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訪周原西周城址

調研課題:周原遺址西周城址考古

調研人:周原考古隊

農曆正月初五,記者走進積雪尚未消融的周原遺址考古工地。在這裡,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組成的周原考古隊,一直在周原尋找西周城址和先周時期的大型建築。近年來,通過多種手段的探測,考古隊終于在2021年末确認了西周城址,發掘了城門、先周和戰國時期大型夯土建築各一處。

先周大型夯土建築為尋找周滅商前古公亶父至文王時期的統治中心提供了資料。新發現的城牆為下一步深入探索城内布局打下了良好基礎,也為厘清周原遺址聚落結構、相關遺存性質,以及聚落與社會變遷過程提供了參照背景,為三代都邑建制提供了難得的執行個體。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件件出土文物和一個個被發現的遺存,讓學術界仿佛獲得了解碼西周文化的“鑰匙”。

1.新線索引發大小城址猜想

在關中西部岐山、扶風兩縣交界處,岐山南麓的沖積扇上有一條幽深溝壑,深溝的兩側村莊裡各有一座周原博物館,分别是寶雞市周原博物院和岐山縣周原博物館。寶雞市周原博物院文物管理所所長劉萬軍站在溝壑前,指着前面的一大片麥田告訴記者,根據新發現城牆的線索,推測周原遺址存有大小兩座城址。

探訪周原西周城址

王家嘴一号建築基址 圖檔來自周原考古隊

雖經幾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發現一些夯土牆的線索,但尚不能确認是城垣的組成部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宋江甯介紹,至本次工作前,已經确認了一段夯土牆的存在,也曾提出過兩個城址的設想方案。

2021年度周原考古隊領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種建榮介紹,小城城址位于遺址西北部,東西約1480米,南北約1065米,整體呈規整的長方形,面積約175萬平方米。考古人員通過開設探溝4條、鏟刮斷坎5處,判斷小城城牆始建于商周之際至西周早期。小城發現之後,鑒于周原遺址的大量遺存分布在小城以東,考古人員開始考慮小城外東、東南是否還有大城的問題。根據以往記錄的部分夯土地點呈線狀分布的線索,考古人員調查發現了西周晚期城牆的位置,再通過鑽探和四處發掘、三處剖面,确認了西周晚期城址的存在。

西周晚期城牆若複原為一座大城,則東西約2700米,南北約1800米,總面積約520萬平方米。其形狀規整,基本包括了周原遺址的核心部分,将是目前所見規模最大的西周城址。除西南城牆因取土破壞無存,其他部分大都儲存有斷續的夯土基槽。東牆的一段基槽全面揭露後發現門道,南北兩壁有單獨夯築的薄牆。門道被倒塌的紅燒土覆寫,可能遭火焚,地面上出土西周晚期的銅器腹部殘片。門道北側有嵌入城牆的門塾,城内一側連接配接曲尺形夯土台,限定了入城後要向南轉向,類似甕城結構。東南城角城牆基址下壓西周晚期灰坑,夯土内出土西周晚期陶鬲。考古人員綜合各類資訊,推斷外城建于西周晚期。

2.廓清城市布局結構

周原以往被認為是“周人的宗教中心”“貴族的聚居地”。此次發現的城址為西周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形狀方正、規劃明顯,足以改變以往“散居聚落”的認識。自戰國以來,周原在傳統的西周曆史叙事中沒有清晰定位。但考古遺存和出土西周金文卻反映周原是西周最重要的都城,有學者甚至提出周原才是文字材料中的“宗周”。新的考古發現支援這種認識,或将改變兩千年來的傳統看法,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

城址的發現給以往所知遺迹提供了參照背景,向廓清城市布局結構邁出了重要一步。召陳建築群緊靠外城東牆,不會是王室宮殿建築,可能是城市的功能性建築;雲塘至齊家的制骨、玉石、鑄銅工場均位于小城東牆附近,遠離城市中心;鳳雛建築群位于小城北部正中,方向與城址完全一緻,結合周圍存在的大面積夯土,小城北部應是宮殿區。各級貴族的青銅器窖藏絕大多數發現于小城之外,暗示西周晚期時小城相當于王城,小城以東、以南則是郭城。

3.填補高等級建築空白

“以往工作顯示,周原遺址是關中西部商時期面積最大的聚落;王家嘴、雙庵一帶曾多次出土銅器墓,但能夠解決聚落性質的科學發掘材料非常缺乏。為了探尋先周國家的中心,周原考古隊在王家嘴區域開展鑽探,發現一種雜質很多的硬土。經試掘認為可能是夯土,最終發現先周時期、戰國晚期大型建築各一座。”2020年度周原考古隊領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曹大志介紹說,王家嘴一号建築是考古首次發現年代明确的先周時期大型建築,其規模和複雜程度均出人意料。目前已揭露南半部分,由正堂、東西廂房、庭院、附屬建築等組成。根據疊壓打破關系判斷,建築年代上限為京當型商文化晚期,下限不晚于先周文化晚期。先周時期大型夯土建築的發現,填補了以往周原遺址無先周時期高等級建築的空白,是認定周原遺址先周時期聚落性質的關鍵材料。

建築反映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以及曆史特點和文化傳統。鑽探發現王家嘴區域還有大面積夯土,這為确證先周國家中心的位置提供了證據,為深入研究先周國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礎。王家嘴遺址區三面臨溝,低而近水,東北距地形高亢開闊的西周城址600米。從自然地形到規劃方正的城市,反映着周王朝的建立過程。

王家嘴二号建築形式特殊,可能是戰國晚期的大型官方糧倉。當時的官倉設定于縣鄉以上。王家嘴周邊多次出土“美亭”陶文,此次在劉家墓地考古人員也發掘出了兩例“美陽”陶文。近兩年的工作表明,王家嘴至劉家一帶的戰國遺存相當豐富。過去認為美陽縣在法門鎮一帶,新的發現為确認美陽縣的位置提供了依據。《漢書·地理志》:“美陽,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大王所邑。有高泉宮,秦宣太後起也。”二号建築不僅是難得一見的戰國基層官倉執行個體,豐富了周原遺址内涵,而且與文獻記載若合符節,增強了考古工作者認定遺址性質的信心。

(圖文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