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否》裡這個名場面看得血壓飙升,今天教你怎麼怼回去

上次分析了孔嬷嬷怼林小娘的套路後,很多同學都說太爽了,學到好多,也有一部分同學表示,看着都會,但就是不會用。其實我也不會怼人,是以這幾天我也一直在想,怎麼把學到的好東西掰開了揉碎了,完全吸收進去。學以緻用,用就是最好的學。是以今天咱們拿《知否》裡的名場面來練練手,看到底能不能把學到的方法用上,用上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效果。若說讓人血壓飙升的場面,絕對是衛小娘死後,被冷落的林小娘跑到盛纮面前,一通狡辯,成功洗掉了自己的罪名,用大娘子的話說,不但無罪,反而有功。林小娘太能狡辯,大娘子完全被按在地上摩擦,偶爾反駁幾句也毫無力度,盛纮又是個沒主見的,是以到後來,林小娘說什麼就是什麼了。看劇時差點沒被氣死。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林小娘口才就是好,說得頭頭是道,看劇的我們其實和大娘子一樣,一臉懵逼,根本不知道怎麼反駁。好在孔嬷嬷給我們做了示範,上一篇分析完孔嬷嬷怼林小娘的套路後,我重看了一遍林小娘在衛小娘死後的狡辯之詞,發現自己一下子就知道怎麼怼了。

《知否》裡這個名場面看得血壓飙升,今天教你怎麼怼回去

1林小娘的一大段台詞,總結起來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我被冤枉了,我要洗白!衛小娘死後,林小娘是最大嫌疑人,盛纮把她院裡的人打的打賣的賣,然後冷落了林小娘好久。而林小娘每天做了櫻桃煎去求見盛纮,字字句句都是:我不能被冤死,纮郎要聽我解釋,不然我死不瞑目。大娘子撞見後,急着讓人把她拉走,林小娘用了一招禍水東引,大聲質問:大娘子這麼急着趕我走,是怕我說出什麼嗎?其實就是讓大娘子變成嫌疑人,給自己洗白。反正盛家是一筆糊塗賬,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誰說得有理,誰就可能占上風。盛纮允許林小娘說話後,她說的第一句也是:我不能被平白無故冤死!一個人喊冤喊得多了,别人就會想,可能她真的被冤枉了,不然咋叫這麼歡呢。但是也不能不讓人喊冤啊,怎麼辦呢?

《知否》裡這個名場面看得血壓飙升,今天教你怎麼怼回去

用孔嬷嬷的那一招“拉權威擋箭”就很好。大娘子可以說:你口口聲聲說冤枉,難道是主君冤枉了你,是老太太冤枉了你?反正是主君冷落的她,也是主君懷疑她,那就把這些權威拉出來,你說自己被冤枉,就是質疑主君和老太太糊塗。作為旁觀者的盛纮,本來林小娘喊冤,他可能真的有所動搖,但現在大娘子這麼一質疑,不管他信不信林小娘,心裡都是不爽的,都會覺得林小娘在責怪他冤枉人。而林小娘,也不好再喊冤枉了,因為喊了就意味着質疑主君和老太太呀。大娘子還可以再上點價值觀:你也不要怪主君,既然此事與你有關,總要查清楚了才好,沒查清楚前,隻能委屈你了。賞罰分明才是治家之道,若因為有人喊冤就網開一面,以後還怎麼服衆?這價值一上,盛纮想開後門都不好意思了,但凡開一點後門,那就是不懂治家之道。短短幾句話,成功讓她喊的冤威力打折扣,也成功捂住了盛纮變軟的心。不得不說,拉權威擋箭和上價值這兩招真的很好用。

《知否》裡這個名場面看得血壓飙升,今天教你怎麼怼回去

2林小娘的第二層意思:我無罪,我有功。她哭着說,自從衛小娘房裡的人被趕走,她把自己的丫環撥過去,還用自己的私銀送各種好吃的,把衛小娘照顧得很好。從她的說辭來看,确實沒毛病,她在盡心盡力照顧衛小娘。不知道内情的人,真說不出什麼來,難道送好吃的也有錯?是以這一番說辭以後,大娘子氣得大吼:這麼說,你不但無錯,還有功了?按林小娘的說辭,可不是有功嗎。她都有功了,盛纮還能怪她嗎,盛府上下還能怪她嗎?

《知否》裡這個名場面看得血壓飙升,今天教你怎麼怼回去

是以得讓她的“有功說”站不住腳。孔嬷嬷打三個姑娘闆子時,還記得墨蘭怎麼狡辯的嗎?她說,她争強好勝,是因為想給父親長臉,給盛府長臉。猛一聽,這沒錯呀,想着長臉呢,還算有功。孔嬷嬷說:盛府又不是隻有你一個姑娘,你需要長臉,妹妹們就不需要長臉?難道隻有你長了臉,盛家才算長臉?這一招,就是從她看似合理的行為裡挑出錯來,指出不合理之處,讓功勞變成别有用心。這個方法怼林小娘也非常合适,可以說:衛小娘有月例銀子,就算不夠,也可以告訴主君和主母,适當增加。若不是藏着見不得人的勾當,為何要用私銀貼補?既用私銀貼補,一切都沒過賬,你做了什麼誰又能知道?再說,别人還會笑話我們盛家連個孕婦都養不起,一點都沒規矩。你不是洋洋得意地說自己用私銀補貼衛小娘了嗎,那就讓你的貼補變得别有用心。都别有用心了,還能有功嗎?就算不能給林小娘定罪,至少,盛纮确實會在心裡懷疑她的這一行為。當然,林小娘肯定會辯駁賭咒發誓什麼的,但是怼人從來追求的不是怼得人啞口無言,而是讓她原本的理由站不住腳。林小娘的話已經站不住腳,盛纮自然也沒有理由原諒她。

《知否》裡這個名場面看得血壓飙升,今天教你怎麼怼回去

3林小娘的第三層意思:我就算有錯,也隻是管家不嚴,而不是害死衛小娘。害死衛小娘的罪名多大呀,可管家不嚴的罪名就小多了,頂多丢管家權,其他都不會有損失。是以林小娘一直哭訴:我是個沒有體面又沒有決斷的人,管不住下人,是以衛小娘生産那天,這些下人吃酒的吃酒,賭錢的賭錢,這才導緻衛小娘一屍兩命。這套說辭真的很厲害,人家也不說自己沒錯,但就是把大錯換成小錯了。再加上大錯沒有證據,那麼大機率,也隻能承認她确實就是管家不嚴而已。事實上,她這一番說辭過後,盛纮确實原諒她了,還覺得她很可憐,下人都不聽她的話。

《知否》裡這個名場面看得血壓飙升,今天教你怎麼怼回去

這個時候,孔嬷嬷的那一招“攻擊對方言行不一的地方,并扣帽子”可以派上用場了。大娘子可以說:你知道自己沒有體面沒有決斷,卻偏要管家,但凡你心裡有盛家,就不會這麼做,你這分明是為了一己私欲,想為自己謀福利。正是因為你的私欲,衛小娘才被活活害死。還是把害死衛小娘的帽子死死扣上去,然後還可以再拉權威擋一下箭:若有人不會打仗偏要去打仗,誤了軍情,難道官家就不按軍法處置了嗎?林小娘你明知道不會管家,卻偏要管家,害死了衛小娘,難道就可以不被處置?意思就是,隻要把事情搞砸了,主動也好被動也好,反正要受懲罰,官家都是這麼處理的,盛家當然也隻能這麼處理。盛纮一個混迹官場的人,拿官家的事兒舉例,他瞬間就能清醒。就算想赦免林小娘,也找不到理由。何況,官家怎麼做他怎麼做,也不會有心理負擔,做起來可以順理成章。這樣一來,林小娘所有的狡辯全部失去了意義。當然,因為沒有證據,是以頂多也就冷落林小娘一段時間,不能傷筋動骨。是以除了怼人,抓住事情的關鍵很重要。大娘子但凡拿到證據,即使不會怼人,也穩操勝券。是以,就算怼人很爽,咱也先做事兒,然後再怼人。圖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