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漲價潮來襲,選什麼車其實都不省錢

由于國際原油供應緊張,今年國内油價已實作5連漲。以北京95号汽油為例,價格已從7.8元/升漲到目前的9.21元/升。面對持續高漲的油價,許多車主怨聲載道,表示“喊一句加滿,心裡都有抖一抖”。開不起油車?倒不至于,隻不過确實要比以前付出更高的費用。

漲價潮來襲,選什麼車其實都不省錢

絕大多數的燃油車,都是15萬左右的家用車,一般用于平時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學和周末出遊。按照日常使用頻次來算,每月基本加3-4次油。如果選擇95号汽油,年初時每次加油會花費370元左右。漲價之後,每次加油花費已接近450元左右。折合下來,每個月油費每月油費大約在1500元,比此前每月多花200元左右。

漲價潮來襲,選什麼車其實都不省錢

每年多掏約2400元油費,增加的費用看似不多,但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仍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不斷飙升的油價,讓新能源廠商“如沐春風”。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伺機在社交媒體上調侃油價:“按照5年10萬公裡計算,智能電動汽車所消耗的電費與油車油費相比,5年能省大概8萬元左右,差不多等于4個LV或愛馬仕包。”

毫無疑問,相比燃油車,新能源車尤其是電動車,在用車成本上有着無可比拟的優勢。按照家用+商用充電模式,一輛普通的純電車,與一輛同級别燃油車相比,一年跑2萬公裡的話,前者隻有後者能耗費用的十分之一左右。更不要提,電動車現在還可以擷取免費的牌照資源。即便如此,也不能說新能源汽車十分省錢。

漲價潮來襲,選什麼車其實都不省錢

一是新能源汽車漲價,購車費用相對更高。由于上遊原材料緊缺等因素,新能源廠商紛紛宣布提價。在将近一周的時間内,特斯拉旗下的Model 3,售價就上漲了2.8萬元,Model Y最高漲幅3萬元。小鵬。威馬和比亞迪等,也紛紛宣布車型漲價,漲幅也都在萬元左右。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萬元是相當大的經濟負擔。

二是時間成本高。由于晶片等制造原材料緊缺,新能源廠商生産速度不如以往。特斯拉官網顯示,Model 3預計傳遞時間,目前最低得等140天。小鵬等造車新勢力,提車周期有可能會超過3個月。另外,由于充電基礎設施尚未全面鋪開、家用充電樁安裝受限和充電效率尚不理想,新能源汽車車主不可避免會出現等候充電情況。一來二去,消費者會增加不少的時間成本。

三是折價率高,殘值不及燃油車。某專業機構釋出了一份2月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資料顯示今年2月份,純電車3年二手車保值率為51%。相比之下,燃油車保值率更勝一籌。自主品牌裡,排名最低的奇瑞,二手車3年保值率也有58.9%。最關鍵的是,這還隻是理想數值,新能源汽車二手市場時間表現可謂慘不忍睹。

漲價潮來襲,選什麼車其實都不省錢

一輛2016年的比亞迪e6電動車,原價補貼後為22萬元,購新車置換時僅賣出了4.1萬元,5年保值率僅為18%。而一些可以租賃電池的純電車,半年折價20%都不為過。一款落地約37.5萬元的蔚來EC6性能版,選擇了7萬元的Baas電池租用方案。結果半年時間過去,蔚來官方二手車給出的回收價格,僅為30.5萬元。去二手市場價格可能更低,因為二手車商不太敢收一輛沒有電池的“殼子車”。

新能源汽車的能耗費用的确可觀,但融合漲價、殘值和時間成本等,似乎也沒有理想中的省錢。其實,無論開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綜合費用高。買私家車,終究是圖個便利。是以,最好别糾結是否省錢,根據個人需求及預算,挑一款适合自己的車,這才是真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