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電動汽車之前教你這5招,避免踩雷

在國内汽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分為純電動、插電混動以及增程式這三類。不過,在排放方面,插電混動與增程式電動雖然有所優化,但本質上與燃油車的差別不大,是以真正做到節能減排的是純電動汽車。那麼,市面上有諸多品牌、諸多類型的純電汽車,在買車之前,我們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才不至于在買車之後後悔呢?下面我們就從5個方面具體地來看一下。

買電動汽車之前教你這5招,避免踩雷

用車需求。選擇一款适合自己的車型,首先需要發掘自己的真實購車需求。比如,買車是為了接送娃上學、還是為了上下班代步、還是為了多口之家出行,是否需要考慮周末短途自駕遊甚至小長假出遊,是否需要兼顧大空間和操控性等等,這些都會直接決定要選擇一款什麼樣的車型,需要多少的續航裡程,在這裡,我們再把續航裡程拿出來單獨聊一聊。

買電動汽車之前教你這5招,避免踩雷

市面上的車型種類很多,有SUV、MPV和轎車,即便是同一款車,一般也都有着多個配置,對應着不同的續航裡程。不同的用車需求,對應着不同的續航裡程,比如隻是上下班代步的話,300-400公裡的續航足以應付,但如果是需要結合長途用車的需求來看,那市面上500-600公裡續航的車型會更适合一些;不同的用車場景下,續航裡程的實際衰減情況也不一樣,比如在北方用車和在南方用車,電池包的實際續航衰減就會存在較大的差別,再比如夏季開空調制冷、冬季因天氣冷制熱等因素,都會讓續航裡程大打折扣。

買電動汽車之前教你這5招,避免踩雷

配套設施。從使用來看,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最大的差別之一就是補能方式,前者擁有充電樁,其作用與加油站的加油機功能相似,加油機都在加油站,但充電樁的話,考慮的因素就比較多了。比如,家裡或者小區裡是否允許安裝充電樁,支援的是慢充樁還是快充樁,公司裡充電是否友善,周邊配套的公共充電樁布局是否全面等等。條件允許的話,大部分人會選擇把充電樁安裝在家裡或小區裡,此時,我們就需要綜合考慮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買電動汽車之前教你這5招,避免踩雷

補貼政策。補貼政策的話,分為這麼幾種:國家補貼、地方補貼以及車企補貼。不同的車型、不同的續航裡程,對應的補貼政策都不一樣,不同的地區,地方性的補貼不一樣,各家車企的銷售政策也有所不同,有的是按照最新減免後補貼政策算的,有的沒有購置稅,有的是限購免費充電等等。在購車之前我們需要詢問清楚相關的資訊,以免因誤解而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買電動汽車之前教你這5招,避免踩雷

質保政策。和燃油車不同,新能源汽車的保養主要考慮的是整車三電這塊,尤其是電池。國家對動力電池出台過的相關政策:廠家對其搭載的動力電池必須滿足8年12萬公裡的質保期,電池衰減必須滿足“500次充放衰減不超過10%;1000次充放衰減不超過20%”。不同車企給出的質保政策不同,有些是8年或12萬公裡的三電質保,有些車企會提供三電系統終身免費質保,但可能是僅限于首任車主的,這些對應的政策,在購車之前也是需要了解清楚的。

買電動汽車之前教你這5招,避免踩雷

售後服務。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是近幾年來的新興市場,是以品牌繁多,産品品質良莠不齊,甚至許多新興品牌還未經過市場的長期檢驗,也是以,作為消費者,在購車前也需要關注品牌的售後服務政策,確定車企有健全的售後服務機制和隊伍,有能力履行三包義務,踐行售後承諾等。此外,從之前特斯拉刹車失靈、理想汽車座椅生鏽等事件來看,遇到品質問題有不少廠家會選擇召回處理,消費者在選擇電動汽車時也需要關注廠家是否履行了三包義務與售後承諾等服務态度問題。

買電動汽車之前教你這5招,避免踩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