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地利新研究提示:新冠肺炎後很長時間内仍可觀察到肺部異常

在新發傳染病面前,人類對其阻擊從空白到摸索出應對之策。而感染後的影響,則也要經曆漫長的研究。當地時間3月29日,來自奧地利的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放射學》(Radiology)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從COVID-19肺炎中康複的人的CT證據顯示,他們的肺部受損。且截至這項研究結束時,這種症狀出現後已持續了一整年。

奧地利新研究提示:新冠肺炎後很長時間内仍可觀察到肺部異常

研究團隊評估了91名參與者的情況,平均年齡為59歲。評估他們COVID-19症狀出現後約2、3、6個月和1年的胸部CT肺部異常。采用CT嚴重程度定性評分(CTSS)對每個肺葉的肺表現進行分級,範圍為0(正常)至25(所有肺葉受累)。

論文指出,急性COVID-19肺炎的放射學表現主要為毛玻璃樣混濁(GGO)和局竈性實變。COVID-19肺炎早期組織學改變為斑片狀急性肺損傷伴肺泡II型細胞增生和肺泡間毛細血管增大。此前有研究發現,COVID-19肺炎後4-10周的CT随訪顯示,45-63%的患者肺實質異常。然而,長期肺轉歸尚不清楚。

奧地利新研究提示:新冠肺炎後很長時間内仍可觀察到肺部異常

他們在這項研究中發現,在對COVID-19肺炎患者和胸部CT随訪1年的分析中,91名參與者中有49人(54%)出現CT異常。在這49名參與者中,2名(4%)隻接受了門診治療,25名(51%)在綜合醫院病房治療,22名(45%)接受了重症監護病房(ICU)治療。

這49名參與者中,有31人(34%)顯示細微的胸膜下網狀、毛玻璃混濁或兩者兼有;另外18名參與者(20%)患者顯示廣泛的毛玻璃混濁物、網狀、支氣管擴張或微囊性改變。

在研究期間,44%(40/91)的參與者顯示CT異常完全消除。而31名CT異常患者在6個月後沒有進一步改善。

奧地利新研究提示:新冠肺炎後很長時間内仍可觀察到肺部異常

A-C為一名44歲男性患者CT;D-F為一名68歲男性患者CT;G-I為一名79歲男性患者CT。從左至右分别為發病時、随訪2個月和随訪1年。

研究團隊還分析了CT異常的發展是否與影像學标志物或疾病嚴重程度相關。他們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期或急性後早期随訪(症狀出現後2個月)評估CT影像學表現,可以可靠地預測CT異常的發生。這一觀察結果可能具有臨床意義,其揭示了疾病早期的CT模式,這可能為未來的治療幹預研究提供了線索,例如評估抗炎或抗纖維化藥物制度,以防止明顯的後遺症。

研究還指出,到目前為止,AR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後持續的肺部異常可以用肺部疾病本身和機械通氣的有害影響來解釋。然而,特異性COVID-19引發間質性肺病的假說最近也被證明。這項研究結果提供了額外的證據,表明除了進展為ARDS或氣壓損傷外,COVID-19肺炎的自然病程本身也有會造成肺結構損傷。

他們在研究中還對比援引了2003年暴發的SARS-CoV的一項長期随訪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科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高占成等人2020年發表于《Bone Research》的一項研究。研究提到,SARS康複後最嚴重的後遺症是股骨頭壞死和肺纖維化,他們對SARS患者的肺部和骨骼狀況進行了15年的随訪。

奧地利新研究提示:新冠肺炎後很長時間内仍可觀察到肺部異常

在他們的這項觀察性隊列研究中,2003年有80名醫護人員感染肺炎。2003年8月至2018年3月這15年間,2例患者死亡,78例患者入選,共計71名患者完成了15年的随訪。

其中在對肺的影響方面,上述研究指出,SARS患者的肺部病變百分率從2003年(9.40±7.83)%降至2004年(3.20±4.78)% (P

來自奧地利的研究團隊在關于COVID-19肺炎的這項最新研究中提到,盡管他們的隊列随訪時間較短,但觀察到的與之前的這些發現一緻,表明COVID-19後CT異常持續,但随後較為穩定。

他們同時指出,由于SARS-CoV的病例數量要少得多,而SARS-CoV-2感染的範圍很廣,在目前仍在持續的大流行階段,還需謹慎考慮直接比較。研究團隊總結稱,這項結果強調了應該對COVID-19患者進行早期和縱向監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