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笃行建構永續美好氫能社會目标 長城氫能駛入十萬億級全新賽道

3月23日,國家正式釋出《氫能産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确了氫能對能源綠色轉型發展起到的重要支撐作用,确立氫能産業是戰略性新型産業和未來産業重點發展方向,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産業發展目标。

預計到 2050年,氫能在大陸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或将超過10%,産業鍊總産值達到12萬億元。長城在氫能産業布局已久,早在2015年,便開始了相關研究與布局。去年3月,長城舉辦氫能戰略全球釋出會,提出以“建構永續美好氫能社會”為目标;建構“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産業鍊生态;推出車規級“氫動力系統”全場景解決方案——氫檸技術。随後一年間,長城在氫能領域捷報頻傳。如今,随着國家政策的落定,長城正式宣告駛入市場規模達十萬億級的全新賽道。

戰略前瞻 長城氫能全産業鍊核心技術布局

《規劃》明确提出,要加強氫能産業創新體系建設,包括産品、應用與商業模式創新等;加快突破氫能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瓶頸;到2025年,要初步建立較為完整的供應鍊和産業體系。國家将統籌推進以制氫、儲運和加氫網絡為代表的氫能基礎設施建設。

而在去年長城氫能戰略釋出會上,長城也提出了相似的企業目标:2021~2025年,聚焦氫示範,開啟氫時代。在示範試點城市群中,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加大自主研發與資本投入,開展突破燃料電池零部件關鍵技術、降低關鍵材料成本、促進燃料電池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産業化。

笃行建構永續美好氫能社會目标 長城氫能駛入十萬億級全新賽道

目前,長城已實作全氫能産業鍊核心技術布局,并聯合産業内優質夥伴企業,賦能上下遊,共同打造商業化場景應用,建構“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産業鍊生态。

上遊制氫,新一代鈣钛礦太陽能光伏技術,實作20.01%光電轉換效率;中遊儲氫,氫+電儲能系統,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存儲解決方案;下遊核心産品,長城的氫能核心動力系統零部件,可供應公交/大巴+重卡/物流+乘用車三大應用平台。其中,長城自主研發的70MPa IV型瓶、70MPa高壓瓶閥、高性能膜電極等,均為國内氫能行業需要突破的卡脖子的核心技術。

迅速落地 助力雙碳目标實作

在《規劃》中,2025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将達到5萬輛,實作二氧化碳減排100萬噸-200萬噸/年。促進氫能産業技術迅速落地,最終實作雙碳目标,成為對整個氫能産業的迫切要求。長城在氫能領域,也在不斷加速推動産品的落地。

例如在車規級氫動力系統領域,長城布局了商用車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乘用車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以及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等技術和産品;2021年9月,長城未勢能源自研的全新高性能膜電極實作量産,促進了燃料電池技術規模化應用;2021年12月,長城釋出“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額定功率達200kW,效率可達60%,壽命超過了15000小時。

笃行建構永續美好氫能社會目标 長城氫能駛入十萬億級全新賽道

200kW燃料電池系統 超越—神州200

在示範應用方面,2021年6月,長城未勢能源釋出“百輛氫能重卡示範項目”,通過配套自主研發的百千瓦級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聯合開發的氫能重卡車型,助力雄安新區的建設。之後,長城相關産品先後加入京、滬、豫、冀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範試點四大城市群。

笃行建構永續美好氫能社會目标 長城氫能駛入十萬億級全新賽道

百輛氫能重卡示範項目

在氫能檢測領域,長城有着擁有近2萬平方米實驗室的氫能技術中心,具有240多台套高精尖裝置,提供181項分析和檢測服務:具備70MPa氫循環和安全測試系統,IV型氫瓶試制線,自動化電堆和膜電極産線,大功率動力系統和整車測試等能力。此外,長城還擁有CNAS頒發的實驗室認可證書,共計獲得CNAS準許的檢測技術能力4類50項,正式被列入國家獲準實驗室認可機構名錄。

氫能之路漫漫,離不開“科技長城”以技術立本的研發精神,離不開長城腳踏實地的實踐。未來,長城将再接再厲,繼續沿着這條路,跟緊國家政策,為大陸實作能源結構的轉型更新貢獻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