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種進階的自律:适度(深度好文)

《菜根譚》裡寫道:

“居盈滿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

正所謂進一步是萬丈懸崖,退一步是海闊天空。

很多人成功,是一念之間,敗,也是一念之間。

但就是這麼一種一念之間的事情,卻偏偏能夠看出一個人的眼界、格局。

萬事萬物,皆有它的規律,這種規律,就是一種度。

是以,做人要時刻保持着一種度,否則即便是好事,也是容易滋生适得其反的結局。

誠然,要想把控好一個度,就需要做到自省、自律。

一種進階的自律:适度(深度好文)

1:掌握好生活裡的分寸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千萬不要因為想要過得像别人那樣,而忘記了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一心羨慕着别人的好生活,不如幹脆利落一點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人生在世,要做到把握好自己的生活節奏,掌握好生活裡的分寸,擁有自制力,是一件幸事。

如果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期待,不用多久就可以為之感到自信,感到寬慰。

因為靠自己的真材實料而收獲到幸福的生活,是能夠帶給人一種長久的幸福的。

善待自己,包容生活,把握住生活裡的節奏感,知道什麼時候勞動,知道什麼時候休息。

這是一種修行,更是屬于一種智慧。

一種進階的自律:适度(深度好文)

《莊子·刻意》寫道:

“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

要知道,哪怕是機器,都有它勞損的時候,是以身為人類,則更要主動身體上的發展規律。

若是讓自己過度勞累,缺少了休息,那麼一個人在疲憊的情況下,就會因為過度消耗精力而損傷了元氣。

人一旦傷了元氣,但凡再想要好起來,勢必需要一段漫長的過程來調養。

是以,與其一開始就不節制,不如早點讓自己明白,自律和保持适度的重要性。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生活陷入混亂和勞損的狀态裡。

一種進階的自律:适度(深度好文)

2:擁有靈活的智慧

誠然,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活出一種具備靈活的思維和智慧。

這是一種随機應變的能力,但不是凡事講究順其自然,因為那樣不是正向的态度。

真正好的順其自然,是經過了幾番努力,竭盡所能之後而對事情結果的一種拿得起,也放得下的态度。

如果一開始就沒想過好好去付出,也沒有好好去打拼,一遇到問題就落荒而逃,然後告訴自己要學會順其自然。

那麼,這既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态度,也不是該有的心态。

真正擁有靈活智慧的人,他們至少能夠在現實生活裡,找到某些支點,或者說找到一些支撐點,可以讓自己在日常生活裡過得更加和諧且自律。

這種和諧的狀态,說白了就是能夠跟自己和諧相處,而這種能夠和諧相處的能力,是一種可以随和保持着适度的方法論。

堅持用發展觀的觀點來看人,就不會因為孤立的、靜止的觀點将身邊的人看扁、看低。

誠然,這是一種格局,是一種令人感到舒适的待人接物的方式,無疑這也是一種生活智慧。

一種進階的自律:适度(深度好文)

但是,我們同樣也要明白,這些格局和智慧,其實就是源自于生活裡的一些切切實實的體驗和總結。

如果一味地追求格局和境界,進而顧此失彼,揀了芝麻丢了西瓜,那麼自己早晚也會為之感到後悔。

我們更應該保持着一種适度的觀察、思考和總結,避免走進思維的死胡同裡,進而陷入其中無法抽離出來。

靈活的智慧,就好比一個人擁有适度的智慧,能夠發現生活裡的一些小美好的事物。

然後,從中感受一股股如清泉般的暖流,流進心底裡,讓靈魂乘着一葉扁舟,自由而惬意地緩行。

一種進階的自律:适度(深度好文)

3:選擇适度的自律

一個人若是不懂得休息,就不會工作。

一個人要冷靜地意識到隻有保持着勞逸結合,凡事講究适度、适時,才能不至于用力太猛。

顯然,一個人喜歡凡事都用力太猛的人,既堅持不了太久,同時也很有可能傷了自己。

唯有做到循序漸進,進退有度,才能收獲更好的結果。

一種進階的自律:适度(深度好文)

這就好像我們老急着想要将當下的一條路快速地走完,不管品質,也不考慮自己的感受。

将當下的生活看成是一種生活任務,慌亂地前行,不安地選擇。

那麼,這種既匆忙,又煩躁的活法,非但給不了自己幸福,還可能葬送原有的小幸福。

冷靜下來,沉住氣,靜下心,保持着一種适度的自律,不管對于生活,還是工作。

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地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性和童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