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河洛澄泥硯

河洛澄泥硯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澄泥硯的窯變神奇,千窯千變,無一雷同。現在的澄泥硯已經成為傳播黃河文化和河洛文化的重要載體。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遊曉曉和她的作品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遊曉曉跟父親學習書法

遊曉曉出生于新安縣澄泥硯制作世家,從小陪着父親制硯,父親制作澄泥硯的場景是她小時候最珍貴的回憶。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黃河岸邊挑選原料

2007年,河洛澄泥硯成為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這更加堅定了她傳承技藝的決心。2008年大學畢業後,遊曉曉回到家鄉,正式跟随父親學習澄泥硯制作。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設計

“我經常跟朋友開玩笑說我在玩泥巴。”遊曉曉說,但是我玩的可不是普通的泥巴,是母親河黃河的泥,裡面沉澱有中華民族的印記和文化。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選泥

澄泥硯主要原材料采集于黃河泥土,經過選泥、煉泥、設計、制坯雕刻、焙燒等将近60多道工序成就一方硯台。澄泥硯從入窯燒制到出窯,整個周期要曆時20多天。雖然工序十分複雜,但我相信,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制坯

如今,36歲的遊曉曉已經成為河洛澄泥硯第六代傳承人。她告訴記者,自己将發揮青年人的優勢,在傳承中創新,讓這門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進而擔當起傳承河洛澄泥硯技藝,傳播河洛文化、黃河文化的青春責任。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檢查陰幹程度

傳承千年技藝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河洛青年說)

遊曉曉作品《忠誠》

(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劉冰 任鑫 通訊員 高月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