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在紐約的天台上,做了一場白日夢|拍攝手記

點選觀看《一次遠行》第二集片段。

從來沒做過《一次遠行》這麼古怪的項目,一切都好像是在我的夢中完成的。

從調研開始,所有對話都發生在我的半夜和清晨,隔着時差,隔着漂洋過海的距離。一個記錄疫情之下留學生活的片子,因為疫情的阻隔,使拍攝和素未謀面的人建立信任變得艱難。而這正是一個悖論,如果沒有疫情,一切的拍攝與記錄都将變得沒有意義。

我和淅璇的交集始于2021年初的一則留學生故事征集。

她在裡面留下短短一行話,“我在紐約地鐵講脫口秀”。憑借這十個字,我的腦海裡勾勒出一個我所見過講脫口愛好者的典型畫像,為了夢想每天在紐約地鐵站磨煉口條兒的紐漂,愛笑,充滿對生活的激情,最重要的是,潦倒。

我在紐約的天台上,做了一場白日夢|拍攝手記

紐約地鐵站裡的“潦倒”的藝術家們。

這樣的人物大概可以勝過一個在學校籃球隊被白人種族主義歧視的故事,或是一個由于學業和孤獨身患抑郁症的故事,我本着聊勝于無的心态加了淅璇的微信。

而她給我帶來的是愛笑且潦倒的紐漂更新版:讀着三個專業的學霸,父親早逝,靠獎學金和打工過活,大學畢業後,隻身來到紐約想做戲劇,結果遇到疫情,劇院都關門了,隻能偶爾去地鐵站講講脫口秀……

我在紐約的天台上,做了一場白日夢|拍攝手記

想起突然離世的爸爸,淅璇開始沉思。

我帶着一種工作狀态的審視和些許冷漠觀察她——包括前面她的基本資訊叙述可能也已經過我本人的重新編輯而脫離了原始的面貌:我雖然不知道她接下來要做什麼,但是她已經具備一個故事主人公的基本要素,苦難重重,目标堅定。

雖然隻是個很虛無的目标,戲劇。做戲劇,多麼宏大啊,什麼樣的戲劇,怎麼做?我一無所知,可能那時候的她自己也不知道。這對我們的拍攝來說是有風險的,我猶豫着,但是她的沖勁兒很吸引人,讓人覺得她總能做成點什麼。

我把淅璇的選題往上報,果不其然老闆追着我問你的故事線是什麼?你到底要拍什麼?你的主人公要做些什麼?!

我在紐約的天台上,做了一場白日夢|拍攝手記

為了趕下一個日程,淅璇蹲坐在地鐵站旁等地鐵。

我抱着聊天的語氣問淅璇,你明天要做什麼啊?她說,我明天要去演一個戲。我一驚,那可能趕不上了。她說,哦那不急,我月底還要演一個戲,那個是我自己翻譯的。這部由淅璇翻譯并在Zoom上出演的獨角戲《好棒清單》,成了我們拍攝的起始點。

她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導演、 制作人、燈光師……)因為《好棒清單》的合作結緣,成立了“好棒俱樂部”。她們分散在五湖四海,但都是一群特别有創造力、行動力極強的女孩。

我有幸見到了“好棒俱樂部”駐北京分部的成員格非,她是重慶人,在鼓樓西劇場實習,晚上八點半下班,步行回到自己胡同裡的小出租屋,把洗衣機當成書桌,架着電腦和成員們複盤昨天的演出。

我在紐約的天台上,做了一場白日夢|拍攝手記

淅璇正和自己的夥伴們商讨《天台夢遊》的拍攝。

就這樣,我們的拍攝主線不知不覺中就有了……下一部戲……下一部……這條主線好像是活的、有生命的藤蔓,會自己朝着明麗的光線向上攀爬。

淅璇的schedule是我見過安排得最密集的schedule。“昨天幫我學妹拍了個電影,哦沒事,你錯過了但你可以明天來拍我呀,我明天有排練。”我總是一個不留神就錯過了她的行程,這讓我心裡打着鼓,生怕自己錯過了什麼重要的戲份。

但她後面總有安排得更滿的行程。她在兩個留學機構兼職教英語、在一個戲劇公司有一個全職工作,幫教授做着翻譯的活兒,還是個圖像編輯,除此之外,她寫作,寫下了自己的劇作《天台夢遊》。

我在紐約的天台上,做了一場白日夢|拍攝手記

淅璇坐在紐約街邊翻看《天台夢遊》劇本。

這部戲的靈感來自于她在紐約租的房子,有一個三角形的天台,像一艘船。

我試讀了她的第一稿劇本,和《好棒清單》有着類似的核心,關于失去的憂郁,我才驚覺她多麼深刻地被困在了過去的某個時間點,或許是她的童年,或許是她父親去世的那一天,或許就是這個疫情期間,在這個疫情期間這艘船終于可以好好地被困在這裡,在碼頭上橫沖直撞大發脾氣,但是哪裡也不去。

随着拍攝的深入,我目睹了淅璇的一次次疲憊和崩潰,目睹了她的自我懷疑和孤獨,我和她在一次次深入交談中變成了更為親密的朋友。

于是這位素未謀面的朋友,以某種詭異的戲劇形式成為了我疫情生活的一部分。我追随她的行程,第一時間得知她未來幾天的安排,和紐約的攝影溝通拍攝,然後在大約一個星期後看到她一個星期前的影像。

我在紐約的天台上,做了一場白日夢|拍攝手記

演出将近,淅璇正在天台上排練。

老實說,開拍之前我懷疑過這個項目對觀衆的意義。

為什麼會有人想看疫情下的留學生在幹什麼?即使想看,他們可能更想看一下獵奇的、浮誇的、或是慘痛的國外生活。為什麼會有人在意具體的個人,一個普通人在幹什麼?

但是我現在确信,至少這個項目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

這樣素未謀面的連結和持續不斷的記錄,本身就是在對抗我們作為一個普通個體在不可抗力的大時代中,那些随波逐流的彷徨,平靜的絕望,和失去的憂郁。

我在紐約的天台上,做了一場白日夢|拍攝手記

夜深了,從淅璇的天台望過去,紐約一片寂靜。

《天台夢遊》演出結束後,淅璇前往加州藝術學院進修表演,然後以她一貫的速度和“好棒俱樂部”的小夥伴們完成了她們的第三部戲。

很遺憾在我們的紀錄片中,由于篇幅有限,沒有将俱樂部的故事講出來。但是由衷希望淅璇和這群熱愛藝術的姑娘們持續地熱愛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藝術。隻要藝術還在治愈我們,連接配接我們,就沒有理由停下腳步。

第4017期

視訊 | 騰訊視訊紀錄片《一次遠行》

撰文 | 邵瓊瑤 編輯 | 高歌

出品 | 騰訊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