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孩子要進行35個專項訓練

1、以語言交流為主,播放音頻為輔:聽音樂、聽自然界聲音、聽故事、聽英語。

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是極其寶貴的,孩子一般會有約一年的語言(儲備)沉默期。必須及早給孩子大量的标準的語言輸入,以利于孩子對語言的消化了解。孩子的智力發展的快慢,主要取決于家長與孩子談話次數的多少及語言的準确程度。那些家人說話多的家庭,其孩子的智力較高。美國富人家庭的孩子和窮人家庭的孩子相比,長到4歲時他們多聽到的單詞量大概是3000萬個。

語境有助于孩子揣摩說話人的意思,孩子是把語音和語境捆綁到一起記憶的,積累得多了孩子就悟出了語音的含義。而裝置播放的語音對小孩子的語言開發貢獻不大。

2、嬰兒遊泳:能刺激神經系統發育,寶寶在水中自主愉快地全身運動,也培養了寶寶勇敢、主動、積極、自信的情緒特點。消除了對下水的恐懼,為3歲以後下兒童池遊泳作了鋪墊。

3、爬行訓練:從他學爬行開始,把孩子放在地墊上的時間,越來越長,少放床上,少抱。給他東西也要爬行才能夠着。沒有爬行的孩子,身體協調性不好,影響生活和運動。前庭神經發育不良,影響未來的閱讀,也會阻礙語言的發展。

4、一歲站立和行走:讓他扶着東西站立,多日以後鼓勵他扶着固定的東西挪步。不能用學步車。也不要牽手學走路,大人的幫助會讓寶寶失去自身探索走路的興趣,會不經意地打擊寶寶的自信心,他一想走路先揚胳膊找大人牽手。可以雙手牽扶孩子走,但是要少。還是鼓勵他自己單手扶固定不動的東西走路。

5、一歲多說話:孩子到了發音的階段,但是還是願意用所熟悉的肢體語言、表情、眼神來表達,大人明知道他要幹什麼,偏假裝不了解,引導他發聲,孩子的語言能力就又早又強。

大人必須牢固樹立“引導”孩子長能力的觀念,嚴格厘清哪些該幫哪些不能幫!總的原則:幫得越多孩子能力越差!

小孩子與大孩子一起玩會有最高效率的進步。其中,語言的進步特别明顯。

開始說話會有很多錯誤,兩歲以前不要生硬指正,過早地幹預可能導緻挫敗感。你可以用正确的說法重述一遍他的話,但是,你不要特意強調孩子的錯處!

6、最初級的自理:1歲半~2歲是幼兒認知功能的關鍵期,也是幼兒感覺生活和交往能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可以開始練習自己吃飯、穿鞋子、穿衣服、鋪床、疊被、系扣、解扣、上廁所、擦屁股等。幫得越少孩子能力越強、長得越正常。

7、感統訓練:這個環節不要錯過,是培養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

8、音樂唱歌:通過音樂節奏、說唱童謠、身體搖擺等,促進參與者之間的感情交流,為未來擁有自信、樂觀的良好性格和優秀的歌唱能力打基礎。一歲多能唱十幾首,兩歲多能唱幾十上百首。

9、識字和聽看書:鐵定地每天晚上睡前講故事。從聽故事到聽書再到聽著作。

孩子看圖識物,與看圖識字是一樣的,同步的;很早就可以辨識、記住很多字形。隻是讀音、含義、組詞、用法,要逐漸補充。家裡要早挂、多挂大個的配圖識字畫片。或用大螢幕:顯示字和動畫,播放讀音,又學語音又識字又明白含義。

10、溝通交往能力:多帶孩子出去見人。從小交往多的孩子,覺得交流是一種享受,無論跟誰交流都能輕松自如,他的未來與社會的相融性就會特别好。将來,成功70%靠人際關系。

家長要始終保持與孩子的溝通。精心呵護孩子對親人敞開内心的絕對信任。

11、塗鴉和簡筆畫:塗鴉是幼兒的另一種語言,塗鴉是發展這種内在語言的最好表達方式。

第一:塗鴉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第二,塗鴉能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第三,塗鴉的過程也是創造力培養的過程。

第四,寶寶塗鴉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五,塗鴉能培養幼兒的靈活的思維能力。

第六,塗鴉能幫助發展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

圖形記憶是最高效的記憶法,簡筆畫是圖形記憶最高效的配圖方法。學會了簡筆畫孩子的能力躍升一個大台階。

12、計算:最适合從遊戲中學的知識是數學。2-3歲是敏感期。要想辦法讓孩子喜歡算術。經常數數給寶寶聽。還要倒着數、間隔着數、兩個一組五個一組地數。讓寶寶從數字卡片中找數字。借助算術玩具教孩子從個位到兩位數的加減。就是心算,不用手和算盤。

2位數的加減熟練到萬無一失才好。在敏感期入門的孩子,數學能力的曲線是陡峭上凸的,因為他的思維啟蒙早,是以準确率高,而且容易獲得靈感。好像練雜技的,從小練的才有把握不失手。

數學能力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運算能力,一個是思維能力。一定要在敏感期高效率地玩中訓練,把這兩項能力推到所能達到的極緻。

數學能力與英語、國文一樣不封頂,隻要孩子喜好,學多深都是好事。有的孩子學前就把四則運算做得滾瓜爛熟了。

訓練孩子算術的過程,就是培育孩子專心、認真、周密、細緻等優秀特質。

13、好奇愛問:孩子好奇需要大人觀察發現。讓孩子愛問需要大人引導。

14、兩歲半開始背誦:猶太人背塔木德。我們背詩詞、古文、兒歌、童謠,傳統經典(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笠翁對韻、聲律啟蒙、36計),國文精華(成語、諺語、名言、警句、)現代經典(道德觀、價值觀、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科學文化知識(節氣歌、風力歌、八大行星、機關換算、乘法口訣)。

對孩子要進行35個專項訓練

15、日常生活能力:例如,用筷子、收拾餐桌、會洗碗、會吐子兒、吐魚刺、吃蝦、蟹、剝雞蛋、剝花生、嗑瓜子。

不挑食:苦瓜、韭菜、茴香、芹菜、海鮮、生吃蔥蒜、敢吃辣、吃芥末。

會搞衛生、洗水果、切果盤,會削皮、會買菜、會劃價、看懂地圖、公共汽車牌、地鐵訓示牌,會打結,都應該上國小以前學會。

整理自己的房間,準備該用的東西,收拾用過的東西。

愛幹家務的孩子有出息。做家務培養很多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16、吃苦訓練:古人說:“慣子如殺子”、不苦不成人,白長了個聰明的腦袋。

17、常見工具、裝置的使用:家裡的東西壞了,要等孩子來參與修理。長動手能力是次要的,關鍵長大後他才能操心管事。

18、行動有條理,内心有計劃,辦事想周全:

19、到三歲要養成高效的生活習慣:好奇、思考、認真、細心、早起、運動、勤勞、家務、勇敢、自理、高效、聽看書、愛交往等習慣。簡化為:興趣、運動、勤勞、高效、聽看書、交往六大習慣。

20、體育鍛煉:踢毽、踢球、跳繩、遊泳、輪滑、乒乓球、網球、跳皮筋、滾鐵環、滑闆、平衡訓練、長拳、太極拳、會匍匐前進、仰卧起坐。

對孩子要進行35個專項訓練

騎自行車:用不帶腳蹬子的小自行車,滑行,又不摔跤又能學會掌控車把。然後換成帶腳蹬子的。

21、立規矩:告訴孩子何可為,何不可為,開始立規矩。2歲前的孩子不會拒絕大人施予的各種嚴厲規定,他會遵守家長給他設定的規矩。

22、邏輯推理、智能玩具:思維能力是兒童學習能力的核心。思維是有方法可循的。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後,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23、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廣撒網,有取舍、精準培養。樂器、舞蹈、素描、打球等項目占用孩子極大量的寶貴時間,投入産出比太小。

24、自我保護和生存能力:不讓在門後面玩耍,以免門外的大人們大力推門,直接把孩子推倒在地。會跑的小孩不怕車,這才是考驗家長的時候。不讓孩子用手去摸插頭插座。隻有家長想不到的危險,沒有孩子不敢做的事情!一定要不遺餘力、苦口婆心、随時随地地給孩子講出哪裡存在危險。

掌握地震、火災、水災、山洪、閃電、台風中的生存技能。

25、有教養、不給别人添麻煩:有教養是對所有人好。有意識地交給孩子一些任務,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立規矩:果皮、廢紙、飲料瓶離席時扔垃圾桶,水杯刷淨,飯後碗、筷放廚房。做事不留“尾巴”。

26、關愛他人、為他人着想:了解家人名字和工作。能叫出對主要親戚和鄰居的稱呼。文明禮貌、會招待客人,會說祝詞、送别。

愛交往,也會照顧老人、小孩子。成功人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能夠洞察别人的内心,主動幫助别人。樂于助人、善于助人、有眼力見。

有教養:記住父母的生日,并有所表示。孝敬長輩。讓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憂慮和難處,進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有“心”的孩子才會孝敬長輩。既要把自己的事講給長輩,也要耐心聽長輩的唠叨。

27、決策能力:從兩個以上的方案中選擇一個合理的方案。這種決策能力必須從小培養。

28、記憶法:孩子記憶一些抽象難記的東西時,盡可能與具體、形象的東西聯系起來記,立即想到的圖檔或場景,應該是最佳比對。如果沒有,就構思一幅簡筆畫,畫在旁邊。養成習慣,構思配畫效率會越來越高。對于會簡筆畫的孩子來講,投入産出比高、超強記憶。

29、口才訓練:口才的基本技巧:适時、适量、适度。有口才必定是人才。讓孩子了解各種各樣的人,多接觸陌生人,又長見識又練口才。

30、時間和鐘表:先認識數字電子表,再認識指針表。

31、講偉人、學英雄:中華民族的古今英雄層出不窮,是最寶貴的教育資源。“小人物”要向“大人物”看齊,莫道年紀小,立志應圖早。

32、從小訓練自律,抵制螢幕的誘惑:“延時滿足”孩子的不恰當要求,有助于孩子形成自我控制力。自律就是克服壞的欲望和情緒,就是自我監督、抵制誘惑。讓兒童自律是很困難的,因為克服壞的欲望和情緒需要理智,抵制誘惑需要志向。接受了良好早教,酷愛閱讀而早慧的兒童,才能很小就有理智和志向。

33、嬰兒時期培養陽光心态:熱情、誠肯、開朗、樂觀、自信、向上、大度等組成行為習慣。随後,要培養孩子的高效率生活、情商、德商、逆商、立志、自律等優秀品質,養成良好性格。性格影響一生。

34、三到六歲學拼音和漢字輸入:這是孩子的極其重要的基礎能力,觀察孩子對拼音的好奇,抓住時機,寓教于樂,大人、孩子都不費勁就會了。

35、訓練孩子獨立思考和學會思考:如果從小管教過于嚴厲,對孩子批評和否定太多,孩子就唯唯諾諾,不敢想也不敢說。要從小鼓勵孩子的奇思妙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