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蘋果深耕,數千億規模賽道硬核在哪兒?

記者:高遠

攝像:張浩、李威

趙延超,賽富基金合夥人。2005年加入賽富投資基金,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股權投資經驗,上司團隊開發、投資項目包括:天下秀、環球雅思、雷士照明、NOVAST制藥等。在國開行供職期間參與創立國家級母基金-國創開元,完成投資項目包括螞蟻金服、順豐控股、碧水源定增、中國中車定增、TCL集團定增、卓朗智能、空港股份、貴州天然氣、開鑫金服、三峽擔保等。

觀點集錦

雲端化趨勢不可逆 智能硬體會被替代?

未來十年每個家庭可能都需要一個智能伴侶

每個時代都有一個主導硬體終端 手機過時了?

未來五至十年 什麼樣的産品會得到資本青睐?

智能硬體在“閉環”中内卷?還是在開放中共赢?

萬物互聯與行業協定是互斥還是互相成全?

未來最好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傳統車企和新勢力誰更懂智能?

采訪摘要

第一财經 高遠:感謝趙總接受第一财經專訪,您專注智能硬體領域投資已經多年了,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最近我們看到去硬體化、向軟體化方向發展、使得智能硬體有了在未來被雲端化、軟體化替代的這種可能,您是怎麼來判斷這一賽道投資的機會的?

賽富基金 趙延超:雲端化的趨勢是不可逆的,同時雲端化大勢反而對智能硬體賽道提供了更多、更豐富、更精彩的一些機會和增長。原來在沒有像今天這種雲端,不管是邊緣雲還是遠端的算力,它把這部分的硬體、裝置、器件放到你的手上的終端,是占用了一部分終端體積的,現在把一部分體積和重量放到雲端以後,反而更解放了其他構件,比方說顯示、聲音,我們以後聽到的就是全景的聲音,以後智能硬體展現的形象更豐富、還原度更好的這種裝置以後會更多,這是一個趨勢;你能夠把算力、傳輸、資料放到雲端去,那麼顯示、聲學部分、續航部分,還是要通過終端裝置來展現的;目前我們認為有幾個重要的趨勢,一個是AR、VR它未必是一個能夠替代智能手機的最終解決方案,但它有可能是一個過渡性的産品,尤其是AR産品,它很可能是智能手機螢幕的延伸,我們認為現在它應該有可能處在增長爆發的前夜。

中國的制造業已經非常成熟的前提下,我們很看好中國的公司,需要有兩個技術實作突破。一個是光學,一個是顯示,但是這兩個技術實際上也不是從0開始了,現在光波導的技術,曲面的技術都在一個爆發的邊緣,我們認為這兩個技術有一個微小突破,都會帶來眼鏡賽道的一個成熟和成型。

第一财經 高遠:智能硬體的雲端化趨勢,使得目前哪些賽道的投資的機會已經進入到您的視野當中?

賽富基金 趙延超:就從硬體這個角度來說,一個是醫療類的硬體;一類是可穿戴的,像VR、AR都屬于這種可穿戴的裝置;一類是新能源汽車的,在配合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提供的智能硬體;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在ToB賽道;大概這麼4大類,尤其是軟、硬體結合的這種創業企業,對于傳統的大的行業的這種巨頭是一個轉型、更新、換代的一個機遇,我們都是很看好的。另外,可能會有一天在功能機器人的基礎上,這些機器人可能會賦予一些情感,它是一個人類的終極需求了,我認為現在看起來的可能一個終極需求,是不是未來10年的每個家庭或者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伴侶。

第一财經 高遠:在智能硬體之間也存在競争和互相替代的問題,比如說智能手機跟照相機之間就存在這種關系,這種趨勢會怎麼變化,最終一定會是某一個占了上風,成為統治所有的移動終端和硬體的一種可能性嗎?會發生這種可能嗎?

賽富基金 趙延超:從智能硬體的發展來看,它确實在每個10年、每個時代總有一款爆款産品,它是一個占主流主導地位的,比如說我們這個時代就是智能手機,從蘋果推出了智能手機開始,以它為核心,衍生出來還有很多的産品,比如可穿戴衍生出來網絡遊戲等等的産業。我們也在問自己,誰是下一個爆款?AR、VR在過渡的時候,它會帶來一個小的增長需求的爆點,但它未必和手機是一個互動、伴生的關系,最終誰會替代手機,真正的網際網路科技的這些龍頭也未必能回答得了這個問題。但是我們認為在任何一個時代,它都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這麼一個終端。

第一财經 高遠:智能硬體在發展,尤其是在移動終端領域,的确功能在變得越來越強大,但是似乎沒有出現一個可以替代手機的集合體的一個産品出現。

賽富基金 趙延超:現在還沒有一個硬體能夠挑戰手機現在這種支配地位的地位,國外有的一個學者曾表示“disruptive construction”就是破壞性的建設。我們始終認為一定在某一個點上,可能未必是你現在看到的長的手機,這樣的裝置,有可能是從軟體開始,有可能是從雲端的一個服務開始,它由遠及近破壞性的來替代它。

第一财經 高遠:您投了很多很不錯的智能硬體的标的,在進入您投資的範圍之内和視野之内的标的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沒有?

賽富基金 趙延超:應該說有共同的特征,你看騰訊阿裡從20年前初創,做到現在這麼巨大的平台,其實他們不是技術創新,他們是模式上的創新,一個商業模式,一個很好的主意,用一個平台經濟的方式,由于中國這麼大的市場,這麼大的一個流量,收集起來,集中資源能夠得到集中的優化,這是一種創新;

第二個創新點那就是核心技術的創新,新的一代,從北交所的政策引導上來講,“專、精、特、新”要做這種小巨人,我覺得這是對的,在這個時代是中國所急缺的;

第三個創新是從市場來的,我們分析過去在國外蘋果的成功,在國内小米的成功,我們隻講硬體,它的文化是結合了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用一個産品經理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産品經理最講究的什麼?優秀的産品經理得有一個共情的能力,他總能找到消費者,總能找到人群被激發的點,所謂痛點也好,所謂情感的點也好,産品經理他未必是技術很強的、技術很密集的,但是他需要懂技術。

我覺得在這個時代,在未來的5~10年,成功的企業家、創業企業家、年輕一代的創業者們,我最看重兩個點:一個就是他有核心的技術創新能力;第二他有這種産品經理的眼光。結合這兩點那就是非常稀缺的人才,我們要圍繞着他,要去給他提供服務、提供子彈。

第一财經 高遠:目前整個的智能硬體它的生态圈當中也存在一個閉環的問題,比如說小米有小米家的系統、體系,其他的智能硬體就很難進入到這個體系當中去。像我買智能硬體一般都會買一個品牌的一系列的産品,這樣它融合的會更好,這樣的話就會形成一個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的狀況。可能對于你們平時選标的時也會帶來一些影響,因為你們肯定要選新的一些标的,在這樣的時候新的标的會真的更容易出現?還是說很容易被頭部趨勢給裹挾住?

賽富基金 趙延超:高老師您真的問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其實硬體确實小米生态是非常強大的,小米生态和剛才我們講的其他幾個生态相比,我覺得小米生态做的比較優秀的一點,它的生态是給這些在小米生态的企業家賦能,而不是管控。比如您看到其他的一些強勢的平台,尤其網際網路平台,它對它内部的創業是一種管控為主,這也是小米生态應該算是最多的,就是從上市的角度來講,從這資本市場給它的價值給它回報來看,它應該是做最好的。

我所謂的賦能,一是給他們足夠的自由;二是給他們足夠的激勵股權。石頭科技、九号機器人,他們的創始人在上市公司是占有很大的一個股權比例,他有話語權,有這種收益的回報,帶來的就是他的積極性,這是小米做得好的地方,是不是這樣就已經夠了,把這個事業壟斷了,我依然不這麼看。真正能夠颠覆現在這些巨頭的一定是新的企業和産品。您看,我們剛剛投的蜂巢科技眼鏡,它就是一個半小米生态,雷軍老師、小米生态也看到了趨勢。我們從全球視野來看TikTok它對Facebook的颠覆是毫無情面的,TikTok咱們講叫位元組,并不是某一個大廠的一個附庸,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我覺得新的更新換代當中,新的事物在替代舊事物當中是需要借力的。借力有可能是内部孵化、有可能是企業家對于大廠、資源的一個認知,像黃峥、王興其實都是大廠出來的,他隻是沒有在大廠内部創業,他是離開了大廠以後自己來創業,其實就代表了某種程度的趨勢,美團的興起、拼多多會興起,它不是阿裡、它不是騰訊自己内部的一個項目。

第一财經 高遠:很久一段時間以來就有藍牙這個系統,NFC也有一個它的認證的體系,未來在整個的智能硬體當中是否會形成所謂的一個協定,通信協定等,讓整個能夠打破閉環的這種壟斷的問題,更好的發展。目前是否已經形成了這種雛形?

賽富基金 趙延超:我自己的一個觀點,我不覺得他們未來是一個完全互斥的。而且在物聯網大勢來看,它應該更多的是一種包容,是誰能夠把開源做到最好,走群衆路線是更能夠帶來發展的機會的,比如基于LoRa技術(遠距離無線電)的Helium網絡生态目前在國外展現了很強的增長勢頭,我們也在密切關注Helium體系中的智能硬體投資機遇。但是誰會變成一個通過協定來一統江山、一統天下,我自己還沒這麼看。

第一财經 高遠:很多時候大家覺得先占有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之後,就有了議價跟談判的權利,過去有這樣一種說法,“創造一種需求、不如創造一種協定、創造一種協定不如創造一個行業的規範。”從智能硬體廠商的角度來講,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賽富基金 趙延超:您講的這幾個觀點從商業上來講,是合邏輯的,從生态的角度來講未必。我們看到的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是,我掙的每一塊錢使我的客戶、我的合作夥伴更愉快、更容易賺錢,這個是我特别看重的一個商業邏輯;而不是說我掙的一塊錢讓你更難受了,讓你更内卷了,我不認為通過一個協定、通過補貼的方式、通過威脅的方式圈了一塊地,然後大家按照這種規則來做,我不認可這種商業邏輯,雖然這種做法是不是有一定的空間,或者說有很多人認可這條路,我确實也看到有些人和公司是這麼做的,但我自己不願意這麼做,我甯可做一個共赢、共生、大家做增量,彼此之間是一個互相支撐,而不是内卷的模式。

第一财經 高遠:汽車應該就是一個大型的智能硬體産品,說您更看好這種像特斯拉、蘋果這種真正是智能硬體起家的公司來做智能汽車,還是更看好這些過去的這些知名的汽車品牌去改良自己的技術和基因做智能汽車?

賽富基金 趙延超:我是一邊倒的看好新車企,但是傳統車企是不是有人能殺出來?我也是抱着一個開放的心态去關注。智能硬體,它一定伴随着資料、資料的傳輸、資料存儲、資料展示、和硬體的一個互動、和雲端的互動,這個才叫智能硬體,這種邏輯賦能到汽車當中,由于新能源技術的興起,它對汽車的改造是颠覆性的,而不是說你通過一個原來的底盤加上輪胎加輪子加上内燃機,然後設計使用者體驗這種傳統模式去轉軌能夠實作的,未來誰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市場的主流,我覺得這種後發的優勢目前看起來其實太明顯了。

其實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裡,它算傳統的。它大規模量産,把極緻成本效益這件事做得非常好,到以蔚來為代表國産造車新勢力,它完全從使用者出發,從産品經理共情點上來出發,把消費者的所有微小的需求挖掘出來,展現在我的産品當中。而傳統的汽車的機會在哪?我覺得他們的機會一定是擁抱這種變化,誰能夠自我命革得最好,也許能夠成為新的一代中的一分子。

《投資人說》是第一财經推出的一檔專注股票投資、股權投資的專業談話節目。邀請嘉賓來自的專業投資公司,都親自管理着數以億計資産,是真正的“實力派”。節目圍繞新興産業、宏觀經濟、投資理念深入探讨,挖掘最有價值的觀點,為你的投資決策提供有力參考。

觀點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