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懷孕做媽媽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不過随着肚子一天天地大起來之後,孕媽自身也會增添很多的煩惱,最常見的就是行動不是很友善,尤其是在外出出行時。

雖然說現在汽車已經很普遍,幾乎家家都會有一台小轎車,但仍然有很多家庭出行時需要乘坐交通工具,甚至很多時候,還能看到孕婦挺着大肚子,和其他人一起擠公交擠地鐵。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從孕婦本身來講,擠不擠地鐵、上不上班,或者隻是在家安心養胎都是生活的選擇,隻要是身體允許,心裡願意都無可厚非。隻不過這樣的小事,在不同的人眼裡,卻有着不同的意味。

孕婦早高峰擠地鐵上班,行為不被人了解

在社交平台上,一則視訊引起了小島的注意,視訊裡,一位穿着印有“孕婦勿推勿擠”字樣衣服的女子,在跟着一群“上班族”一起擠地鐵。看得出來,地鐵裡擠滿了趕着上班的人,而孕婦擔心自己被撞到或者被推到,便穿了一件帶有警示語的衣服。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拍攝的人還配上了文字:當代年輕人的壓力有多大,早高峰的地鐵,孕婦都要跟着大社會的步伐去擠地鐵工作。

本來拍攝者的原意是感歎現在社會生活的壓力,但沒想到視訊評論區的評論内容卻十分不友好,其中點贊最高的一條竟然是:“我最佩服那些挺着大肚子上班的,就不能停下來休息一年半載”?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很多網友紛紛點贊這條評論,看得出來,大家對于懷孕後還繼續工作的孕婦,有很多的不了解。

一些人認為懷孕後就應該在家裡靜養,即使是外出也要得到更舒适的照顧,最起碼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專座”,而那些出門擠地鐵和擠公交的孕婦,多少是有些心酸的。這裡不免會讓人想起來那句話:“沒錢,還生什麼孩子”?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經濟條件不好,難道就不配生孩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在人們的認知中,孕婦去坐公交擠地鐵成為了一種被人“看不起”的現象,不排除是生活所迫,卻也有部分人是為了圖友善,不堵車。

團子媽當初在孕期的時候去産檢,醫院裡根本沒有停車位,後來索性就直接坐地鐵,既友善又省時,完全沒有堵車和停車的困擾。

每一位懷孕的女性都值得被尊重,如果女性在懷孕期間,仍然選擇坐公交、擠地鐵上下班,那麼這樣的孕婦無疑是十分辛苦的。但在公交和地鐵上,裡面都設有了老幼病殘孕等特殊座椅,這就說明孕婦是可以乘坐這些交通工具的。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另外,之是以孕婦會大着肚子去擠早高峰的地鐵,也是生活所迫,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原因,畢竟誰不想錯開這個時間段呢?

是以我們大可不必去嘲諷孕婦為什麼不開車、不在家休息之類的話,那種懷孕後能在家裡享清福的大多都是有錢人,而且畢竟還是少部分,在國内,大多數還是懷孕後上班的職場孕媽,難道她們因為經濟條件不好,就不配生孩子嗎?

相信每個做媽媽的女性都深有體會,養育孩子的辛苦和不易,而對于這樣的孕婦,多一份尊重,主動讓個座,才是對她們最大的敬意。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養育孩子,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生而不養

養過娃的父母都知道,養娃就是一個不斷燒錢的過程,是以很多人在有了孩子之後,都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雖然這樣的父母無法給孩子住大房子,讀不起貴族幼稚園,但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來愛孩子。他們會拼盡全力地養育孩子,這樣比那些“隻生不養”、“喪偶式育兒”的父母更值得欽佩。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很多人把“窮”看成了一種罪惡,還有羞恥,但實際上,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并無高低貴賤之分。

是以說,孕婦在身體允許的範圍内,選擇什麼出行工具都是無妨的,也沒有什麼可憐不可憐之說。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别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甯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實體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國小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孕媽早高峰擠地鐵遭白眼:“連車都打不起,沒錢生什麼孩子?”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别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國小和國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