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摳耳朵的“風險”,聽聽平輿縣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怎麼說

摳耳朵的“風險”,聽聽平輿縣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怎麼說

經常有家長咨詢我,說老看到孩子自己挖耳朵,有的家長更是看到孩子耳朵裡面有硬疙瘩,就幫孩子用挖耳勺或者棉簽去掏。那種習慣到底好不好呢?

摳耳朵的“風險”,聽聽平輿縣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怎麼說

回答是否定的,特别容易意外傷害到咱們的耳道,别說孩子,就算是大人啊,也不建議經常去掏耳朵的。因為外耳道皮下組織很少,是以特别容易損傷,一旦損傷了以後,它的防禦能力就會下降、就容易感染,而從外耳道的解剖結構來說,外耳道呈“S”型彎曲,比較深,不通風,是以一旦感染,就容易形成黴菌性外耳道炎,細菌性外耳道炎等。

當發炎較重會引起外耳道膿腫,患者會出現耳部脹痛、頭痛、發炎滲出等相關症狀。反複掏耳朵還會刺激汗毛孔分泌較多,導緻耳屎增多耵聍栓塞。如果患者免疫力下降,同時接觸過敏原會引起外耳道濕疹,引起局部瘙癢。患者會因為外耳道瘙癢而反複掏耳朵,形成惡性循環,進而導緻外耳道皮膚增生、外耳道狹窄,嚴重可導緻聽力下降、耳鳴。

摳耳朵的“風險”,聽聽平輿縣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怎麼說

平輿縣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專家建議,以下這些情況應定期到醫院清潔耳朵:

1.油耳;

2.外耳道或颌面發育畸形,如外耳道狹窄的兒童,他們的耳屎多半自己排不出來,容易形成耵聍栓塞;

3.耳部有慢性疾病,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濕疹、外耳道膽脂瘤等。

4.兒童因膽小怕痛等原因,掏耳朵過程中多動易哭鬧,有損傷外耳道或鼓膜的危險,故多采用外耳道沖洗法,軟化耵聍後進行耳道沖洗。

平輿縣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溫馨提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狀态。平輿縣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緻力于為公衆打造一個健康生活平台,始終為您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摳耳朵的“風險”,聽聽平輿縣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怎麼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