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耳邊評測」燒友為情懷買單值得麼?DITA全新PROJECT 71體驗談

作者:耳邊事
「耳邊評測」燒友為情懷買單值得麼?DITA全新PROJECT 71體驗談

但作為偏向的裝置愛好者,會有旗艦綜合體,而廠商們也很清楚這一點,是以在旗艦産品這一塊往往會不遺餘力地以更高的标準去創新。但也有個别深思熟慮和多愁善感的廠商,偶爾會沖向最新技術,打造出複古外觀的産品,當然,這種情況并不常見。比如相機圈裡那些熟悉萊卡M系列、尼康F系列、富士X-PRO系列機型的燃燒朋友。但這種東西并不适合第一次刻錄或進入的使用者,無論是單反相機的五棱鏡OVF視圖還是直接與CMOS視圖的EVF,它們都比傳統的側軸光學取景器好得多而且直覺得多,使用者第一次用側軸機拍攝時,自己害怕會很快失去對攝影的興趣, 對于制造商來說有多苦?對于普通使用者來說,如果隻是關于光學品質,一套10萬徕卡M在很多方面都玩不上皇家三款新旗艦。是以,這種針對使用者群體的裝置基本上要麼是想麻煩的感情去買老巫師,要麼是純粹的收藏家等所謂的"感動方",注定要成為主流。

「耳邊評測」燒友為情懷買單值得麼?DITA全新PROJECT 71體驗談

DITA作為知名制造商的hiFi圈子,同一人群移動了幾十年曆史的傳統HiFi工廠品牌排起來,其實是年輕一代。幸運的是,在許多情況下,資曆并不意味着一切。事實上,DITA的母公司Packerrs Pte成立于1971年,是新加坡一家有影響力的包裝制造商,在自動化和工程研究方面産生了重大影響。作為歐菲耳塞子品牌的轉換原則,奧菲耳塞這個常年奉獻給單圈方案,從原來的ANSWER、TRUTH到第一代旗艦DREAM,然後從近年來生産的主要産品FEALTY和FIDELITY到新一代旗艦環形插頭DRAM XLS, 幾乎每一塊在當下燃燒的朋友的心中都刻下了深刻的印記。與傳統的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制造商不同,DITA從不簡單地欺騙一些襯裡模型,以豐富産品線。每一代産品都是經過幾年的周期項目、研發、生産直到售出,甚至在包裝上都極為精緻,不搞砸。

「耳邊評測」燒友為情懷買單值得麼?DITA全新PROJECT 71體驗談

兩年前,DITA釋出了一款名為PROJECT 71的限量版耳塞。根據我對DITA對産品的一貫态度的了解,他們應該不太可能拿這個玩噱頭,這個"71"無疑是對應DITA在1971年成立的母公司。項目71的小腔體由黃銅和烏木組成,結構看起來并不複雜,但極難加工。雖然無法用我的常識來判斷這種設計将帶來什麼樣的聲學特性,但看到它在釋出後不久就售罄并不罕見。

關于這個插頭,當我第一次注意到它的時候,大陸方面已經售罄,是以趁着去日本東京之行,展會期間,給當地連鎖HiFi裝置經銷商E耳機看了看,沒有意外的也賣光了,雖然在櫃子中間躺着一個,但作為"感動方", 買一個中年産品腦放肯定不是很好。經過所有的轉彎,終于在展會上聽到還有最後一個沒有注冊出售,但不确定具體位置。俗話說,大藏在城市裡,最終還是被我藏在一個雖然醒目卻不是很受愛好者注意的地方發現,最後一個在日本被我的口袋,它的意義對我來說是不言而喻的。

「耳邊評測」燒友為情懷買單值得麼?DITA全新PROJECT 71體驗談

而此次新一代PROJECT 71櫻花版(以下簡稱71SE)的釋出确實沒有被很多刻錄機所料到,新的耳塞依然定位為限量版,看來DITA打算将"71"作為單獨的産品序列号,獨立于其主流産品序列。71SE采用的單元方案也與DRAM XLS完全不同,雙FEALTY和FIDELITY,聲音的方向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空腔在結構上與上一代71一緻,将黃銅與木結構相結合,除了以前的烏木被櫻花木取代。官方的意圖是,這種未經改變的黃銅和珍貴的木材經過多年的痕迹後,自然會具有特殊的質感。這顯然不是制造商通常關注的HiFi裝置的一部分,但DITA故意使其成為聽音樂的工藝。Wire 71SE也從原來的奧斯陸改成了現在的旗艦DRAM XLS,同樣更新了奧斯陸油浸式系列,外觀簡潔卻不失時宜。

71SE在一般方向上還是繼承了第一代71老路,但需要注意的是,71SE與這一新奧斯陸線相比與上一代線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是以音色和品質與第一代71相比還是有明顯差異的。71SE的整體能量分布是平衡的,乍一看它是一條溫暖而聆聽的路徑,但與通常流行的插頭或雜食性插頭不同,其出色的音樂感使人們很難過分關注音樂以外的任何東西。第一次聽第一代71燒的朋友大多也有這種感覺,當然,差別在于71SE結更飽滿的堅實度,不同頻段的器樂在分離度處理上比較到位,其實如果不放在一起比較,第一代71在這方面已經做得夠多了。71SE的中頻非常獨特,結距離保持在恰到好處的位置,中頻的能量不會幹擾其他頻段的性能。高頻,或非常高的頻率,由于其雜食性而做了一些抛光,并且延伸很好,但它看起來不太明亮和令人興奮。低頻感最初聽起來比原來的71略多,但仍然在合理的範圍内,并不松動,是以低頻細節也可以最大化。在細節上揭示了這件作品的力量,71SE如果與相同或更進階别的多節鐵甚至靜電液耳塞相比,差距仍然是客觀的,但水準在高端單動耳塞中仍處于第一梯隊。此外,71SE具有不錯的聲場,并且結構非常好,具有模糊的邊緣感,但即使是用于播放中型音軌的樂器軌道也很好。71SE的動态性能水準中等大小,一般大場面不是那麼真實,完全能夠保持HOLD,而71SE對于不同類型的風格曲目都不是很挑剔的特點,對于燒傷的朋友來說不會引起基本的比對顧慮。

「耳邊評測」燒友為情懷買單值得麼?DITA全新PROJECT 71體驗談

在我的了解中,DITA在設計之初就在其每個産品的聲音特性之間進行了深思熟慮的權衡。正是因為71SE的定位不是旗艦,甚至從屬于自己的主流産品線,是以在71SE風格的表現上,DITA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從整個音色的音色來看,71SE偏向流行音軌會稍多一些,除了出色的氛圍表現外,還可以看出在中頻接近的聲樂樂隊也有精心制作的展現,讓絕大多數燒焦的朋友在第一次聽它的時候就能有好的印象。出色的分離不僅展現在人聲和實體器樂上,稍微複雜一些的電子和聲71SE也可以完全捏合。在演奏古典中小型器樂時,如上所述,雖然高頻的亮度有抛光的異味,但延伸和平滑度确實處理得相當到位,以至于僅就聽覺而言,71SE的表現更接近大多數人的喜好。在這方面,71SE甚至與旗艦DRAM XLS相比具有不同的品味。

「耳邊評測」燒友為情懷買單值得麼?DITA全新PROJECT 71體驗談

按照我過去給一款裝置玩的分享,我極有可能會給幾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對方案來評測一下,但是面對71SE這樣的比對門檻是那麼低,而且不管是手機推直還是好,其次是上萬台的桌面系統也是不錯的, 能充分感覺其耳塞的調音概念,評測比對的意義似乎不是很大。DITA在71SE插頭上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向聽衆傳達其對"好音樂"的了解,沒有任何門檻,我認為這就是71SE作為非标準序列産品的狂熱意義所在。

「耳邊評測」燒友為情懷買單值得麼?DITA全新PROJECT 71體驗談

如果這個插頭不值得DITA開的價錢,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你已經玩到了一定水準的漢迪裝置,随身聽裝置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意識,而自己的需求已經不再盲目聽别人的建議,那麼71SE就是一款值得你仔細聆聽的産品。另一方面,如果你沒有太多的個人HiFi發燒經驗,我建議盡量多接觸不同類型的不同風格的裝置,71SE不是那種能讓你擡頭,能在票圈裡拿着炫耀的裝置,不僅僅是一臉的裝置, 與71SE相比,DREAM XLS可能是燃燒器更多的選擇。是以對這款插頭我一開始就沒有建議,和第一代類似的情況,一共288個,把價格放在現在雖然不是最貴的品類,但也不便宜,如果你不确定這是否是你想要的,留給了解它的玩家也可能是一個理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