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佛教于公元1世紀傳入大陸

佛教造像

作為宣傳佛法和信徒們供奉、祈禱的對象

内容豐富,形式多樣

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安(今西安)最早的佛寺出現于西晉

北朝時期逐漸發展成為全國的佛教文化中心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北朝造像碑

唐代形成的佛教漢傳八宗

除天台宗和禅宗之外

其他六個宗派發祥的祖庭都在長安

大興善寺、慈恩寺、華嚴寺、草堂寺、

香積寺、淨業寺等寺院至今猶存

由于西安在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留下豐富的佛教造像遺存

可以讓我們一睹

佛教傳入中國之初,西安地區的佛教藝術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西安碑林館藏北周五佛其二,圖源/周忻

這些造像現多藏于

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博物院

除了城内的佛寺出土的造像

順着絲路北道北上,在子午嶺的峽谷中

在綠水青山間也分布着大量的石窟寺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鐘山石窟,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有名不見經傳的宜君花石崖石窟

也有如聲名赫赫的藥王山石刻

有充滿陝北世俗審美的萬安禅院

亦有藝術價值極高的鐘山石窟

它們從北魏到宋金,延續數百年之久

貫穿着陝西地區的佛教藝術發展史

★碑林博物館-石刻展廳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碑林博物館藏曆代造像碑,圖源/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除了數不勝數的曆代名碑,其收藏的佛教藝術也極為耀眼,有雕鑿精湛的北朝造像碑,有寬博端莊的北周五佛,有唐安國寺遺址出土的唐密造像。

在其佛教頭像造像區展出北朝至宋代各類佛、菩薩頭像30餘件,表情含蓄,神态傳神,堪稱雕刻藝術中的珍品。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碑林博物館藏北朝、唐代造像(碑) 圖源/西安碑林博物館、筱溪聽泉

150餘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曆史上長安佛教藝術的最高水準陳列分為造像碑區、造像區大型造像區,全方位闡釋了長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樣式和藝術風格。

★西安博物院-館藏造像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西安博物院佛教造像展廳,圖源/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佛教造像展,為我們完整地展示了十六國北朝時期至宋元明清西安及周邊地區發現、出土的造像碑、石雕造像及金屬造像等。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西安博物院藏北朝造像碑,圖源/西安博物院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西安博物院藏唐代鐵佛,圖源/西安博物院

在這裡,我們既能看到具有濃厚外來特征的早期造像,也能看到不斷融入中國傳統審美意識,逐漸由早期的端莊凝重,中期的秀骨清像,到後期面型趨于豐滿、配飾繁缛。長安地區佛教藝術自北朝向隋唐過渡的過程,一目了然。

★北周-唐·藥王山石刻

藥王山摩崖造像始建于北周,尤以盛唐為主,五代、北宋、金、元、明都有增刻。現存六個洞窟,二十二個佛龛,造像四十五尊,各類造像記、題記十二處。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圖源/網絡

藥王山的摩崖造像是大陸現有摩崖造像中的精品,為研究古代雕刻藝術、佛教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同時,藥王山所藏的造像碑也極具代表性。

★銅川博物館-館藏造像

銅川盛産優質石料,自古被譽為“宜州石”“北山石”,是雕刻各種藝術品的良材。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圖源/銅川博物館

漢代就已經出現大型石雕,線條簡約,造型古樸。魏晉隋唐時期,開窟造像盛行,或瘦骨清像、褒衣博帶,或面目清麗、體态豐腴。宋代以後,造像逐漸世俗化,精緻細膩,比例勻稱。是以,在銅川博物館也展出了大量早期的石刻造像精品。

★北魏·宜君花石崖石窟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花石崖石窟,圖源/絲綢之路世界遺産官網

花石崖石窟位于陝西宜君,是宜君北朝石窟的代表作之一。現存造像數量為175尊,儲存較為完好。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花石崖石窟造像,圖源/延安黃龍文旅

這些造像體型清瘦、頭頸較長、斜肩,所表現的特征正是北魏時期“秀骨清像”的造像樣式。

★北周·彭村石窟

彭村石窟,位于玉華川崖壁間,這裡本是由長安至陝北的古道。彭村石窟三壁造像均為一佛二菩薩。窟頂刻有飛天,龛下刻30軀供養人立像,均着胡服。從風格和供養人樣式看,應為北周至隋初之作。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圖源/秦工

★北宋·萬安禅院石窟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萬安禅院石窟中央佛壇造像 圖源/智遊陝北

萬安禅院石窟位于陝西省黃陵縣雙龍鄉峪村西,又名雙龍石窟、石空寺。始鑿于北宋紹聖二年,儲存大小造像千餘尊,造像遊記、題記、題刻十餘方。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圖源/智遊陝北

石窟雖然規模不大,但雕刻精細,題材豐富,而且有明确的開鑿紀年,是研究陝西宋代佛教造像的重要資料。

★金·富縣石泓寺石窟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石泓寺石窟始鑿于隋大業年間,唐、宋、金、明各代都有雕鑿,現存洞窟10個,小龛65個,石造像3371尊。

其中第六窟規模最大,雕像最多,羅漢像十尊,談笑、靜思,神态各異。西側後柱南面刻菩薩像一尊,翹右足坐于山岩間,雕鑿精美。窟壁團花紋有明顯的唐代風格。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圖源/延安市文物研究院

★北宋·子長鐘山石窟

陝北,是絲綢之路北線的必經之地。行走絲路的人們,離開黃土高原、進入大漠戈壁前,多會在此捐助功德,或修造佛像,或助繪彩畫,緣佛保佑以求旅途平安。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安定(今子長市)的鐘山石窟,從西晉起,便開始了絲路與佛教藝術的傳奇。到了北宋,駐守邊關的将士們,離家萬裡、無以寄情,便轉向宗教,捐資助開鐘山石窟。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鐘山石窟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巅峰時期深受宋代美學的影響。其建造形制仿大雄寶殿之樣,被譽為“最美的宋代大雄寶殿”。

許多專家在看過鐘山石窟後,由衷稱贊其為“第二敦煌”。這樣一座精美的石窟,代表了宋代邊疆石窟藝術的最高成就。

★西魏·安塞大佛寺

從長安出發,來一場北魏至宋金的佛教藝術之旅

安塞大佛寺,圖源/望雲沙

安塞大佛寺現存6個洞窟,根據石刻的風格,其年代當為北魏晚期至西魏早期,少量唐宋時期的造像。

其中最為出彩的是第四窟,内容極為豐富,包括佛傳故事,如樹下思惟、樹下誕生、步步生蓮、九龍浴太子、阿斯陀占相、降魔等,還有釋迦多寶并坐,極具藝術價值。

從皇家大型石刻

到民間的山野小窟

從璀璨到原始,兩相呼應

帶你讀懂陝西早期佛教藝術

-END-

編輯|藝旅文化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