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前幾天刷到這樣一則短視訊,一位90後爸爸帶着女兒去超市買菜,女兒想要買瓶罐頭,因為女孩最近正在感冒,這位爸爸就拒絕了女兒的請求,還承諾感冒好了以後再買。

小女孩聽到爸爸不同意,頓時準備“撒嬌耍賴”,眼淚在眼眶打轉,賴在原地不走。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按理說這位爸爸應該強硬吼娃,或者“舉雙手投降”才對。

可沒想到這是位奇人,隻見他立刻躺倒在地,自己開始了“撒潑打滾”,大喊着“不要買,不要買”,站在旁邊的小女孩瞬間懵了,不知道爸爸這是什麼神操作。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超市裡的顧客發現這神奇的一幕,也漸漸圍了上來,小女孩變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想趕緊把爸爸拉起來别再丢人了。

可這名父親就像個道地的孩子一樣,繼續躺地上撒潑,一邊還大喊着“不起來,不起來”,讓女兒着實感覺很丢臉。

最後小女孩隻能無奈地歎氣,對父親說道:“咱不買了,快起來吧。”父親這才高興得站了起來,逗得圍觀群衆哈哈大笑。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孩子“撒潑打滾”,家長切忌太縱容

生活中,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孩子用撒潑打滾來“威脅”爸爸媽媽,确實是與生俱來的技能,很多家長對此難以招架,最後隻能選擇妥協。

然而家長隻要妥協一次,那就意味着接下來還要妥協無數次,每當孩子遭到父母拒絕時,就會使出“撒潑打滾”的招數,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孩子們這樣的行為等于“恃寵而驕”。

是以當遇到孩子胡攪蠻纏、撒潑打滾時,家長千萬不要縱容,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有底線、有原則,該堅持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住。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當然,要說真像這位寶爸一樣,選擇“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也不現實,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社交牛X症”,大多數家長還是拉不下臉面的,況且這種場面确實也有點太尴尬了。

是以在應對孩子“撒潑打滾”時,家長還是應該選擇一些更為理智的方法,同樣也能妥當地解決問題。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應對孩子“撒潑打滾”,家長應該怎麼做?

方法一:“敵不動,我不動”,靜靜看孩子表演

有位90後寶媽在帶孩子逛街時,路過一家玩具店,孩子哭着喊着要買奧特曼,寶媽表示家裡有很多,拒絕了孩子的請求,孩子頓時躺在地上打起滾來。

寶媽對此則是十分淡定,隻是站在不遠處,靜靜的看着孩子表演,沒過多久還玩起了手機。

就這樣過了将近半個小時,孩子眼看媽媽無動于衷,隻能乖乖從地上爬起來,垂頭喪氣地跟着媽媽回家。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這位寶媽的處理方式很有借鑒意義,很多時候孩子本身其實是明事理的,隻不過因為情緒控制能力差,沖動地選擇了用“威脅”家長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家長能夠不妥協、不心軟,做到“敵不動,我不動”,那麼孩子看到方法不能奏效,自然而然就會選擇放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靜靜的看着孩子表演時,一定要確定孩子處于安全的位置,将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以免孩子遇到危險,發生意外。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方法二:不發火,對孩子事後教育

當孩子“撒潑打滾”時,有的家長雖然不妥協,但卻選擇了更極端的方式:當衆對孩子大發雷霆,乃至于動手打罵,使孩子情緒崩潰,強行将孩子拉走。

雖然這樣的方法确實能“解決問題”,但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孩子們年紀雖小,但往往有很強的自尊心,很多孩子都曾因父母在公共場合打罵,而留下心理陰影。

在某乎上,有人提問“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在将近2萬的回答中,很多都是關于被父母在公共場合斥責、打罵、不留面子的經曆,即便長大成人多年,也一直對此耿耿于懷。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是以面對孩子的撒潑打滾,我們千萬注意要控制好情緒,既要避免對娃妥協,也不能發火,等到“取得勝利”後,再去對孩子進行事後教育。

比如安撫孩子的情緒,明确拒絕孩子的理由,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并非不愛他,接着進一步和孩子“約法三章”,再遇到類似情況時,孩子該如何正确表達自己的請求,如果還是會“撒潑打滾”,即将面臨怎樣的懲罰,一起協商好處理方法。

90後爸爸當街“撒潑打滾”,孩子:咱不買了,起來吧,太丢人

歪媽結語:

很多孩子之是以變得無法無天,歸根結底是因為家長一而再、再而三地縱容。

當遇到孩子撒潑打滾,蠻橫地“威脅”時,我們一定要守好底線,不妥協也不發怒,等孩子情緒平定以後,再對其進行教育,真正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今日話題:你會怎樣來應對孩子的“撒潑打滾”?

我是@歪媽,家有萌寶一枚,專注于孕期、育兒方面的知識研究,更多的幹貨内容,請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