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列王的紛争》

遊戲發生在歐洲中世紀,在一個動蕩的年代中,各個大陸紛争四起。在列王紛争的年代中,發展自己的城堡。玩家所在的城市,被叛軍占領,在引導員阿加莎的帶領下終于奪回自己的城市。在步兵、騎兵、弓兵首領的帶領下,援軍來到了自己的城市,玩家聲威大震,從此開始了發展城堡的漫長之路。

【榮譽之戰】國家間的真實戰争,為了國家的榮譽而戰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是英雄聯盟裡蓋倫的一句話,我覺得很适合這本書《列王的紛争》。

我喜歡的故事人物都是那些明确或是在摸索自己道路的人,蓋倫說:為了那些不能戰的人而戰,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道路,我更願意說為了戰勝自己而戰。

冰與火之歌第二部《列王的紛争》共計77萬餘字,多多少少還是在講權利的遊戲,因為勞勃、奈德的死,君臨臨東城勢如水火。

由于王後與詹姆蘭尼斯特私生子喬弗裡自立為王,勞勃兩個兄弟(史坦尼斯、藍禮)紛紛起兵,為七國之王拉杆起義自立為王。

風暴中誕生的丹妮莉絲,也就是龍之母,帶着為數不多的手下輾轉荒原,找尋自己的複國之路。

長城以北野人蓄勢待發,欲傾全族之力突破邊境。

凜冬将至,在每一處戰場無人可以幸免,每個人也無法像書外人一樣認識全面,每個人都深陷自己的局中,應接不暇。

或者走向毀滅、或者苟然殘喘、或者匍匐隐忍、或者蓄勢待發。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雖然距離上次看的第一部權利的遊戲很久了,但是絲毫不妨礙看這本書時回憶起的人物力量。

以至于看到以他們名字命名的章節時會莫名的激動,會做的直一些,會更鄭重一點,畢竟是誰誰誰嘛。

可能我與許多讀者相同,喜歡裡面的人處于一個變化的狀态,一個逐漸成長的狀态,我記得丹妮莉絲從柔弱走到堅強,主動選擇告别過去。

我記得雪諾從迷茫走到堅定,主動選擇披上黑衣;我記得提利昂瀕死求生僅憑睿智二字。

在這本列王的紛争裡,尤其是看到這三位的章節,我心緒都會莫名一緊。

在新的故事裡,龍之母丹妮莉絲嘗試所有的可能,尋求幫助,終究發現每人都有自己的算盤。

但絕對不是為了她,力量終究還要靠自己,越是上層社會,越看重對方能夠提供什麼資源,一無所有還青睐有加絕不可能。

提利昂代替奈德史塔克擔任首相,用眼睛觀察,用腦子辦事,憑一己之力瓦解君臨勢力。

特别是在君臨破城之際,單人單馬,披甲上陣,給怯戰的守城軍留下孤勇的身影,讓人難以忘懷,什麼半人,四肢健全的人倒比不上一個侏儒。

雪諾這邊沒什麼好說的,跟随總司令莫爾蒙等人踏上境外搜查的不歸之路,最終在斷掌科林的要求下假裝背叛守夜人,倒戈野人。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在這本書裡,席恩是一個讓人唏噓的人物,先是作為失敗國的質子在臨東城生活十年,回國後與期望大相徑庭受盡奚落,趁臨東城空虛搶占城池。

希望受到生父以及姐姐的高看一眼,為了穩定局勢以及自己的尊嚴不惜斬殺昔日養父弟妹,最終被假降将士殺害。

一個悲劇性的人物油然而生。他讓我看到作為人性的善變以及變化的存在邏輯,如若能夠完整經曆他的一生,他的所作所為也就不難了解。

但他對養母凱特琳造成的傷害可謂不淺,雖然布蘭瑞肯沒有真正的死,但消息确确實實,也不禁為這個母親歎息。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這本書講得事情很多也很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選擇下按部就班,有一天我媽埋汰我說我有福,因為能受得了自己屋髒還不收拾。

我正準備打哈哈掩飾過去,突然一個激靈,想了很多,想起了這本書裡奈德、勞勃、藍禮、史坦尼斯、席恩、珊莎、雪諾,發現一個人很難做一件不像他們自己的事情。

思想先于行動,我們沒辦法在無意識情況下做一件想做的事情。

權利讓人玩味,城池幾近失守,貴婦向上天乞讨,城池得救,貴族們又紛紛換上自己的昂貴華裝,換上自己的一貫說辭,多少有點讓人莞爾。

相比之下的提利昂面對絕境義無反顧反而讓人心生敬意,就像那飄舞的火花,即使僅有飛舞的那一秒,也是最炫的姿态。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END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永遠不要忘記,吾等為何而戰

作者簡介:沅衡

一筆一劃勾勒平凡之路,推杯換盞把玩多味生活。萬事莫論長,評判在人心。不自現故名,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

圖檔 | 摘自網絡 編輯 | 金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