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文 | 陳六月

說起黃逸梵,

身邊很多人的反應通常都是:

“噢,作家張愛玲的母親嘛!”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在小說《小團圓》中,

張愛玲描述了自己與母親有交集的那些年,

有一些眷戀,也有一些怨念。

她曾在自傳體小說《易經》中以女主角琵琶的口吻說道:

“爸爸從來沒有傷過我的心,因為我從來沒有愛過他。

可你(她的母親)不一樣。你比他還過分”。

在外界看來,

張愛玲的一生充滿傳奇,

是讓世人銘記的大作家。

而在實際上,

這份傳奇的底色,

卻是灰色的。

她是寫愛情故事的高手。

可小說的主題,

并不是隻有真情和浪漫,

她寫得更多的,

是政策、是博弈…

她也陷入過讓人非議的三角戀裡,

有着非同尋常的愛情經曆……

想要說她的故事,

其實離不開她的成長經曆。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說起張愛玲的一生,必然繞不開她的母親

張愛玲出生的環境還算寬裕,

有足夠好的家庭背景,

她是清末名臣張佩綸的孫女,

6歲入私塾讀書,

8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

但她也有着不夠幸福的成長環境,

10歲時父母協定離婚,

張愛玲随父親生活,

父親再婚後,後媽對她打罵,

連生病也不帶她看醫生。

在生活沒有着落的時候,

17歲的她逃離了父親,

跑去投奔母親。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有研究者就說:

張愛玲對父親的感受是“看不起”

而她最在意母親的看法,

在幼年時,帶有崇拜與仰視之心,

而在成年之後,則有恨意。

毫無疑問,她的媽媽給了她極大的影響。

張愛玲的媽媽黃逸梵,

從小就失去了雙親的庇護,

嚴重缺失父母的愛。

而重男輕女的養母對她并不好,

始終是嚴加管束,

沒有一絲溫情。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在這種家庭環境成長的人,

要麼木讷順從,要麼叛逆不平。

而黃逸梵,是後者。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結婚後的她,

毅然決然地抛下兩個孩子,

用一生去追求新鮮感,

追求“不一樣”。

出走一生,

也是在追求愛。

她有着豐富的情史,

是名媛、富三代、交際花,

也是戀愛專家,

破落貴族婦女。

六十四歲的她,

走遍了全世界,客死他鄉,

卻未能踏進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

也未真正意義上得到幸福。

悲涼和孤獨,

成了她整個人生的底色。

對老公的失望,

也早就映射在女兒身上。

陪伴在張愛玲身邊時那段時間,

黃逸梵愛打牌,

她隻要一有空,

就會往牌桌上湊。

每次張愛玲跟她要錢,

她都會先給她白眼。

張愛玲的到來,

也影響了母親的生活品質。

而在平常的生活裡,

她對張愛玲說得最多的竟是“都是為了你”。

有時,

她會說:

“這周沒去喝咖啡,都是為了你。”

有時,她又說:

“這個月沒添新衣服,都是為了你。”

而這種近乎冷血的刻薄,

後來竟成了張愛玲後來文章的最大特點,

也成了她做人的最大特點。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關于這個世界,母親給了我們最初的模闆

知乎上有個問題:

“讨厭媽媽的性格,

更讨厭自己越來越像媽媽,

怎麼辦?”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而有人回答:

曾經被媽媽吼,

自己成了媽媽後也會吼孩子。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家庭教育是一個輪回,

孩子往往會從父母身上,

學到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一個不被愛過的母親,

也很難去好好愛自己的孩子,

也更容易養出一個“不容易幸福”的孩子。

張愛玲對愛的渴求和缺憾,

在戀愛裡邊顯露無遺。

胡蘭成不斷地見異思遷,

在外拈花惹草,

可張愛玲依舊選擇愛一場。

為了這份愛情,

她還拿出自己的稿費供養胡蘭成。

為什麼呢?

因為她太孤獨了。

缺愛而孤獨的少女,

也會更容易陷入危險的愛情裡。

正如闫紅在《你因靈魂被愛》一書中所寫:

不管走過來的男子是誰,隻要有那麼個人影在,

她們就會把他變成自己的戀人。

《小團圓》中,

有一段經典的關于孩子的對白,

張愛玲在被問到是否要“生個小孩”時,

她輕描淡寫地笑道:

“我不要。

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

即便又有錢,

又有可靠的人帶。”

晚年的她,

過着離群索居的生活。

“心理疾病”也越來越重:

總是覺得自己住處有“虱子”。

這種敏感到了别人無法想象的地步。

是以,

她在3年搬了180次,

幾乎一周一次。

即便再潦倒落魄,

也不能讓國内的親人看到自己的窘迫,

絕對不會求助。

英國的發展心理學家鮑比曾經提出過“依戀類型”:

早期的依戀模式,

創造了貫穿我們一生的關系原型。

毫無疑問,

在生命早期和母親的關系怎樣,

很大程度上,

長大後他和這個世界的關系就是什麼樣。

求助能力也是人格健康的一種能力,

張愛玲在生命之初,

從未被母親真正接納過。

她常常羞于表達真實的自己,

更無法“求助”。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處理好我們的過去,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

有一些孩子的差别:

面對的人際交往環境

有的孩子會退縮,

顯得郁郁寡歡,

有的孩子興趣盎然,敢于交往朋友。

這樣不同的性格,

其實是怎麼來的呢?

曾有一個關于“靜止臉”的實驗,

非常直接地,

說明了孩子的性格與母親的情緒密切相關。

在這個靜止臉的試驗中,

媽媽坐下,和1歲左右的孩子玩耍。

實驗讓一個母親先和孩子互動,

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

然後,

母親再換成一張沒有表情的臉,

無論孩子怎樣做,

母親都一直面無表情。

而在母親對他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

孩子的心跳開始加速,

體内壓力激素增加,

他已經感到了身體上的不舒服。

嬰兒開始嘗試持續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失敗了會走開,

走開後又會回來,

無可奈何,

因為想要被關注。

如果這個反複的過程持續太久,

孩子就會感到徹底崩潰,

他也會因為沒有得到回報,

而徹底封閉自己。

也就是說,

父母對孩子感到無助時的反應,

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對于情緒和關系的認知。

我還記得自己的女兒,

在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

總是不想去。

還念叨着:

不想念一年級,隻想讀幼稚園。

我抱着女兒說:

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如果想念幼稚園,

媽媽随時都可以帶你回去看看。

她開始掉眼淚,

沒一會就平複了,

也通過我的反應,

孩子知道了:

我的悲傷是正常的,媽媽是愛我的。

《春潮》的導演就曾經說過:

“健康舒适的原生家庭,

能養育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小孩,

小孩帶着愛和安全感長大成人,

也會回饋給他人和社會。”

傷痛潛伏在體内,

不被注意的話,

那它就會時常出來襲擊主人本身,

也會無意識地将這種恐懼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是以,想要孩子幸福,

我們先從自己做起吧。

在這場體力與精力的較量中,

用心胸與智慧,

成就一場當媽媽的修行。

—— End ——

觀察了這對母女的命運,才發現:媽媽,影響着女兒的宿命!

作者:陳六月,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變成路,自由撰稿人。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