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何為人生?”

“蹉跎、無常。”

“可否具體?”

“煙火氤氲、百味萦繞、聚散有時。”

“可否再具體?”

“《人世間》”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這部悲歡沓見、離合環生的史詩劇。

有溫度、有厚度、更有力度。

它改編自梁曉聲先生曾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講述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北方某省會城市“光字片”區的周姓一家,在自身命運與時代變遷交織的五十年歲月裡,所發生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觀衆的心情跟着跌宕起伏,最絕的是劇情看着讓你說不清悲喜,隻能感歎人間真實。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在這部劇中,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祖輩、父輩,看到了自己的朋友,甚至,看到了自己。

劇中的每個人,像極了你我,像極了世間的許多自己。

初看隻知劇中事,再看已是劇中人。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當我們曆經世間百态,看遍生活真相,會發現總有熱乎乎的日子和人,在訴說人間值得!

他們,是劇中人,也是,現實中每一個平凡的我們。

這是一群平凡人的“浮世繪”,也是每一個你我他的“人世間”。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關于父母

父母沒文化不可怕,愛和正直已經足夠。

《人世間》中的周母是太陽一般的女人,溫柔,善良,樸素,勤勞。

她像極了我們很多人的母親:沒有什麼文化,沒有看過世界,懂得不多,但為人善良,與人和善,堅守着一個人最純良的底色。

周父是就像我們很多家庭的大家長:普通勞工,沒啥太大學事,做事講原則,特别愛面子,把家族榮耀看得極重,但明事理,不糊塗,有遠見。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周爸生命中的最後一晚

老伴在身邊,兒女守塌旁

周家就像幾十年前的夜晚一樣

沒有悲傷,隻有家常

周爸與世長辭

周媽握着老伴的手緩緩閉眼

這段紮心的劇情

讓全網觀衆都為周家流淚

“父母會老去,會離開,和至親告别真的太難了”

關于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之間要懂得珍惜,血濃于水的愛終會走向聚合。

周家三個孩子之間的感情很好,難免有沖突時,誤會說開,隔閡也就煙消雲散了。

可即便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之間,各自有了家庭以後,必要的界限感還是要有的。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周秉義的嶽父是省長,但他一再告誡弟妹,有事要自己解決,萬不可麻煩嶽父。

周蓉和周秉昆都了解大哥,不到萬不得已,都不主動開口請求大哥幫忙

雖然有時對方給不了實質性的幫助,但彼此間的安慰和鼓勵,同樣是一種披荊斬棘的力量。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是啊,不知前輩子修了多少福分,這輩子才能成為兄弟姐妹。

面對兄弟姐妹,特别是老了之後,不消耗,懂珍惜,血濃于水的愛才會走向聚合。

因為親情,才是人生最後的歸宿。

關于愛情

任何時代的愛情,都是狂熱而堅韌的。

談到男歡女愛,年青一代看年老一代,子女一代看父母一代,總愛說的一句話是:“你不懂。”

其實,自古至今,任何時代的愛情,都是狂熱而堅韌的。

周家的三個孩子,都是長情的:

老大周秉義,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愛上了“黑五類分子”的女兒,甚至為了愛情放棄推薦上大學的名額。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老二周蓉,把愛情當成信仰,不管不顧從省會跑到貴州深山中。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老三周秉昆,一眼定終生,愛上了身世坎坷、拖家帶口的鄭娟,非她不娶。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好家夥,是我,也非她不娶)

劇中最誠實的地方,寫出了在那個政治動蕩的年代裡,年輕人從言語到行動,對愛情的熾熱追求和潑辣大膽。

這是愛情的魅力,也是人性的真實:

社會越動蕩,人們越在恐慌中,緊緊攥住愛情,把它當成救贖。

反倒是盛世今日,人們物質富足,精神安逸,不再把愛情看成必須。

所謂傾城之戀,講的就是人如浮萍時,把愛情當作救命栖木的投射

她逐漸入畫,坐在炕上串山楂,臉頰帶笑,雙瞳剪水,陽光暖人,襯得她的回眸一瞥,更加若娟若綿,一切的一切完美得不真實。

而當下愈是完美,後來就愈是凄苦。

鏡頭下的她,越是梨花帶雨。

螢幕前的你我,越是泣下沾襟。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關于朋友

朋友之間,敢批評你的人,是命中的貴人。

俗話說:總是稱贊你的人,也許是害你的人,但是經常批評你的人,一定是愛你的人。

對于周秉昆而言,曲書記就是這樣的存在。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周秉昆剛到醬油廠工作時,背地裡抱怨上司卻不承認,被曲書記教導“做人要敢作敢當。”

周秉昆入獄後,不願再見家人,曲書記得知後特意去找他,讓他不要沉淪,要振作起來。

在周秉昆人生的每個關鍵時期,不管是在思想還是在生活上,曲書記都盡最大努力幫助了他。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人活一世,能遇到一個敢批評你、肯對你說真話的人,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他就像前行路上的明燈,指引你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命中的貴人,不論陪你一程,還是伴你一生,都值得銘記一輩子。

春燕是最現實寫照,人性總是如此,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

對自己好的事情,她會全力按照自己的心意來,不會委屈了自己。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對周秉昆也好,對曹德寶也好,春燕始終占據主導位置,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雖然她是個女兒身,但是在任何她想要達成的事情上,她都能屈能伸,有膽量,也有算計。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折射着中國社會的變遷。親情,友情,愛情,人間煙火,悲歡離合。

劇中人物的故事已謝幕,我們的生活仍在繼續。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願每一個人世間的你我,幸福平安。

祝你踏過千重浪,仍留在夫妻的身旁。

也祝你不忘少年樣,也無懼白發蒼蒼。

這輩子,值得就好,記得好好珍惜愛你的每一個人。

在《人世間》裡,這些話凝聚了煙火人間的智慧。

1、

“這世界,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其實就這麼幾個,這就是你的全部世界。”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蓦然發現,我們平凡的人,圈子其實并不大,那些努力開拓的所謂“人脈”,不過隻是暫時的“利益交換者”。

真正在我們身邊的人,寥若晨星。真正用心對待自己的,更是微乎其微。

最重要的是好好關愛自己,好好珍惜身邊人、手邊事、當下的擁有。

2、

“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最要有的就是自己,隻要有了自己,天塌了都不怕。”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落魄時不怨天尤人,挫敗時不自暴自棄。隻要自己的内心足夠強大,天就不會塌下來,生活就還過得去。

人的一生,說到底就是與自己相處的過程。

3、

“都當爸了,還有爸揍你,那不就是幸福嘛。”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

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一個成年人,還有高堂健在,這本身就是一大幸福。

要知道很多時候,人生太多無奈,比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一部《人世間》,一部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