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此人幫女子贖身,女子先後兩世嫁給他,前後相差十六年

北宋末年,有一個名叫須志文的富家公子哥,到郡城拜訪親友。親友帶他去喝花酒,喊來幾名漂亮的女子作陪。美色佐酒,心情舒暢,須志文不覺有了醉意。

這時,忽聽樓上傳來女子的哭泣聲,伴随着老鸨的喝罵聲。須志文詢問這是何故?身旁的女子低聲說:“這是新來的女子,姓東,名秋水,聽說是官宦之女。因為不肯抛頭露面,經常被媽媽責罵。”須志文點點頭,也沒當回事,繼續喝酒。

民間故事:此人幫女子贖身,女子先後兩世嫁給他,前後相差十六年

過了一會,樓上又傳來女子的哭聲,還有打罵聲,皮鞭抽在衣服上的聲音,格外清晰。須志文坐不住了,騰地站起來,沖到樓上,隻見一名壯漢正在用皮鞭抽打一名女子,女子坐在地上,哀哀地哭。

須志文一把奪過皮鞭,呵斥道:“欺負一名柔弱女子,算什麼本事!”老鸨趕緊上前,陪笑着說:“公子爺息怒,我家女兒不聽話,我在調教她,掃了公子爺喝酒的雅興,實在抱歉。”須志文不滿地說:“少廢話,你這哪裡是調教?分明是在往死路上逼她。”

老鸨面露不快地說:“我花了不少銀子買來,吃我的住我的穿我的,花銷不小,如果不做事,我豈不是買來一個賠錢貨!這位公子爺,我看你是惜香憐玉之人,不如幫她贖身,也省得我煩惱。我已經受夠了。”

須志文打量了一下女子,大約十五六歲年紀,生得花容月貌,臉上的淚痕未幹,讓人尤為愛憐,竟然有些不舍。

民間故事:此人幫女子贖身,女子先後兩世嫁給他,前後相差十六年

須志文憤怒地說:“我看她是好人家女兒出身,你們早晚會毀掉她。我來為她贖身,你開個價吧。”老鸨索要三千兩銀子,須志文同意了,下樓找到親友,說明緣由,向他借三千兩銀子。

親友趕緊吩咐仆從,回家擡來三千兩白銀。老鸨大喜,傳遞了文書,吩咐仆從用一頂小暖轎,擡了女子,送到親友的府上。

當晚,親友騰出一間房屋,貼上大紅喜字,讓兩人入了洞房。須志文詢問女子的身世,女子抹一把傷心淚,緩緩地講了起來。

她名叫東秋水,父親本是一名府尹,膝下隻有她一個女兒。父親為官清正,不媚權貴,是以得罪了上司,被他惦記着。去年,地方上鬧旱災,朝廷撥下錢糧,救濟貧苦百姓。屬下有個官員,在發放災糧時,偷偷地用小鬥放糧。後來,東窗事發,父親受到牽連,被罷官定下死罪,家産被抄沒。母親也被打入牢獄,她則被官府插上草标售賣。

因為她從小接受良好的教養,故此不甘堕落風塵。今晚,老鸨要她出去給客人唱曲,被她拒絕,是以遭到打罵。

民間故事:此人幫女子贖身,女子先後兩世嫁給他,前後相差十六年

須志文聽她講完悲慘的身世,激動地說:“我會對你好的,從此後讓你過上安穩的生活,不再受苦!”東秋水嬌羞地點點頭。

過了幾天,須志文租來一輛牛車,把東秋水帶回家中。父親得知他為東秋水贖身,并和她成了親,勃然大怒,不準東秋水入内,并把她送給須志文的外婆做了使女。

須志文據理力争,無奈父親聽不進,堅決不準風塵女子當兒媳婦,認為有辱門庭。須志文氣病交加,卧床不起,吃藥無效。半個月過去,他骨瘦如柴,氣如遊絲。

須志文的母親找到他的父親哭訴,這樣下去,兒子早晚會死。他們就這麼一個獨子,要是死了,誰來傳宗接代?誰來為他們養老送終?

須志文的父親沉思良久,長歎一聲,說道:“罷了罷了,依了這個忤逆之子吧。”母親大喜,趕緊派去一頂小花轎,把東秋水接了回來。

民間故事:此人幫女子贖身,女子先後兩世嫁給他,前後相差十六年

須志文一看見東秋水站在面前,猛地從床上跳下來,拉着她的手再也不肯松開,這病就好了八七分。經過一段時間調養,須志文恢複健康。選了一個吉日,家裡為他們風風光光地舉辦了一場婚禮。

東秋水甚是賢良,孝敬公婆,仁慈對待下人,疼愛須志文。時間一長,須志文的父親臉色緩和下來,對這個兒媳婦稱贊有加,徹底地接納了她。

過了兩年,東秋水懷上了身孕。十月期滿,到了分娩之期,出現了難産。雖然經過接生婆的努力,最終母子保全,但是她卻落下了病根。到了寒冬,病症暴發,拖到了來年春上,眼看就不行了,家裡悄悄地為她準備後事。

這一天晚上,到了彌留之際,東秋水拉着須志文的手,虛弱地說道:“我和你還沒有做夠夫妻,心有不甘,老天對我何其薄也!”說完,撒手西去。須志文撲在東秋水的身上,好幾次哭暈過去。

民間故事:此人幫女子贖身,女子先後兩世嫁給他,前後相差十六年

幾天後的晚上,須志文夢見東秋水走進來,笑着說道:“陰司同情我,準許我來世和你結成夫妻。我降生在江北姚家,十六年後,你去迎娶我,切記切記。”說完,就不見了。

因為有了這個約定,須志文不再續弦,連小妾也沒有納,安心地撫養孩子長大。父母都勸說,夢中之事不可信,讓他早日再娶。說得多了,須志文心裡産生了動搖,決定去江北姚家一探虛實,再做決定。

到了江北姚家,果然有一女,名叫姚芝秋,六七歲年紀,相貌和東秋水頗有幾分相像。一問出生日期,正是東秋水去世的那一天。當得知站在面前的就是須志文,姚員外大驚失色,說道:“身上果然有個叫做須志文的人!”

原來,姚知秋小小年紀,卻總是說要嫁給須志文為妻。如今真的有個須志文找上門來,姚員外驚訝萬分。須志文将前因後果細細地講了,姚員外更是驚歎不已。

姚知秋得知須志文來了,出來拉着他的手不丢,要跟他一起回去。須志文好說歹說,許諾她年滿十六歲後,再來娶她,才将她勸住。他當即下了聘禮,定下婚約。既然緣分早就注定,姚員外也不推辭,答應下來。

民間故事:此人幫女子贖身,女子先後兩世嫁給他,前後相差十六年

時間一晃十年過去,姚知秋年滿十六歲後,須志文将她迎娶回家。到了家裡,姚知秋發現卧室的布置,還儲存着當年的模樣,禁不住熱淚盈眶。

那些年長的仆從,姚知秋都能叫出名字,人們這才确信,她是東秋水投胎轉世的。而此時,須志文的兒子,竟然比姚知秋年長大半歲。

姚知秋很是賢惠,又給須志文生下兩兒一女,一家人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一女兩世嫁給同一個男人為妻,一時傳為佳話,流傳下來。

佛說,百年修來同船渡,千年修來共枕眠。俗話也說得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能夠一起走進婚姻殿堂的,都是前世修來的福分,願大家珍惜身邊人。本故事采用了荒誕的筆法,在于借事喻理,勸喻世人,珍惜得之不易的愛情,與封建迷信無關。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推薦評論,你的支援,就是我堅持的動力源泉!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