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戰越勇的小米,手裡握着什麼牌?丨智氪

越戰越勇的小米,手裡握着什麼牌?丨智氪

封面來源 | 視覺中國

3月22日,小米釋出2021年全年業績,為沉悶的手機市場增添了一抹亮色。

全年來看,小米累計實作營業收入3283.09億元,同比增長33.5%;經調整淨利潤則達到220億元,同比增長69.5%。

單就四季度而言,小米實作營業收入855.75億元,同比增長21.4%;經調整淨利潤為44.73億元,同比增長39.6%。

2021年,在大宗商品漲價及“缺芯潮”的影響下,資本市場對手機行業的發展憂心忡忡,而小米優異的利潤增速無疑給市場打上了一針強心劑。

事實上,自2017年起大陸手機出貨量開始放緩後,小米的成長性就不斷受到外界的質疑,而小米則以年均30%的複合增長率一次次地給資本市場帶來驚喜。

那麼,小米在“不太友好”的行業環境下,究竟是靠什麼實作逆勢增長?

強勁研發推動高端機型滲透率持續提升

2021年,小米旗下智能手機、IoT、網際網路服務三大業務闆塊的營業收入均突破曆史新高,而其中最亮眼的,無疑是核心的智能手機業務。

越戰越勇的小米,手裡握着什麼牌?丨智氪

小米各業務闆塊收入 / 資料來源:公司财報,36氪整理

從财務表現來看,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全年實作營收2089億元,同比增長37.2%。從銷售資料來看,2021年小米手機出貨量達1.9億部,同比增長30%,全球排名第三,市占率達到14.1%;而在平均價格方面,小米手機的ASP則由2020年的1039.8元增加5.6%至2021年的1097.5元。

小米手機ASP的增長主要源自其在高端化戰略的不斷推進與落地。

在全球手機市場接近飽和的情況下,提升單機價值量、實作手機品牌的高端化成為每個國産手機品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而小米的高端化之路則明顯走在前列。

2021年,小米定價在3000元人民币或300歐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2400萬台,遠超2020年全年約1000萬台的水準。如果按出貨量計算,小米在高端智能手機占比已經由2020年的約7%增長至2021年的約13%。高端化機型滲透率的不斷提高也直接使小米手機業務的毛利率從2020年的8.7%大幅提升三個百分點至11.9%,連續三年實作正增長。

越戰越勇的小米,手裡握着什麼牌?丨智氪

小米手機業務毛利率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小米手機的高端化戰略之是以能大獲成功,離不開其強勁的研發投入,以及對人才的培養與重視。

2021年,小米的研發投入達到132億元,同比增長42.3%,2017-2021年的複合增長率則高達43.0%。在去年小米12的釋出會上,創始人雷軍更是宣布未來五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将提高到超1000億,比原來的計劃整整提高了一倍。

在人才培養方面,小米更是在2021年陸續啟動了青年工程師激勵計劃以及中高層管理者和新十年創業者計劃,累計向公司的優秀人才發放超1.9億股的股權激勵,為小米的新十年戰略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越戰越勇的小米,手裡握着什麼牌?丨智氪

小米研發投入與研發費用率 /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小米強勁的研發投入,在産品力上取得了豐厚的成果。

2021年,小米在MIX FOLD和小米12 Pro兩款高端旗艦機型上,分别推出了首款自研專業影像晶片澎湃C1和首款自研充電晶片澎湃P1。同時,小米還在MIX FOLD上首發了液态鏡頭,并在小米12及12 Pro上推出了“萬物追焦”算法,持續優化影像體驗。

在巨大的産品力支撐下,2022年1月,小米12系列産品在發售後的首月,累計出貨量便遠超所有搭載全新骁龍8系列處理器的其他智能手機品牌的出貨量總和。

更值得關注的是,小米12系列手機的首月購買使用者中,超50%為未使用過小米手機的新使用者。這不僅表明公司的研發投入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更意味着小米仍擁有着龐大的潛在使用者群體,而這也是小米未來維持高成長性的重要基礎。

另外,在非手機硬體領域,小米還釋出了首款具備資訊顯示、導航、拍照等功能的智能眼鏡——小米智能眼鏡探索版,并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推出了首款CyberDog仿生四足機器人,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硬科技實力。

軟體方面,在2021年第四季度,小米推出了MIUI 13,通過優化記憶體管理及背景營運效率、提升資料計算和存取速度,系統應用和第三方應用流暢度均大幅提升。此外,MIUI 13中新增的隐私保護功能也進一步為使用者資訊安全與隐私保護構築了保障。

最終展現在财報上,小米持續的研發投入帶來的是全業務線毛利率的持續提升。公司的綜合毛利率也從2018年的12.69%提升至2021年的17.75%。

越戰越勇的小米,手裡握着什麼牌?丨智氪

小米各業務條線毛利率 /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增強業績韌性

除上述的手機業務外,小米在IoT及網際網路業務同樣具有不俗的表現。

2021年,小米的IoT與生活消費産品業務繼續穩健增長,收入達到人民币850億元,同比增長26.1%。網際網路服務業務營業收入則達到282億元,同比增長18.8%。

在IoT系列的産品矩陣中,小米智能電視出貨量高達1230萬台,連續三年在中國位居第一;智能家電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其中空調出貨量更是達到200萬台,同比增長超過70%;而在可穿戴裝置領域,2021年第四季度,小米的可穿戴腕帶裝置和TWS二級出貨量排名躍居全球第二。

網際網路服務業務方面,除營收穩步增長外,仍有兩大亮點。一是毛利率從65%左右大幅提升至74.04%,二是境外業務在四季度同比增長近80%,全球MIUI活躍使用者達到了5.09億。

盡管從營業收入金額來看,網際網路服務業務僅占公司總營收的不到10%,但從毛利潤的角度來看,該業務的毛利占比則高達35%,是公司利潤的重要來源。(毛利=營業收入*毛利率)

合計來看,小米的IoT業務與網際網路業務的毛利合計占比已超過50%,已經成為公司不可忽視的重要業務,而這兩大業務的穩健增長,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越戰越勇的小米,手裡握着什麼牌?丨智氪

小米各業務毛利占比 /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全球化戰略+下沉市場,推動業績穩步增長

海外市場方面,小米多年的深耕與營運亦帶來豐厚的回報,而全球市場的多元化布局也給公司的成長性增添了韌性。

2021年,公司境外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币1636億元,同比增長33.7%,占總收入的49.8%。根據Canalys資料,2021年全年,小米在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一,在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出貨量排名前五。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海外銷售管道方面,小米開始發力最重要的營運商管道。

與國内市場截然相反,海外智能手機的銷售管道仍然以營運商管道為主,手機廠商與營運商管道綁定越深入,生命力也就越強。

2021年,小米在境外市場營運商管道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2500萬台,同比增長超120%。其中,公司在歐洲地區營運商管道市場佔有率從2020年的7.9%上升至16.8%,拉丁美洲地區營運商管道市場佔有率則從2020年的4.6%上升至2021年的12.3%。

在海外銷售管道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小米亦開始在國内市場發力線下管道。

從國内手機市場的整體情況來看,雖然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更青睐線上購機,但線下銷售其實才是主流,份額占比達到70%。盡管小米線上上管道具有壓倒性優勢,但公司發力高端手機的戰略,卻更需要線下管道的助力。同時,線下管道鋪貨至三四線城市後,也可以發掘下沉市場的增長潛力。

2021年起,小米加快線下管道的布局。截止2021年,公司在國内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1.02萬家,城市及鄉鎮覆寫率超97%和85%,而銷售費用也是以同比增長44.3%,達到209.8億元。

2022年1月,小米12系列手機在内地市場線下管道的銷售占比已經超過50%,線下布局已經初見成效。

整體來看,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多區域布局,以及在國内線下管道的發力,将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穩定器與助推器。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反哺品牌形象

企業品牌形象的建立,不止是營銷的結果,更是踐行社會責任後公衆的認可。

2021年12月,小米獲得由香港上市公司商會(CHKLC)頒發的“ESG卓越獎”,同年10月份,公司亦上榜“2021福布斯全球最佳僱主”。在使用者安全方面,小米的物聯網生态也獲得了IoTSF的認可。

具體責任踐行方面,公司深入推進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其中,北京小米公益基金會2021年積極在河南、山西等地開展緊急救災活動,并積極參與西安的抗疫活動。同時,基金會在2020年發起“小米獎助學金”項目,計劃在五年内向一百餘所高校發放5億元的獎助學金。

投資方面,小米亦積極将資金輸送至智能制造領域,推動大陸制造業的産業化更新。

在2022年的全國兩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圍繞推動綠色低碳和公益創新兩大方向向國家建言獻策,并且公司也積極展開行動,開始拓展智能電動汽車業務。

整體來看,小米在機型高端化、全球多元化布局、線下管道的建設均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這也使小米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而在強勁的研發投入的支撐下,小米産品力的持續強化,也為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增添了一份保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