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衆牽手青山、華友建廠:正極材料危機下,鎳钴能否先行脫險?

3月23日消息,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近日宣布,已經與浙江華友钴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友钴業),以及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山集團)簽署兩份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通過這次合作,大衆計劃在印尼和廣西各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将業務覆寫至電池正極材料供應鍊上下遊,并進一步鞏固大衆集團在國内電池價值鍊中的地位。

具體而言,大衆與華友钴業、青山集團的合作将涉及印尼鎳、钴等資源開發,以及硫酸鹽精煉、前驅體加工和正極材料生産等一體化業務。此外,大衆還計劃與華友钴業在廣西等地組建一家或多家合資公司,用于建設新能源锂電正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大衆表示,這次合作将有助于實作集團“電池成本降低30%-50%”的長期目标。

大衆牽手青山、華友建廠:正極材料危機下,鎳钴能否先行脫險?

難道正極材料對車企真的這般重要?的确如此。

正極材料是锂離子電池的主要組成部分——市面上的磷酸鐵锂、三元锂、钴酸锂、錳酸锂等等電池,正是由正極材料分類。據統計,每千瓦時(gWh)磷酸鐵锂電池就需要使用約520噸碳酸锂,而同等千瓦時的三元锂電池不僅需要620噸碳酸锂,還需要750噸鎳和100噸钴。粗略計算,正極材料普遍占到電池總成本的40%左右。

本次大衆布局正極材料領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眼下,國内新能源車企們已連續遭遇補貼退坡、晶片短缺和電池原材料短缺三重打擊,面對成本大幅提升,用漲價來回應成了常事,大衆當然也不例外。今年年初,上汽/一汽大衆ID系列均官宣漲價,全系車型上調5400元。

當然,若是新能源市場原材料供求關系正常,礦産周期便能夠完美應對下遊需求,像大衆這樣的車企也不至于火急火燎地下場布局礦業。

大衆牽手青山、華友建廠:正極材料危機下,鎳钴能否先行脫險?

2016年-2020年間,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突然萎靡嚴重打亂了礦産周期——以锂礦為例,彼時順應周期盲目擴産的锂礦企業幾乎都被重挫,Mt Cattlin、AJM-Pilgangoora等企業甚至遭遇了破産的命運。但緊接着,車市又在2020年下半年重新開始暴漲,而此時锂礦企業們卻正遭受經營困難和疫情的雙重打擊,對于擴産有心無力;另一方面,鹽湖提锂等項目存在技術限制、部件成本高等問題,尚處在産能爬坡階段,也無法做到穩定擴産。如此造成的原材料短缺危機下,便有了今年年初的車企集體漲價一幕。

锂礦之外,钴礦和鎳礦的地位同樣重要,但它們的情況并沒有锂礦那樣嚴重。

以青山為例,這家因“妖鎳”事件而頗受關注的鎳礦龍頭在去年3月宣布,計劃将鎳生鐵轉化為高冰鎳供應電池原料生産,并計劃在一年之内向華友、中偉等企業供應6萬噸和4萬噸高冰鎳。按照青山的計劃,高冰鎳的産量預計将在今年10月前提升至10萬噸/年。

大衆牽手青山、華友建廠:正極材料危機下,鎳钴能否先行脫險?

若高冰鎳項目進展順利,儲量豐富的紅土鎳與需求巨大的硫酸鎳間的隔閡将被打通,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電池用鎳供應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青山同大衆等下遊車企合作建立加工産業也是其布局一環。當供應鍊上的阻礙消失,因原材料導緻的種種問題自然也将得到緩解。不管是對大衆,還是對整個新能源行業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作者:黑桃與長劍,圖檔來自Yandex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