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話說,唐朝以詠史詩而聞名的詩人中,晚唐詩人胡曾堪稱名家。他的詠史詩不僅多,而且還編輯成冊,為大陸詩壇貢獻出第一部以詠史為題材的詩集。胡曾主要以歌詠春秋戰國和兩漢時期的曆史為主,在詩歌藝術水準上良莠不齊,曆史對其評價也參差不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胡曾十首詩,尤其詠史詩,堪稱一絕,相信你會喜歡。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胡曾出生于唐文宗時期,生平事迹資料不多,是以他在曆史上的存在感較低。他以詠史詩卓然自成一家,該題材詩作占據所有詩作的九成以上,不過曆來對其評價分歧較大,推崇胡曾詠史詩的學者衆多,認為其通俗易懂,具有突出的藝術價值。貶低他的學者也大有人在,他們認為胡曾的詩“成也通俗,敗也通俗”,總之褒貶不一。值得一提的是,胡曾的詠史詩在民間有一定的影響力,在一些講史的藝人及曆史小說中,都會引用他的詩作内容,尤其是元朝時期,更是将其作品視為啟蒙教材。

語言通俗是胡曾詠史詩一大特色,通俗明快,淺近平易,他善于運用白描的手法,如實反映曆史,詠史絕句,老少皆宜,具有社會文化教育之功能。另外,故事性和趣味性是胡曾詠史詩另一大特色,易誦易記,成為唐朝末期、五代及元朝時期少兒讀物。另外,在宋元明三朝講史藝人口中,胡曾的作品被廣泛應用,使用頻率遠超李白、杜甫等名家之作。再有,胡曾的詠史詩已經遠播海外,影響力已達東瀛,将中國源遠流長的曆史讓國外人學習,在這一點上,胡曾的詩具有弘揚的作用,成為傳播大陸文化的功勞。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胡曾的詠史詩一般為七絕體,在創作方式上,他一改正常,他首句便以入韻,而且用韻自由,這種方式在屬于晚唐之創作風氣,他還運用一些生僻字做韻腳,在某種程度上具有革新的功效。在語言方面,胡曾往往使用叙述性的語言,在陳述客觀事實的情況下,也發表一些己見,雖然缺乏新意,但可以增加詩文的厚度。胡曾的詠史詩大部分具備現實意義,由于晚唐混亂的局面,他用詠史的題材,對腐朽的朝政以及奸臣進行批判,對曆史上理想人物的歌頌與仰慕,寄托自己深沉的曆史感慨,同時對國家、君民發出憐憫之情。

議論曆代帝王的篇幅最多,他以選取亡國亂政的皇帝進行諷刺,揭露貪圖享樂之風氣,總結王朝滅亡的内外因素,以警醒唐朝國君不要重蹈覆轍。另外,在其詠史詩中,也會涵蓋詩人的政治理想與遠大抱負,對理想中的人物由衷的表示贊美與悼念。再有,胡曾的詠史詩心系天下,對曆史事件、曆史人物或悲歎或歌頌,崇拜曆史上那些英雄式人物,并對俠士能人的羨慕,側面反映出詩人的人生态度、事業觀及政治理想。當然,胡曾也會将與自己同樣遭遇的曆史人物作為襯托,感慨懷才不遇的窘境,一方面想功成身退,另一方面在亂世之下,希望全身避禍。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總體來講,胡曾的詠史詩内容廣,人物多,是一幅壯麗的曆史畫卷,還會融入神話傳說故事,讓詩更具可讀性和趣味性。他的詩缺乏華美濃豔之句,展現質樸淡雅之風,沒有一瀉千裡之氣概,但真情濃厚,靈活多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尊重曆史,同時對曆史事件和人物進行深刻檢討,展現出其個人的獨特思考,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雖然胡曾的詩也備受诟病,但我們也不能抹殺掉他對大陸詩壇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胡曾的十首詩作,體會其詩文背後的深刻曆史底蘊,同時細品詩人心系百姓的現實觀,再窺探其政治理想與抱負,相信你會有所收獲。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
晚唐詠史詩名家,胡曾十首詩,文化底蘊深厚,暗含警示世人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