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氣象日|且看“風雲”起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30期】

宇宙是人類的終極浪漫,地球則是人類文明的方舟。氣象衛星視角下的地球,正是集結了浪漫尖端科技和真摯人文情感的視覺饕餮。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小太帶大家了解一下大陸的氣象衛星——風雲系列氣象衛星。

世界氣象日|且看“風雲”起

1

“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

時間回到1969年1月29日,周恩來總理在接見中央氣象局代表時強調:“應該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氣象火箭也要搞。”周總理這番話,揭開了中國氣象衛星的序幕。

三年後的1972年2月25日,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緻函各國外交部長,通報表決結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是中國在世界氣象組織中唯一的代表,恢複了大陸的合法席位。同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下達了研制氣象衛星的任務。

1977年11月,國防科委根據黨中央相關檔案精神,在上海召開氣象衛星大總體方案論證會,會議正式上報大陸第一顆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命名為“風雲一号”。自此,中國的氣象衛星工程研制隊伍開始系統地建立起來。

世界氣象日|且看“風雲”起

1988年9月7日,大陸啟用長征四号甲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射了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風雲一号A星”,風雲系列衛星正式亮相太空。

這次發射既是風雲系列首顆進入太空的衛星,也是長征四号甲運載火箭的首飛,還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首次公開亮相。

世界氣象日|且看“風雲”起

“風雲一号A星”發射現場

2

風雨過後見彩虹

“風雲”立項後的20多年裡,中國氣象衛星之路,坎坷而心酸。

大陸第一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風雲一号A星在升空僅僅39天之後,就結束了短暫的“生命”。

1990年9月3日,風雲一号B星入軌沒多久就出現異常,在經過75天的天地大營救後恢複正常,但壽命大打折扣。

1994年4月7日,風雲二号01星在發射前的模拟測試中發生嚴重的失火事故,01星就此夭折。

1997年6月5日,風雲二号A星發射因天氣原因被迫中止,5天後,經過精心準備、嚴密組織,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但衛星在軌運作3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故障,每天隻能間歇性工作6到8小時,衛星最終沒有實作業務化。

1999年5月10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轟炸後的第二天,風雲一号C星成功發射。在那個滿是陰霾的時局下,這顆衛星被國人稱為“争氣星”,銘刻在北京的中華世紀壇上。

這顆“争氣星”也是風雲之戰的第一個翻身仗。

世界氣象日|且看“風雲”起

風雲一号C星成功發射

陰霾散去,“風雲”駛入快車道。

随着一顆顆風雲衛星的成功發射和順利運作,大陸成為世界上少數同時擁有極軌氣象衛星、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3

換代更新

大陸的氣象衛星是以極軌和靜止兩個系列并存而發展的。氣象衛星以“風雲”命名,用單、雙數來差別是極軌衛星還是靜止衛星。

單數為極軌氣象衛星(跨越地球的南北極轉),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命名為風雲一号,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命名為風雲三号;雙數為靜止氣象衛星(和地球自轉保持同步相對于地面靜止不動)。第一代靜止氣象衛星命名為風雲二号,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命名為風雲四号。

世界氣象日|且看“風雲”起

目前風雲三号衛星已全面取代風雲一号衛星,風雲二号亦正在被風雲四号取代。待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号”組網成功,風雲二号也将正式結束它的曆史使命,帶着功勳與榮耀走進中國航天的“明星堂”。

2022年初,中國氣象局印發通知,落實《風雲氣象衛星應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明确2022年風雲氣象衛星應用能力提升的各項工作任務,提升衛星遙感在氣象核心業務中的應用能力。

《方案》明确,到2025年,建成以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為标志,國省市縣全線貫通、便捷高效的衛星遙感應用格局和自動智能、精細數字的衛星遙感應用業态,逐漸解決制約風雲氣象衛星應用高品質發展的關鍵難題,實作風雲氣象衛星科技創新有效支撐氣象核心業務發展。

期待并相信,我們一定能見證“風雲”更美好的未來。

這是一個小彩蛋

2022年3月22日,風雲4A衛星拍攝下的中國,雲卷雲舒那麼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