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今天是凡·高誕辰169周年。

給大家推薦一幅名為《盛開的杏花》的作品,這幅畫在凡·高所有作品中,最受他們家族的喜愛。

最後,還有一份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藝術家與插畫家蘇珊·李的臨摹教程噢。

讓我們一起走進畫中故事吧。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目前一切進展順利,畫作即将完成,杏花正在枝頭盛放。這也許會是我最有耐心、最出色的作品。這将是我用沉穩與笃定的筆觸完成的傑作。

——文森特·凡·高于1890年3月

寫給弟弟提奧·凡·高的一封信

凡·高于 1888—1890 年間創作的一組以“開花的杏樹”為主題的系列畫作彰顯了印象派的強大影響力。有趣的是,印象派畫家是在日本藝術的影響下再度風靡一世的。在 1867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日本館首次向西方展示了日本美學,自此日式的家具、陶器、絲綢和版畫盛極一時,凡·高本人也收藏了大量來自日本的木刻版畫。

在這幅靜物畫中,唯美的杏花與湛藍的天空交相輝映,從中也不難看出凡·高本人對日式版畫的平整度和大膽設計的贊賞之情。畫中的花朵、大膽的輪廓和樹的位置都借鑒了日本版畫的風格。畫中白色的花朵原本是粉紅色的,但随着時間的推移,花朵在陽光持續的照射下逐漸褪色,失去了一些色彩。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盛開的杏花》原作圖

在給弟弟提奧的那封信中,凡·高表達了對日本藝術家作品的傾慕之情,在他看來,幾乎所有日本藝術家的作品都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簡潔明快,而且他們似乎總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創作。凡·高認為日本藝術家的創作就像呼吸一樣簡單;他們隻用輕描淡寫的幾筆就能形象傳神地完成筆下的人物,就像系上紐扣那樣輕松。

實際上,這幅畫是凡·高當時為他剛出生不久的侄子文森特·威廉而作的。凡·高的侄子與他同名,提奧在與凡·高的信中解釋了這個孩子的取名:“我們會以你的名字為這個孩子命名,因為我們希望他能像你一樣堅定和勇敢。”

提奧和妻子喬原本打算把這幅畫擺放在床邊,但這對夫婦最後改變了主意,決定在客廳的鋼琴上展示它,這幅畫毫無意外地成了凡·高家族最為喜愛的作品。後來,就是在這位與凡·高同名的侄子文森特·威廉的協助下,坐落于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館修建成功。

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盛開的杏花》臨摹教程吧。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盛開的杏花》臨摹教程

材料清單

40厘米×30厘米的畫布(你可以在平面或畫架上繪畫)

荷爾拜因藝術家級生茶紅重稠丙烯顔料

調色刀

海綿或紙巾

直尺或丁字尺

HB鉛筆

三福霹靂馬牌淺粉色記号筆

粉紅珍珠牌橡皮擦

調色闆或塑膠闆

1号圓刷

1号勾線筆

1号和4号平刷

顔料清單

钛 白

焦 赭

酞菁綠

赭 黃

葉 綠

青 黃

镉 紅

新翡翠綠

淺灰藍

土耳其钴藍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畫布的準備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1.

首先,在畫布的中央擠出一枚硬币大小的生茶紅,使用調色刀将顔料迅速從畫布中央向四周塗抹。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2.

用濕海綿或濕紙巾将畫布上剩餘的顔料從中心向四周擦拭,確定顔料層均勻且輕薄地覆寫整塊畫布。别忘了,畫布的邊角也需被顔料均勻包裹。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3.

現在基本準備工作都已完成,即将開始繪畫。為了更加準确, 首先需要在畫布上繪制網格。使用丁字尺或直尺和HB 鉛筆畫一個由 48 個方格組成的網格,每個方格為 5 厘米×5 厘米, 水準方向 8 個方格,垂直方向 6 個方格。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4.

完成網格後,繪制出精确的線稿,它将作為上色時的重要指南。當然你可以根據原作自己繪制線稿。有關如何使用參考線稿和利用網格繪制線稿的更多說明。

溫馨提示:線稿是最難的部分,是以分階段完成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旦完成了線稿,接下來的繪畫部分将會事半功倍!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5.

完成線稿之後,使用三福霹靂馬牌淺粉色記号筆描粗線稿的畫作線條(非網格線),加粗的線條會更加醒目。接着, 用橡皮擦掉包括線稿和網格線在内的所有鉛筆痕迹,鉛筆中所含的石墨會使顔料變色,是以擦除是很有必要的。不必擔心記号筆的痕迹會影響最終的畫面效果,因為它會被後續的油畫顔料覆寫。

溫馨提示:為了便于展示,左圖中的參考線稿被繪制在了白色畫布上,但在實際操作中,你的線稿是繪制在塗了生茶紅底色的畫布上的。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為樹枝上色

溫馨提示:在本部分的繪制中,請先仔細對照參考圖檔,再為不同粗細的樹枝上色。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在調色闆上混合三枚硬币大小的钛白和一顆豌豆大小的焦赭,用調色刀反複鏟起、壓實、鋪開、疊合,直至顔料完全混合均勻。請将一枚硬币大小的混合顔料留作備用。接下來,用1号圓刷把混合顔料塗在畫布底部的粗壯枝幹上,然後用1号勾線筆将顔料塗在上方較細的樹枝上。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将兩點酞菁綠加入第一步剩餘的顔料中(而非預先保留的那枚硬币大小的備用混合顔料),經充分攪拌後,調配出了一種灰綠色。用1号平刷将該灰綠色顔料填塗至較粗的樹枝上。為了增加油畫肌理,這一步驟将會耗費大量的顔料。

接着,更換成1号勾線筆,繼續将較細的樹枝塗成灰綠色。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從第一步的備用混合顔料(钛白和焦赭的混合顔料)中取出半顆豌豆大小,将其與第二步剩餘的灰綠色顔料同比例混合,然後再加入一顆半豌豆大小的赭黃, 調出一種棕色。用1号勾線筆蘸取該棕色顔料,為部分樹枝上色。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繼續從本部分第一步的備用混合顔料(钛白和焦赭的混合顔料)中取出一顆豌豆大小,再從本部分第二步剩餘的灰綠色顔料中取出半顆豌豆大小,将它們與一點焦赭混合。用1号勾線筆蘸取該混合顔料,為畫布左側的部分細樹枝上色。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将本部分第二步中剩餘的灰綠色顔料與兩點酞菁綠、兩顆豌豆大小的钛白混合在一起。用1号勾線筆蘸取該混合顔料, 為剩下的樹枝上色。

6.

在為花朵和其他細節上色之前,用1号勾線筆蘸取調色闆上剩餘的本部分第五步混合顔料,為樹枝增加更多紋理。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為花朵與落葉上色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用一枚硬币大小的钛白為所有花朵和花蕾描繪出大緻輪廓,色彩與細節會在之後的步驟中進行刻畫。描繪大緻輪廓時, 請根據花朵和花蕾的大小,交替使用1号圓刷和1号勾線筆。如果你的筆刷不小心沾染了樹枝上的顔料,為了避免顔料混雜,請在蘸取钛白前先使用濕紙巾将筆刷擦拭幹淨。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用1号勾線筆蘸取一顆豌豆大小的葉綠,在花蕊處點綴一些亮色。如果葉綠和钛白在畫布上出現部分混合,也無傷大雅。這兩種顔色的随機交織會使畫面看起來更為自然,是以不必維持單一死闆的純色。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将半顆豌豆大小的青黃與同比例的钛白混合,調出淡綠色。用1号勾線筆蘸取這種淡綠色顔料,為花朵和花蕾底部與樹枝相連接配接的部分上色。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用1号勾線筆蘸取三分之一顆豌豆大小的镉紅,為花朵和花蕾上色,部分區域的镉紅可能會與钛白混合,呈現出粉紅色。同時,請在畫布上保留一些純淨的镉紅,因為深色的镉紅可以提亮整幅畫。不必試圖維持單一的純色,不同的顔料在畫布上直接混合時可以形成一種随機的繪畫效果,看起來更為豐富。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用 1 号勾線筆蘸取半顆豌豆大小的新翡翠綠,為一些花瓣和花蕾描畫出綠色的輪廓。

蘸取調色闆上任意一種剩餘顔料,為樹枝、花朵或花蕾添加更多的肌理。當肌理足夠豐富,并達到了你理想中的效果後,就可以開始為背景上色了。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為背景上色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在調色闆上擠出三枚硬币大小的淺灰藍。用4号平刷蘸取顔料沿水準方向為面積較大的背景上色。接着,用1号平刷為面積較小的背景上色。為了防止淺灰藍色顔料與樹枝上的顔料混雜,上色時請先将刷頭的邊緣和樹枝的邊緣對齊,然後向樹枝相反的方向拉動平刷上色。

若有少量背景顔料與樹枝上的顔料重疊,也不必過于擔心,因為稍後還會重新描畫樹枝的輪廓。另外,請記得一定要用完調色闆上所有的淺灰藍,讓背景顔色看起來有足夠的沖擊力。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取兩枚硬币大小的土耳其钴藍,作為第二層,也是最後一層的背景色。與上一步相似,用4号平刷蘸取土耳其钴藍, 為面積較大的淺灰藍背景上色;接着, 用1号平刷為面積較小的淺灰藍背景上色。土耳其钴藍和淺灰藍在畫布上自然混合,但不要讓土耳其钴藍完全覆寫住淺灰藍,随意地在背景中保留一些淺灰藍,使背景看起來更為和諧。同樣的, 請記得一定要用完調色闆上所有的土耳其钴藍。完成此步驟時請仔細對照參考圖檔。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畫龍點睛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取兩顆豌豆大小的酞菁綠,用1号勾線筆為樹枝添加樹皮的細節線條和輪廓。少量酞菁綠可能會與樹枝上的顔料交織在一起,這不會影響畫面效果,但是為了避免這兩種顔料過多地混合,你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擦拭一次筆刷。完成此步驟時請仔細對照參考圖檔。

若你不打算裝裱這幅畫,你可以用剩餘的顔料或某個特定的顔色為畫布的側邊上色。完成繪制後, 把畫平放在桌子上,直到它變幹為止,這個過程通常需要三天。

這樣一幅臨摹版《盛開的杏花》就完成啦!

你是否也想動動手呢?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成品圖,臨摹自凡·高的《盛開的杏花》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以上内容皆選自于《臨摹凡·高》一書。如果你對其它幾幅畫的臨摹過程感興趣的話,不妨可以參考這本書噢~

凡·高家族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怎樣被畫出來的?

[英]喬安妮·舒維爾 著

[美]蘇珊·李 繪

汪暢 譯

編輯丨楊蕙萌(實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