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上1個輔導班,卻被9所頂尖大學錄取,學霸背後的父母做了什麼

點亮自己、照亮世界,愛的教育就是未來

這幾天,同時收到哈佛、斯坦福、耶魯、加州理工等9所世界頂尖大學全獎直博offer的朱科航火了,他求學的經曆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關注。

簡短的采訪視訊中,朱科航父母一句直到高中畢業都沒上過任何輔導班,讓廣大父母直呼羨慕。

但從都市快報的報道中,我發現,比起一時的成績,父母其實更重視保持他對學習的熱情。

而朱科航父母的做法中有4點很值得廣大父母們學習。

沒上1個輔導班,卻被9所頂尖大學錄取,學霸背後的父母做了什麼

01 再忙再累,也要花時間陪伴

在記者問到父親朱元榮有什麼育兒秘訣時,朱爸說到:就是順其自然,忙碌之餘,會多陪孩子。

朱科航的父母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母親阮雅娟說,兒子很小的時候,就買了大量的拼圖,“隻要有時間,我就陪着他,從一起拼,到比賽拼”。

這樣的過程,也不知不覺就培養了朱科航的專注力。讓他在上學後,因為專注學習效率很高。

除了拼圖,另一件讓母親很自豪的事情是陪兒子鍛煉。

因為朱科航小時候挑食,身體弱,國小時經常感冒。母親阮雅娟便決定帶孩子鍛煉,是以幾乎每個周末都帶他騎車4個多小時。

後來國中時,母親更是鼓勵他參加學校長跑比賽,從最初的倒數幾名,到最後甚至跑到了第一名。

在朱科航大一點之後,父母更是經常陪着兒子去旅行,幾乎跑遍了半個中國。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是說孩子的0到12歲,特别是0到6歲是其成長的關鍵期。

在這個階段,能否和父母建立親密的依戀關系,關乎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

而父母的陪伴,就是幫助孩子從小建立安全感和幸福感最好的方式。

當孩子建立了安全感,他就有勇氣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當孩子有了對幸福的感覺,他才能夠享受生活,張弛有度。

沒上1個輔導班,卻被9所頂尖大學錄取,學霸背後的父母做了什麼

02 保持尊重,不強求不逼迫

視訊中另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是,朱爸說,孩子的快樂健康最重要,自己從來不強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童年就是用來盡情玩耍的。

是以朱科航除了沒上過輔導班,還每個假期,邀請一大幫孩子一起玩,溜冰、滑闆、魔方、三國殺樣樣在行。

對于他的學習,父母也從沒給出苛刻的要求。

不強求不逼迫,不跟風不把自己的期待強加到孩子身上,本質上其實是把孩子當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對孩子個性的尊重。

其實從朱科航的經曆中,我們會發現,父母的不強迫,反倒讓孩子形成了正确的輸赢觀,面對困難不退縮,遇強則更強。

比如,初學英語時,朱科航有次甚至沒考及格,但他能夠很快調整,開始每天堅持背單詞,國中時詞彙量已經達到聯考水準。

高中時,因為能做難題,讓他很有成就感,是以朱科航不怎麼聽課。

但因為這個習慣,新聯考改革第一次考試隻考了100多名,省排名6000以外,讓他和清北自主招生無緣。

但朱科航并沒洩氣,經過7個多月的備戰,順利進入中科大。

可進入大學,事情還沒完,錄取他的并不是自己最喜歡的實體學院。

可朱科航硬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大一結束以工程學院第一名的成績,成功轉入實體學院,甚至進入了中科大科學家搖籃的嚴濟慈英才班。

其實作實中,見多了孩子因為一次考試就一蹶不振的,像朱科航這種,永遠在逆襲路上的孩子真的不多見。

對于孩子來說,學校不過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以後的人生路挫折也不會少。這種不斷調整的勇氣,也許才是父母真正應該教給孩子的。

這其實離不開父母從小對他好奇心的保護。

沒上1個輔導班,卻被9所頂尖大學錄取,學霸背後的父母做了什麼

03 親近自然,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的陳美玲曾經說過一句話:教育是交給孩子一點工具,幫他們去尋找夢想。

是啊,對于孩子來說,好奇心就是他們認識世界的鑰匙。

朱爸說,在朱科航小時候,每到傳統節氣,他們就會帶他去鄉間山野親近自然。

其實在自然中,孩子會很自然的釋放自己的天性,朱科航也是。

他不停的問懂問西,從麥子和野草有什麼差別,到樹為什麼不長在水裡,而父母也總是耐心的回答。

雖然簡短的報道中并未提到朱爸他們是如何回答孩子問題的。

但我相信,生活中一定有不少被問煩了的父母,因為孩子的思想天馬行空,很多問題也許并沒有答案。

但往往父母忽略了,比起答案,孩子的對世界的好奇其實更需要保護。

就像四川5歲的男孩睿睿,曾因為發現了距今1.3億年的恐龍足迹轟動一時。

為什麼他能夠發現,不過是因為在所有孩子都喜歡恐龍玩具的時候,父母通過各種管道,讓他去深入研究恐龍背後的故事。

作為父母,如果能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也許我們就是在發現孩子的優勢和熱愛。

就像那條因谷愛淩而火的熱搜,#熱愛才能抵達極限#。而好奇心就是孩子熱愛的起點。

沒上1個輔導班,卻被9所頂尖大學錄取,學霸背後的父母做了什麼

04 行萬裡路,帶孩子看世界

報道中朱爸說:我們知道,孤陋則寡聞,好男兒志在四方,是以兒子大一點之後,隻要我們有時間,就會陪他到處走走。

你以為真的是普通的走走麼?

夫妻倆陪着兒子不僅走遍了家鄉紹興大大小小的名勝古迹,博物館,還每年暑假都會去省外旅遊,幾乎跑遍了半個中國。

這一點和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做法很相似。

俞敏洪老師曾在一次演講中說到,隻要條件允許,他就會帶着孩子行走世界。

他說:我不是帶孩子去度假,而是出去文化曆史考察了。甚至他自己會提前1個月看當地的文史資料。

有什麼比身臨其境、親身體驗更好的學習方式呢?

俗話說:如果不讀書,行萬裡路也不過是個郵差,但反之,就成了“死讀書”。所學的永遠是被迫的,又怎麼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主性?

沒上1個輔導班,卻被9所頂尖大學錄取,學霸背後的父母做了什麼

父母的用心,就是孩子最好的路。

多陪陪孩子,尊重孩子的興趣,帶孩子多去自然中,有機會就帶孩子去博物館,這些其實也是普通父母可以做的。

通過這些用心的陪伴,我們也許不一定培養出一個學霸,但一定會收獲一個熱愛生活,勇于挑戰,健康溫暖的孩子。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