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婚姻的現狀和單身的背後:“單身社會”的代價

文:夜的眼

圖:來自網絡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說:“如果隻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麼也隻有繼續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說到底,婚姻不光隻是追求愛情、甜蜜,它同時也有道德的限制、責任的承擔和付出。

最好的婚姻是靈魂的歸宿,也是對家庭和社會責任的诠釋。在追求幸福愛情的同時,一旦步入婚姻,也就要承擔家庭道德和社會責任。

現時代的人們,為追求完美的愛情,要麼選擇單身,要麼造擇離婚,在單身社交裡逍遙。

為一已之私樂,将家庭和社會的責任置之不顧,個人的幸福感與社會的發展觀完全對立。

“單身社會”必将成為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一、年輕人的獨居,真的正确麼?

我的鄰居小戚,三十大幾的人了。乍看上去,工作穩定,收入不錯,有房有車,卻是一個人獨居。

剛認識他的時候,覺得他陽光帥氣,生活品質很高,為人熱情大方,真不錯。

後來深入接觸之後,才知他有一段特殊的生活經曆。

原來他曾有過一段婚史,前妻是大學同學,結婚之前,倆人你情我濃,大有白頭偕老之志。

然而,結婚七年之癢,各種原因,導緻婚姻失敗,離異收場。

談到婚姻,小戚說:“婚姻就是枷鎖,愛情被鎖碎代替,有的隻是庸俗和世俗”。

他還心有餘悸地說:“好在我走了出來,我現在隻想過高品質的生活,不再被庸俗的婚姻所束縛。”

他還表示,獨居将是他的終身選擇。

我不禁愕然!

是的,小戚現在生活品質确實很好,可他不知有沒有想過鄉下的父母,寄養在鄉下的五歲女兒。

實際上,他現在的獨居優質生活,是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是抛棄了為人子、為人父所應有的基本責任。

不知道,一旦他也老去,所有的一切會如何面對?

建立在個人享樂的獨居,就是對老人的不孝,對孩子的不理,對家庭的逃避,對社會責任的放棄。

不可否認,每一個人都有追求婚姻品質的權利,但以個人需求為中心的婚姻,不過是索取,沒有付出。

靈魂伴侶可遇不可求,遇到比對的靈魂伴侶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幸福安康,還是需要婚後雙方的培養、寬容和了解,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尋找出不庸俗的婚姻品質。

二、“單身社會”的利與弊

有資料統計,大陸離婚率1987年是58萬對,2020年則迅速攀升到373萬對。而結婚率從2O13年的1347萬對,下滑到2020年的813萬對。

兩相對比,資料不得不引起重視。

更為擔心的是,民政部資料顯示,大陸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而其中成年人獨居人數,預計2021年将達到1億人。

“單身社會”正在悄然來臨!

毋庸諱言,人們追求自由人性,高品質的婚姻,以及對愛情的甯缺毋濫,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單身社會”所顯示的個人主義的張揚,對個性的解放,人性的伸張,或許對于女性的崛起,是人們值得追求的。

但是,“單身社會”在對個體自由解放的同時,它的自私自利,極端的個人主義享樂,會對家庭和社會産生極端的消極影響。

社會是一個整體,當“單身社會”達到一定總量的時候,對整個社會發展就會造成潛在的影響。例如,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社會勞動力的匮乏,等等。

單身時代表面是一種社會人性的釋放,時代的進步,實質卻是将整個社會發展拖入停滞的陷阱。

小了看,對個體的家庭影響至關重要,會影響到上一輩人的家庭歸宿感,對老人的幸福生活是一個嚴重打擊。

往大了看,它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沖擊,對千年以來的家庭倫理觀、婚姻存續觀、人生幸福觀,有着深刻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極重家庭傳承的文化大國,千年形成的傳統家庭文化博大精深。

“單身社會”現象雖不足以撼動其基石,但卻會給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沖突會逐漸顯現。

社會的發展,有一項重要的名額,那就是人口的更新疊代。

隻有人口的繁榮繁殖,年輕人占人口的大多數,社會才處處顯示活力非凡,那麼,社會的物質繁榮和精神财富,才會日新月異,長足發展。

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所組成,家庭的建立和穩定,社會必将長治久安、活力四射。

三、家和萬事興

“家和萬事興”,這句話适合于一個小家,同樣也适合社會這個大家。

小家是社會的個體,承擔着個體的興旺發達,如果每一個小家都是和氣生财,那麼,社會這個大家也一定是萬事勝意、四海升平。

和諧社會是穩定的基石,而那些“單身社會”的人們,則是不穩定的朽木。

“單身社會”,必須予以抑制。

好在很多有識之士,意識到所帶來的後果。

家庭建設的宣傳,中華傳統美德的弘揚,正确的婚戀觀教育,以及國家在經濟層面的引導(抑制房地産、教育的雙減、醫療的改革),都在對年輕人的婚姻觀、家庭觀産生積極的影響。

雨果說:“生活,就是了解。生活就是面對現實微笑,就是越過障礙注視未來。”

朋友小甯是個知性女性,在結婚五年後,雙方都被生活弄得精神疲憊,幾欲離婚。

就在家庭分崩離析的最後一刻,她的母親帶着二夫妻去娘家住了幾天,目睹着倆位老人面對生活的從容。

回來之後,小甯和老公降低了生活的期望值,改變觀念,接受現在的生活,做到随遇而安,以積極的心态努力改變生活。

現在,二口子的生活過的有聲有色,再也沒有争吵過。

寫在最後

裡耶說:“家庭不單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托處。”

“單身社會”的人,心靈是孤獨的、寂寞的。因為他們始終處于一種漂浮的狀态,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

隻有家,才是心靈的歸宿。

當你回到家,有老人的期待、夫妻的溫情、孩子的活潑,你的生活是不是在充滿活力中,得到人生的快感。

那些所謂的獨居者們,仗着優渥的經濟條件,出入高檔會所,飲酒作樂,不過是精神空虛的買醉而已。

面對孤燈青影,孑然一身的深夜,那顆充滿了疲憊的心靈,将何處安放?

其實,所謂的“單身社會”不過是寂寞人生的空虛,自欺欺人罷了。

用你的愛做燈,用你的善良做撚,再用你的熱情做油,點燃它吧,照亮回家的路。

社會的人口承量,必将是階梯式發展,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少年、青年、中年,始終會是優質社會的基石。

“單身社會”必将被時代的發展所摒棄。

回歸家庭,才是最好的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