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芯觀點──聚焦國内外産業大事件,彙聚中外名人專家觀點,剖析行業發展動态,帶你讀懂未來趨勢!

2022年對安卓廠商來講,可能是最艱難的一年,去年的半導體緊缺延續到了今年,而智能手機需求卻在逐漸放緩,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對于蘋果來說,顯然就惬意了不少,根據Counterpoint的報告,僅高端市場就占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的27%,為有史以來的最高份額。而蘋果iPhone在各個地區都是最暢銷的,其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自2017年以來首次達到60%。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高端市場的無冕之王已經屬于iPhone多年,但蘋果的野心不止于此,早在喬布斯逝世之前,蘋果就已經在努力擺脫單一手機公司的影子,開拓更多新品并将推動自家軟體服務進一步發展。

2021年,蘋果推出了新款iPad、新款MacBook、新款iMac、新款Apple Watch、新款AirPods以及新款iPhone,已經讓人目不暇接,而2022年的蘋果新品數量,更是遠超2021年。

iPhone 14

綜合此前種種爆料,蘋果2022年将推出四款新iPhone,标準版iPhone 14将提供6.1英寸和6.7英寸Max版本,5.4英寸的iPhone mini将會停産。

其中标準版iPhone 14将具有與目前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相同的螢幕分辨率和外觀,但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的螢幕将會更長,其将在顯示屏頂部附近同時采用圓形和藥丸狀的打孔,形成一個類似“感歎号”的形狀,圓形打孔内置Face ID點陣投影儀,藥丸打孔将用來放置前置攝像頭和Face ID紅外攝像頭。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影像方面,iPhone 14 Pro/Max将後置三攝,其中包括更新後的4800萬像素主攝、1200萬像素超廣角以及長焦鏡頭,标準版iPhone 14則繼續沿用iPhone 13的攝像頭,此外,iPhone 14後蓋的玻璃蓋闆更厚,鏡頭、LED 閃光燈和雷射雷達掃描器與後蓋玻璃齊平,還會加入钛合金邊框;音量按鈕将會變為圓型,類似于數年前iPhone 4的設計;揚聲器和麥克風格栅重新設計,其将變為細長的網狀切口;部分iPhone 14機型仍保留Lightning接口。

此外,消息人士證明,将有兩款基于A15晶片的iPhone 14 ,另外兩款則将搭載全新的晶片。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已經推出了兩款不同的A15晶片,其中一款具有額外的GPU核心和6GB 的RAM(由iPhone 13 Pro搭載),而标準版iPhone 14也将更新至Pro的A15晶片并配備6GB記憶體,即僅有iPhone 14 Pro/Max會搭載最新的A16晶片。

DSCC創始人Ross Young表示,目前供應鍊沒有确切證據表明兩款标準版iPhone 14也将會配備120Hz螢幕,這因為負責低端型号的京東方沒有足夠的LTPO産能,甚至還沒有量産出貨任何LTPO面闆,全系120Hz螢幕可能要等到2023年。

還有消息稱,蘋果仍在為iPhone開發衛星通信功能,代号“Stewie”,目前尚不清楚這項功能是否會在iPhone 14上正式首發。

AirPods Pro 2

此前有消息稱,蘋果AirPods Pro 2将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而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其準确推出時間為今年第四季度,DigiTimes的報告也顯示,為了準備該産品的上市,蘋果供應商正在做出貨準備。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綜合爆料來看,AirPods Pro 2耳機和充電盒外觀将重新設計,其中耳機将取消有柄設計,整體更加緊湊,而耳機盒自帶揚聲器,可以發出聲音并與Find My一起使用,此外還追加了吊繩孔,更加易于攜帶。

此外,AirPods Pro 2還有望支援播放無損的Apple Music音頻,采用取代現有光學傳感器的全新皮膚檢測傳感器、更先進的運動傳感器以及支援IPX-4級防水的MagSafe 充電盒。

27英寸iMac或iMac Pro

DigiTimes報告顯示,蘋果供應商已經啟動了新的27英寸iMac的出貨準備,其配有mini-LED螢幕。而彭博社稱,蘋果正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釋出一款配備mini-LED螢幕的新款27英寸iMac。将支援ProMotion 120Hz可變重新整理率,采用與24英寸iMac類似的設計,搭載M1 Pro和M1 Max晶片。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而根據顯示分析機構DSCC的消息,這款iMac有望在今年夏天正式登場。

13英寸MacBook Pro

DigiTimes此前曾報道,搭載M2晶片的入門級MacBook Pro将在3月釋出,而在春季新品釋出會上并未看到它的身影,其可能延期至第二乃至第三季度。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DigiTimes援引業内人士的消息稱,除了處理器之外,新款入門MacBook Pro中使用的大多數元件都與現有M1晶片型号相同,有很大可能會取消Touch Bar,據稱蘋果生産商春節假期内仍保持生産,以滿足新款MacBook Pro的需求,但現在來看更像是滿足其他Mac的需求。

MacBook Air

據DigiTimes報道,蘋果的下一代MacBook Air将配備mini-LED螢幕,并将于2022年推出。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而此前曾有爆料稱,新版MacBook Air外形将會大改,相比目前的楔形造型更加美觀,筆記本前後厚度相同,預計将采用“非常圓潤且輕薄的設計”,會有類似新款iMac一體機的多彩鋁合金配色,有望采用mini-LED螢幕,同時加入圓角設計,還會更新搭載最新的M2晶片。

而據彭博社的最新報道,蘋果最初計劃2021年底或2022年初推出新款MacBook Air,但現在似乎已經推遲到了2022年下半年。

New Apple Watch

彭博社的報告表明,2022年可能是Apple Watch自誕生以來更新幅度最大的一年,其表示,蘋果今年秋季新品釋出會上可能會推出三款新Apple Watch,其中包括Apple Watch Series 8、Apple Watch SE 2、以及面向極限運動的Apple Watch Rugged。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其表示,今年的新款Apple Watch不會增加任何全新的健康監測傳感器,其主要更新将會是活動跟蹤功能更新和性能更強的處理器。

讓它針對體育運動員推出的Apple Watch Rugged,将采用“堅固耐用”的設計,其表殼可能更能抵抗劃痕、凹痕、跌落等,以及來滿足更多使用者群體的需求。

New iPad Pro

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公司已着手測試一款新的 iPad Pro,其玻璃背面具有無線充電功能,但由于擔心易碎性,蘋果可能在測試後最終取消玻璃背面的設計。報道援引熟悉蘋果設計計劃的消息人士稱,蘋果已經開發出 iPad Pro 原型,用玻璃制成更大的蘋果标志,這仍将允許無線充電。

【芯觀點】2022年,安卓集體跌倒,蘋果吃到飽?

其中一個原型采用了MagSafe,其比iPhone的磁性更強,以防止意外損壞,而且與iPhone上的MagSafe相比,它還支援更快的無線充電速度。

而分析師郭明錤與顯示機構DSCC确認,2022年不會有采用mini LED螢幕的11英寸iPad Pro,但是其有望更新至最新的M2晶片,并在續航方面有所改善。

總結

我們總會對蘋果新品抱有非常大的期待,作為行業的翹楚,蘋果理應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但就目前來看,如今的庫克鎖執掌下的蘋果與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判若兩家公司。

在2018年,蘋果進入全面屏時代,并帶來了iPhone XR、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三款新機,而64GB版本的iPhone XR起售價來到了令人咋舌的6499元,要知道,彼時安卓旗艦售價也不過三四千有餘,當時一群人都在社交平台吐槽蘋果飄了。

蘋果真的飄了嗎,其實它早已開始鈍刀子割肉,iPhone 7 32GB版本的起售價5388元,iPhone 8 64GB版本起售價5888元,500元的差價換來32GB的存儲,在消費市場對大存儲需求見漲的情況下,蘋果再次搞起漲價,五六百元的差價換來全面屏和Face ID,這麼劃算的事情,消費者難道不應該感恩戴德嗎?

隻可惜消費者并不全是傻子和待宰的羔羊,6499元的iPhone XR初期銷量慘淡,直到後續大幅跳水降價後才出現了購買熱潮,因而蘋果下調了iPhone 11的起售價,從6499元降至5499元,回歸到正常價格。

但很可惜的是,庫克作為一個純粹的商人,在産品組合上再次玩起了花樣,iPhone 12系列的起售價依舊是5499元,但卻換成了小屏的iPhone 12 mini,其不僅續航短,還隻支援單卡,變相督促消費者去購買6299元的6.1英寸iPhone 12,對外的借口是5G基帶與OLED螢幕成本的增加。

實際上,由于引入LG作為螢幕供應商以及選擇高通成熟5G基帶的原因,其增加的成本非常有限,成本最高昂的毫米波機型又僅限于北美,相當于其他國家地區在變相補貼北美消費者的購機費用,頗有些諷刺的味道。

而今年iPhone 14更是将節約成本賺取利潤這八個大字寫在了機身上,繼續沿用上一代的硬體,甚至不會更新到最新的晶片,随着mini機型的取消,iPhone 14系列起售價大機率又會夢回2018年的6000元以上,但由于這兩年對蘋果使用者的熏陶,消費市場已經不會像幾年前那樣買賬,屆時社交平台和各路媒體一路“真香”下來,蘋果财報又增添了精美的一頁。

這裡呢,也希望國産廠商能給點力,别總是讓中國消費者成為蘋果漲價的韭菜了。(校對/木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