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衆汽車牽手钴、鎳頭部企業 缺芯困境下如何實作電動化野心?

大衆汽車牽手钴、鎳頭部企業 缺芯困境下如何實作電動化野心?

《車圈層》彭寶萱

編輯 葛凡梅

3月21日,大衆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大衆汽車”)牽手上遊産業鍊頭部企業——浙江華友钴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友钴業”,603799.SH)和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山集團”),拟建立兩家合資公司,加強上遊産業鍊布局。

作為老牌德系汽車品牌——德國大衆汽車集團(下稱“大衆汽車集團”)的子公司,大衆汽車及子公司在中國各細分市場開展汽車生産、銷售等業務,并與多家在華汽車産業鍊廠商建立合資公司。3月15日,大衆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在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由于俄烏局勢更新,大衆汽車集團或将把生産轉移到中國和美國,并将優先考慮中國。

然而,由于晶片短缺等問題,大衆汽車在2021年向中國市場的傳遞量下滑14%。在電動車市場上,大衆汽車僅在中國售出7.06萬輛電動車,與原計劃8萬至10萬輛的銷量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再擴“朋友圈”

公告顯示,大衆汽車與華友钴業和青山集團簽署了兩份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以確定原材料供應,實作成本優勢,同時加強在包含前驅體、正極材料等全産業鍊的合作。

華友钴業的主營業務是钴、三元前驅體、銅、鎳礦等産品,在2021年國内三元前驅體市場中占據11%的市場佔有率。青山集團則從事不鏽鋼和原生鎳的生産,2021年鎳産量達60萬噸,在全球礦山鎳産量中占比約22%。

大衆汽車拟與上述兩家企業建立兩家合資公司。一是與華友钴業和青山集團在印尼成立上遊合資公司,預計在滿産後,合資公司的原材料總産能可以滿足160GWh電池所需的鎳、钴原材料供應。

二是與華友钴業在中國廣西成立下遊合資公司,專門從事鎳、钴硫酸鹽的精煉、前驅體加工和正極材料生産,助力大衆汽車進一步優化電池成本。

大衆汽車稱,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實作電池成本降低30%-50%的長期目标,同時通過技術協同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等關鍵性能。

三元動力電池成本中,鎳、钴的成本占比不小,兩種材料共計在5系三元锂電池的成本中占比23%,在6系和8系三元锂電池的成本中分别占比23%和21%。

從2021年12月以來,鎳、钴的市場價接連上漲。鎳的市場報價由原來的15萬元/噸,上漲至3月20日的22萬元/噸,钴的市場報價也從49萬元/噸漲至56.6萬元/噸,漲幅15.51%。

值得一提的是,受原材料價格等因素影響,3月以來,至少有8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宣布官方漲價,包括特斯拉(TSLA.N)、比亞迪(002594.SZ)、小鵬汽車(XPEV.N)、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價格上漲範圍在0.3萬元/輛到3萬元/輛不等。

實際上,大衆汽車并非首次與在華企業合作。此前,大衆汽車便與上汽集團(600104.SH)、一汽集團(000800.SZ)分别成立了上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下稱“上汽大衆”)和一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下稱“一汽大衆”),目前大衆汽車及相關公司分别持股50%和40%。

此外,大衆汽車與江淮汽車(600418.SH)在2017年分别以50%、50%的股權共同出資成立江淮大衆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江淮大衆”),并于2018年4月推出了思皓品牌。

2020年,大衆汽車加大了對江淮汽車的投資力度,先是入股江淮汽車母公司江汽集團,收購江汽集團50%股份。其後又對江淮大衆增資,大衆汽車的持股比例由原有的50%增至75%,實作對江淮大衆的控制。增資完成後,江淮大衆正式更名為大衆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而在2021年12月,大衆汽車又成為動力電池廠商國軒高科(002074.SZ)的第一大股東,持股26.47%。大衆汽車中國區CEO馮思翰表示,對國軒高科的戰略投資并不意味着會排斥和其他合作夥伴的合作,大衆汽車在中國與甯德時代(300750.SZ)和A123(美國锂電池制造商,2012年被萬向集團收購)、國軒高科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合作生态。

面臨缺芯難題

建立“朋友圈”的背後,大衆汽車在2021年的總傳遞量卻表現平平。

大衆汽車在2021年向中國市場傳遞了330萬台汽車,同比下降14%,實作約16%的市場佔有率。在大衆汽車旗下的汽車品牌中,保時捷國内銷量近9.5萬台,同比增長8%。賓利和蘭博基尼分别實作銷量3916台和861台,同比增長36%和43%。

然而,奧迪在國内的傳遞量為70.01萬台,同比下降3.6%。斯柯達僅售出7.12萬輛,相比于2020年的17.3萬輛,大幅下降了58.8%。

作為與斯柯達采用同樣的MQB(橫置發動機子產品化平台)品牌,捷達的銷量卻達到了近16.9萬台,漲幅近10%。大衆汽車認為,斯柯達仍然需要做迎頭趕上的工作,由于捷達在中國的銷量很好,是以将把受外部影響較少的品牌做優化組合,以短期内提高銷量水準。

大衆汽車對2021年銷量下滑的解釋中,“晶片短缺”的問題被反複提及,并稱半導體晶片供應短缺的“病毒”可能比疫情更嚴重。

從國外晶片供應來看,日本晶片供應商瑞薩在2021年3月發生火災導緻傳遞延時,馬來西亞由于2021年8月疫情嚴重關閉了晶片工廠,導緻了傳遞量出現了延遲和取消。

而國内晶片供應上,大衆汽車認為,中國本土的供應也較為短缺。作為大衆汽車生産和供應基地,甯波、天津等地受疫情影響,供應也随之受到影響。

東亞前海證券在研報中提到,瑞薩、東芝和恩智浦等車用晶片廠商已決定在2022年第二季度将汽車晶片價格上調10%-20%,2022年全年晶片産能依然呈現供不應求的态勢,汽車領域短缺尤為嚴重。

疫情不隻對晶片供應商帶來生産壓力,大衆汽車的在華工廠也面臨暫時停産的問題。據路透社報道,3月17日,大衆汽車位于長春和上海的工廠暫停生産。關于工廠目前生産情況,《車圈層》聯系大衆汽車,公司未對此問題進行回應。

電動化之路難行

與很多傳統車企一緻,大衆汽車也亟待電動化轉型。

近日,大衆汽車投資的充電網絡合資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開邁斯”)不斷新增對外投資。自1月19日至3月30日,開邁斯接連在石家莊、廈門、蘇州、長春、沈陽、甯波、合肥、青島及海口9座城市成立新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充電樁銷售、集中式快速充電站等業務。

從事充電樁業務的開邁斯由大衆汽車、一汽集團、星星充電和江淮汽車合資設立,幾家企業依次分别持股28.6%、28.6%、28.6%和14.3%,大衆汽車稱開邁斯能很好地契合了MEB攻勢。

MEB是大衆汽車的電動車子產品化平台,專門用于電動車生産以及組裝。基于MEB平台,大衆汽車主要推出了ID.車型等純電動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ID.系列車型的銷售模式從經銷商模式轉變為代理模式,即由OEM(廠商)和消費者直接簽署合同,緩解部分庫存壓力。同時,經銷商變成銷售顧問,通過提供咨詢、試駕、協助購車等服務,收取大衆汽車的傭金。

平安證券認為,大衆汽車轉變銷售模式後,原有盈利模式将被大幅拓寬,未來的利潤池除了硬體銷售、還将包括營運平台、技術與服務授權等。

然而,相比于全球市場,大衆汽車在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暫未再下一城。

據MarkLines釋出的2021年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資料,特斯拉和上汽集團分别實作銷量93.6萬輛和59.6萬輛,大衆汽車位列第三,全球銷量達45.2萬輛。在中國市場上,特斯拉累計銷售48.4萬輛,占總銷量的51.7%,而大衆汽車僅售出7.06萬輛電動車,占比約15.6%。

此前,有德媒報道稱,由于ID.系列電動車在中國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大衆汽車集團将更換中國區負責人,現任大衆汽車中國區CEO馮思翰于2022年2月離職。

随後,馮思翰回應道,其在2022年2月1日離開中國的傳聞不實,但也表示“我會離開中國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此前,大衆汽車集團在2021年12月公布了一系列人事調整資訊,其中Ralf Brandst tter自2022年8月1日起負責中國業務。

國金證券認為,大衆汽車采取了激進的電動車規劃,具體展現在激進的電池、充電樁建設計劃及銷量目标,看出有追趕特斯拉的決心。

而最終,大衆汽車能否實作電動化的“野心”,《車圈層》将持續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