這件事情。其實,吉利也在做這件事情。

去年,吉利汽車宣布進入手機制造領域,一個潛在的打通手機和汽車的生态圈就在建造之中,如果加上吉利汽車的低軌衛星系統,吉利汽車未來在智能汽車領域不可限量。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是真正的科技狂?

吉利汽車去年的總銷量達到了1,328,029輛,并且連續五年産銷突破百萬輛,其中新能源及電氣化銷量突破10萬,在A級純電市場市占率達7.43%,排名第三,已經奠定了電動化的基礎。

高銷量的背後是吉利高科技,高品質的展現,就如同其“逐漸實作從汽車制造商向汽車出行科技企業轉型”的戰略目标一樣,吉利近些年來不斷與全球領先企業交流、協作和分享,占領技術制高點。

對于智能汽車發展,吉利注意到了制造的核心——能夠實作高速度運算能力的晶片,并在2016年戰略投資、獨立營運的科技生态企業——億咖通科技。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是真正的科技狂?

在2018年,吉利首款智能網聯系統GKUI正式釋出,并應用到吉利的全系車型上,僅用一年時間,就以百萬使用者的成績,成為使用者增速最快的全球化車載智能網聯系統。此外,2019年億咖通半導體廠商ARM中國共同出資成立芯擎科技,其研發的7納米高性能智能駕艙晶片SE1000已經進入流片階段,預計2022年完成上車內建和測試。

當陸地的發展穩步進行時,吉利也看到了天空中廣闊的市場前景,于2017年11月,全資收購美國太力飛車公司,正式進軍飛行汽車領域。後又在2020年9月,收購了四川傲勢科技有限公司,将太力飛車與傲勢合并為沃飛長空,“太力”和“傲勢”成為其旗下兩大主力品牌,建構起無人機、飛行汽車研發生産與營運并行發展的格局。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是真正的科技狂?

在更遠的空間布局中,吉利是中國首家自主研發低軌道衛星的汽車企業,其商業航天業務已涵蓋衛星設計研發、制造、運維服務等全産業鍊。

2018年,吉利對時空道宇進行了戰略投資,緻力于在商業衛星研制、天地一體化高精度位置服務、物聯通信領域,為使用者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衛星及供應鍊産品,提供極具競争力的、安全可信賴的解決方案與服務。

長城:後起之秀,猶未為晚

相比吉利的外擴布局,長城汽車更注重汽車核心領域的研發,比如電池和智能駕駛等領域,他堅持了一條更注重造車的線路。

長城汽車在科研方面是後起之秀,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市場占有率上都不具備優勢,但我們可以看到其在2021年的銷量達到了136,953輛,居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中第五位,這說明隻要奮起直追,略晚的起步也不會成為其發展的阻礙。

關于長城2025的戰略目标,魏建軍說:“我們将通過全球化的布局,将在2025年實作全球年銷售400萬輛的目标,其中80%将是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将超過6000億元。”想要達到這樣一個宏偉的目标,核心科技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是以長城近些年來也在不斷增大研發投入,不斷實作自我優化。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是真正的科技狂?

首先,在動力電池方面,2025年長城旗下蜂巢能源将形成215GWh電池産能。發動機方面,目前已經形成EG、EB、EC、EN、ED、EZ六大産品平台,排量覆寫1.5L、2.0L、2.4L和3.0L,且量産的發動機産品熱效率已全部超過40%。而在2023年,長城汽車将會推出2.0T稀燃預燃發動機,主要用于混合動力系統;2024年推出合成燃料專用發動機,采用全新的無序能源作為載體。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是真正的科技狂?

其次,在傳動方面,現長城具有7DCT、9DCT、9AT傳統變速箱産品,9HDCT、9HAT并聯混動變速箱,兩檔DHT串并聯混合動力變速箱,單級減速器及兩檔減速器(規劃)純電動産品。電驅動領域,蜂巢電驅動已經量産45KW扁線三合一電驅動産品,在歐拉黑貓、白貓上已經搭載。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是真正的科技狂?

最後,在智能駕駛方面,旗下子公司毫末智行定位方案服務提供商,開發咖啡智能自動駕駛系統,L3級别功能已經在WEY品牌摩卡車型上實作量産,可實作高速工況領航輔助駕駛。

針對更進階别的自動駕駛,長城與高通合作開發ICU3.0計算平台,單闆算力達到360TOPS。可實作6路千兆以太網,14路800萬高清視覺攝像頭,8路高分辨率毫米波雷達,6路雷射雷達信号輸入,使自動駕駛的精度和安全性能有了質的提升。

比亞迪:三電技術,一馬當先

本來就是電子企業後轉型造車,比亞迪在汽車電動化和電子化方面的視界和了解比傳統汽車企業更為洞察。作為最早一批研發和大規模生産新能源汽車的車企之一,比亞迪汽車(簡稱比亞迪)在過去的十幾年,不遺餘力地鑽研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

如今更是憑借領先業界的三電技術,推出了全系列純電動客車産品,包括公共汽車和道路客車。技術的領先也給比亞迪帶來了銷量領先,在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中位居榜首。

而作為唯一一個覆寫整車+三電+IGBT晶片全産業鍊,自研比例超過90%的中國品牌主機廠商,比亞迪以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技術和e平台3.0技術等核心技術,也成功讓比亞迪在新能源的賽道上具備無與倫比的競争力。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是真正的科技狂?

值得一提的是從2021年比亞迪銷售資料來看,其乘用車EV車型的終端累計銷量為320810輛,DM車型的銷量為272935輛,同比增長了144.9%,467.6%。同時,比亞迪漢系列在12月共銷售13,701輛,全年累計銷售超11.7萬輛,這個數字甚至已超過了奧迪A6。

此外,繼IT、汽車、新能源之後的第四産業“雲軌”,也是繼太陽能、儲能電站、新能源汽車之後的第四個綠色夢想,對于城市打造立體化交通、補充現有交通體系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

寫在最後

縱觀各個車企的發展曆程,科技和創新是貫穿企業向上的核心競争力。我們國家沒能趕上世界前幾次科技進步的浪潮,失去了很多次寶貴的發展機會,而新能源科技是離我們最近的世界科技浪潮,我們必須抓住這次機會,與時俱進,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

吉利在布局方面突出前瞻性,比如低軌衛星、手機等相關科技智能領域,但在新能源科技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隻要穩紮穩打,吉利的未來可期。

至于長城,研發起步略晚是其無法掩飾的缺陷,後來居上的例子數不勝數,長城注重新技術積累和實用性,穩健務實是長城的企業風格。比亞迪是中國汽車電動化領域的最早踐行者,電池和晶片領域都取得巨大進步,目前實用性方面已經最大的商業化。

我們也希望越來越多中國汽車企業潛心科技研發,帶領中國汽車企業在全球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

撰文 王凱璐

主編 孫臣

圖檔 網絡

今日頭條 | 網易 | 大魚 | 企鵝 | 愛咖号

一點資訊 | 搜狐 | 有車 | 易車 | 車家号

頭号汽車旗下媒體「還有」

天下車局|未完續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