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年“封印”解除 中興慢慢複蘇

美國施加給中興通訊的制裁終于結束,也讓中興從這場自2016年就開始的拉鋸戰松了口氣。十年前,在國内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要問誰是彼時的通信行業老大,那自然是中興手機無疑。但由于不能掌握核心技術,以網絡基礎設施營運為主的中興通訊長時間内陷于被動。如今曙光已現,中興也慢慢複蘇,但若要重回巅峰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五年“封印”解除 中興慢慢複蘇

七年坎坷“緩刑期”

3月23日,中興通訊釋出公告,美國時間2022年3月22日,公司收到美國得克薩斯北區聯邦地區法院判決,裁定不予撤銷中興通訊的緩刑期,即緩刑期将于原定的2022年3月22日(美國時間)屆滿,且不附加任何處罰,并确認監察官任期将于原定的美國時間2022年3月22日結束。

對于該判決的相關細節,中興通訊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以公告為主”。

這也意味着,中興通訊自2017年被裁決後的五年合規觀察期結束。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中興已經階段性完成此前陷入與美國的法律糾紛,之後可以恢複常态化經營。”更有業内人士直言中興這回能夠“松口氣了”。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3月23日中興的股價一度大漲,以盤中最高24.9港元計算,其港股股價一度上漲60%,其A股股價也是開盤即漲停。同時整個5G産業鍊也聞風而動,通信闆塊内再度掀起了漲停潮。

而若從2016年3月開始計算,中興和美國這場拉鋸戰已經持續七年之久,彼時美國指責中興違反出口限制法規,将從美國采買的器件生産出成品後銷往伊朗、北韓。中興當時積極和美國方面溝通,雙方關系曾短暫緩和,代價是中興必須撤銷參與違規行為的高管的職務。2017年3月,美國司法部、商務部以及财政部海外資産管理辦公室共同決定,對中興開出11.9億美元的罰單,這也是曆史上對非金融機構開出的最大罰單。

然而事情至此遠未平息,2018年4月,美國方面認為中興并未按要求懲處涉事員工,另外在此前的兩份函件中做了虛假陳述,故激活了對中興的拒絕令,也就意味着中興無法采購美國零部件,面臨業務停擺的風險。

2018年6月,中興同意向美國政府支付10億美元罰款,并另行撥付4億美元代管資金。此外,中興還需自費聘任“協調員”,由其監管中興是否遵守了1979年《美國出口管理法案》。2022年3月,中興通訊釋出公告稱,将參加于3月14日召開的關于緩刑期撤銷的聽證會。如今的結果也意味着,中興通訊最後赢得了上述聽證會的“勝利”。

三年艱難扭虧為盈

美國制裁的影響也反映在中興的财務上。在拉鋸開始的2016年,中興淨利潤虧損約24億元,同比減少約173%。分析人士認為,8.92億美元一次性計提嚴重影響了中興通訊的财務表現。2018年,中興通訊更是全年虧損約70億元。

沖擊過後,中興通訊用了三年時間才慢慢恢複元氣。财報顯示,2021年,中興通訊實作營業收入1145.2億元,同比增長12.9%;淨利潤68.1億元,同比增長59.9%。

資深産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美國政府的制裁對中興的影響是巨大的,之前中興與華為基本是同規模企業,而經曆數年打壓後,如今已經遠遠落後華為。”

實際上,由于美國對尖端技術的掌握,長期以來,中興通訊的發展都對美國零件有所依賴,資料顯示,中興旗下産品中20%-30%使用來自美國的零部件,尤其是晶片。

梁振鵬表示,中興通訊依靠做通信裝置起家,主要是商用的B2B業務,但是在上遊核心零部件領域,中興通訊并不掌握自主知識産權,這也讓美國方面一下擊中了中興通訊的“軟肋”。而美國對華為也進行制裁,但由于華為掌握一定的核心技術,是以美國制裁的主要影響在消費電子領域,以手機為主,對于上遊的通信基礎設施,制裁并不能動搖華為的根本。

需補齊短闆再出發

如今,中興通訊基本上拆除了美國制裁這一“定時炸彈”,但業内觀點認為,中興通訊想重回巅峰,還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2021年年報資料顯示,中興營收的最重要來源是營運商網絡,占比約66%;消費者業務占比約22%,政企業務僅占比約11.4%。在被打壓的數年中,5G網絡正迅猛發展,截至2021年底,全國累計開通5G基站142.5萬個,覆寫約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地區;5G手機出貨量達約2.66億部,同比增長63.5%。業内人士認為,中興通訊想要在未來高速發展,在消費者業務和政企業務上必須加大力量,補上短闆。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結束制裁後的中興仍有不少增長點。沈萌談道:“雖然被監管期間各項業務都受到較大抑制,但是同時期競争對手也同樣承受發展壓力,而中興通訊解除監管後,如果政策得當可以快速填補此前空出的市場佔有率。”

“這意味着中興通訊的長遠發展障礙基本掃除。”營運商财經網總編輯康钊表示,由于中興通訊大部分重要零部件都要依靠美國企業,是以美國如果将中興通訊列入“實體清單”,那中興通訊就沒法開展業務,是以,美國設定的中興通訊的“處罰觀察期”始終是中興通訊的緊箍咒,讓中興通訊無法掉以輕心。

梁振鵬則認為,對中興而言最直接的利好就是股價上漲,有利于其在資本市場上以更小的代價融資,推動日後的發展,并指出中興通訊經此一役,或許對自主生産上遊部件有着更深的認識和更迫切的需求。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實習記者 王柱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