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汽通用五菱釋出新能源戰略,“百萬”目标談何容易?

如果說哪款“神車”在中國市場家喻戶曉,五菱汽車一定占有一席之地。

從五菱宏光到宏光MINIEV,上汽通用五菱走上了一條“為人民造車”的道路。2021年,宏光MINIEV實作銷量40萬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打造了一款“現象級”産品。深谙趁熱打鐵的上汽通用五菱,也在最近推出了“兩個百萬,五個百億”新能源戰略規劃,再次展現了為人民造車的拳拳初心。

根據規劃,上汽通用五菱将打造百萬純電新能源平台、百萬混動新能源平台,以及電池、電驅、電控、商貿服務、機器人等五個百億産業。到2023年,力争純電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0萬輛。今天,我們就深入走進這份規劃,看看五菱的新能源戰略能否最終如願以償。

上汽通用五菱釋出新能源戰略,“百萬”目标談何容易?

百萬銷量依靠宏光MINIEV?

在這份新能源戰略規劃中,上汽通用五菱提到了到2023年實作純電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0萬輛。這樣的目标規劃,需要我們深入探讨其達成的可能性。

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52238輛,占比公司全年銷量成績的27%,同比增長160%。而這部分銷量成績,均來自于純電動車。也就是說單純從資料角度分析,倘若以每年160%的增速計算,到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100萬輛,似乎難度并不大。

真得是這樣嗎?但情景恐怕沒這麼樂觀。

上汽通用五菱釋出新能源戰略,“百萬”目标談何容易?

從以往具體的銷量構成來看,宏光MINIEV的貢獻功不可沒。這款2020年7月推出的微型純電動車,以讨喜外觀和低廉價格橫空出世,月銷一度突破5萬輛,一舉超越特斯拉Model 3,成為2021年全球銷量頂尖的新能源汽車,風光一時無兩。

此後,奇瑞、長安、東風風光等傳統車企紛紛跟進,為純電動微型車細分市場攻下一片藍海。宏光MINIEV在2021年更實作銷量42.65萬輛,占比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車銷量的94%。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單一車型成為銷量支柱,對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意味着在可預見的未來,企業業績将大機率依賴上述産品,倘若該特定車型不再受到市場歡迎,企業銷量将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而不利影響還不止于此。這輛起售價在2.88萬元的“人民代步車”,囊括了價值近萬元的動力電池、價值千元的電控系統及千元以上的驅動電機,再加上其他造車成本、人工、運輸、營銷推廣等費用,産品的盈利空間微乎其微。從已公布的2020年财報狀況來看,上汽通用五菱總營收達到729.2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淨利潤僅1.42億元。我們大膽預估所有淨利來源均來自汽車銷售業務,其單車盈利也僅在89元。

對于這樣一輛不賺錢,甚至有可能越賣越虧的産品,傳統車企為何仍紛紛入局?這與新能源積分密不可分。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依靠宏光MINIEV拿到44萬新能源積分,以當時網傳交易價格3000元/分計算,其保守獲利金額在13億元左右。而如果沒有這款小車的助力,五菱還需要花錢購買新能源積分以對沖燃油車負積分,一進一出,上汽通用五菱在實作自給自足的情況下還有一筆外快進賬,何樂而不為?

然而好景不長,随着新能源汽車銷量的迅猛增長,新能源積分價格正在陷入逐年下滑的套路,單純依靠新能源積分“躺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将達500萬輛,新能源積分價值屆時還将進一步下調,依靠積分盈利,甚至存活的車企,都将迎來巨大的生存挑戰。

上汽通用五菱釋出新能源戰略,“百萬”目标談何容易?

而從宏光MINIEV這一年多來的銷量成績來看,新車上市以來,月均銷量始終維持在3萬輛上下,20個銷售月份中僅有3個月銷量曾突破4萬輛,最高成績也僅是2021年12月達到5.57萬輛。這意味着想要依靠宏光MINIEV實作2023年100萬輛的銷售目标,後續可能進入增長乏力的階段,疊加疫情反複、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零部件短缺等不利影響,百萬目标能否實作仍有待商榷。

百萬平台:小型車的平台?

除了百萬輛的銷售目标,此次戰略規劃中,上汽通用五菱還突出強調了“兩個百萬”平台:百萬純電新能源平台和百萬混動新能源平台。我們分别來看兩個平台。

上汽通用五菱釋出新能源戰略,“百萬”目标談何容易?

先說百萬純電新能源平台,也就是熱銷産品宏光MINIEV誕生的GSEV平台,目前該平台又新增了一款寶駿KiWi EV,仍在小型新能源汽車“打轉”。

而縱觀傳統車企,打造自身的新能源平台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寶馬即将基于全新純電動平台Neue Klasse打造一款全新純電動跑車;大衆汽車集團MEB平台的應用使其正式進入新能源時代,純電SUV車型ID.4 CROZZ和中大型SUV車型ID.6 CROZZ已經量産下線;而在國内,比亞迪e平台3.0等,也在硬體簡化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不難看出,傳統車企的布局路徑都是以高性能電池+高端車型的組合方式,希望通過電動化平台的架構,釋放更大的盈利空間和品牌屬性。反觀上汽通用五菱,目前對外公布的新能源戰略中,仍是以小型車為主要發展的GSEV系列,不論是市場競争力還是産品前景,都無法與其他主流車企産生直接對抗,核心競争力顯然大打折扣。

至于百萬混動新能源平台,上汽通用五菱将之定義為FDEV系列,打造HEV節能燃油車、PHEV低成本和REEV裡程無憂的EV駕乘體驗标杆。根據供應商公開的資訊顯示,五菱混動項目預計在2022下半年開始量産,預測首款車型為MPV凱捷混動版,上市起售價在14萬元,搭載由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電動機和電池組構成的混合動力系統。

從家用MPV搭載混動系統入手,不失為混動系統發展的一條有效路徑。但在各家車企布局日臻成熟的情況下,比亞迪宋MAX DM-i已經搶先上市,并在定價、定位等多方面對五菱混動項目形成精準打擊,除了超低油耗,還能享受綠牌免購置稅,對于凱捷而言,是不小的壓力。

電池産業競争力存疑

根據戰略規劃,上汽通用五菱還對關聯産業做了進一步細分,圍繞電池、電驅、電控、商貿服務和機器人來打造“五個百億”産業。

以電池産業為例,五菱将建設具備年産20GWh動力電池系統和20GWh動力電池電芯能力的電池産業園,以形成具有國内競争力的電池研發和制造技術,打造廣西新能源電池産業基地。

此前,上汽通用五菱GSEV高性能動力蓄電池系統曾在2021年9月首次對外亮相,新系統由上汽通用五菱、清華大學與科易動力聯合開發,可适配于GSEV全球小型純電動汽車架構平台下的疊代車型。

但從上汽通用五菱目前的電池供應來看,鵬輝能源、蘇州科易、欣旺達、蘇州領湃等,均為其動力電池供應商。可以看出現階段而言,上汽通用五菱的電池産能尚無法達到自給自足。

随着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快速發展,電池産業的确呈現出極大的發展潛能。“動力電池一哥”甯德時代,在甯德、廈門、溧陽、西甯等地坐擁十大生産基地,目前擁有569GWh的動力電池産能;而車企中,比亞迪2021年底動力電池産能也已達到135GWh。

至于夢想成為下一個甯德時代的蜂巢能源,根據其最新資料,在建産能已達到297GWh。到2025年,規劃全球産能提升至600GWh,目标已經超越國内衆多二線電池企業。相較而言,上汽通用五菱20Gwh的産能規劃,再配以平均75%的産能使用率資料來看,這樣的規劃仍然顯得較為保守。

上汽通用五菱釋出新能源戰略,“百萬”目标談何容易?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中,甯德時代以96.7GWh的裝機量位列全球第一,前十中唯一的車企比亞迪,2021年裝機量達到26.3%,排名第四。

當然,動力電池産業發展至今,早已破除了“以量取勝”的窠臼,未來的市場更多是對企業研發技術、産業鍊布局、資金支援等多角度的考驗。

作為典型的重資産、長回報周期産業,動力電池産業不僅需要完善的産業規劃,資本市場的投入也必不可少。同樣以蜂巢能源為例,其2021年累計完成融資金額197.8億元,而中航锂電、弗迪電池等也都在籌備上市事宜,對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面對2025年的TWh硝煙,一場悄無聲息的攻堅戰正在醞釀中。

此外,受疫情反複等多重因素影響,動力電池産業也爆發了一系列原材料漲價危機,上遊産業鍊的影響正在一步步侵蝕着車企,主流新能源車型是以出現大幅漲價現象,疊加國補退坡因素,對于車企而言,也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上汽通用五菱釋出新能源戰略,“百萬”目标談何容易?

2月7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旗下Nano EV漲價3000元,盡管支柱車型宏光MINIEV未有變動,但這次漲價無疑成為一場無聲的試探。3月24日,按捺不住的上汽通用五菱再次宣布上調車型售價,五菱宏光MINIEV系列、五菱Nano EV、寶駿KiWi EV等主銷車型赫然在列,上調幅度達4000-8000元不等。

與此同時,近期推出的DIY車型宏光MINIEV GAMEBOY,除了外觀、尺寸、配色等明顯變化,整體設計與舊款車型并無二緻,但根據推測,車型定價較舊款一定會有明顯漲幅,業内人士透露,其高配車型售價可能突破6萬大關,或可視作一種變相的“漲價手段”。

如何解構“大而全”産業格局?

除電池産業外,百億目标中,還有電驅、電控、商貿服務、機器人等四個領域,同樣有待上汽通用五菱一一破解。

百億電驅産業中,上汽通用五菱将圍繞電驅系統一體化發展,加快混動車專用變速器、電機、電橋、混動車發動機等産品開發和産能建設。而現階段,方正電機、雙林股份、卧龍電驅等,都是上汽通用五菱重要的驅動電機供應商,其中雙林股份對五菱MINI配套比例近50%,卧龍電驅則為上汽通用五菱全系列提供驅動電機,方正電機專為五菱宏光MINIEV系列車型提供驅動電機。

整體來看,上汽通用五菱的電驅系統對于供應商的依賴程度仍然較深,而混動系列産品的開發仍處在建設階段。

百億電控産業中,将建立自主動力控制軟體能力,實作控制器軟體與硬體的自主開發和制造能力。而現階段,上汽通用五菱的主要電控供應商為華域電動及甯波央騰,前者已完成扁線電機産線建設,并獲得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電機控制器部分業務定點批量供貨,據悉,華域電動電控系統對其供貨量超過70%。

從上述産業布局來看,作為上汽通用五菱支柱車型,宏光MINIEV的核心三電系統仍大機率依賴外部供應商的産業鍊,自身的開發及制造能力仍較為薄弱。或許這也正是上汽通用五菱釋出百億戰略的目的所在,但百億戰略的最終歸宿,是否仍然為宏光MINIEV這類微型電動車,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目前看來,百億産業中,上汽通用五菱做得較為突出的闆塊,當屬商貿服務。上汽通用五菱将打造年輕人喜愛的多元化社交空間和管道形态,建立汽車新零售模式并持續疊代。

為實作戰略落地,上汽通用五菱正在積極探索集零售、電商和直營為一體的全新商業模式,以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體系和多元化營銷模式,并圍繞直連使用者、價值共創和大資料驅動三方面展開行動。

至于機器人領域,主要是聚焦智能機器人、智能物流、智能産線設計等,開展智能制造工廠改造與智能化更新,提升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水準,以及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

2月22日,由其自主研發的新一代Ling OS靈犀系統,搭載五菱凱捷280T車型正式上市。據悉,新系統将在語音話術識别技術、系統喚醒時間等方面進行優化,使其成為持續疊代成長型開放智能生态系統。

與此同時,上汽通用五菱也和其他車企一樣,面對稀缺金屬、國産晶片“卡脖子”等衆多問題,亟需建構具備自主創新高新技術的“新四化”産業鍊。

結語:

不論如何,新能源戰略規劃的出台,都寄托了上汽通用五菱想要憑借新能源轉型更新的信心,但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争力,仍要依靠更進階别的電動車産品來實作。找準定位、堅定信心,我們也期待上汽通用五菱能在不久的将來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