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淨利潤大漲近7成,小米越“硬”越賺錢|看财報

年淨利潤大漲近7成,小米越“硬”越賺錢|看财報

3月22日,小米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

其中,小米四季度營收為855.75億元,同比上漲21.4%;期間利潤為24.億元,同比下降72.2%。2021年全年,小米集團總收入為3283.09億元,同比增長33.5%;年度利潤為192.83億元,同比下降5.1%;經調整淨利潤為220.40億元,同比增長69.5%。

雖然雷軍一直不希望外界将小米,看成是一家手機生産制造的硬體廠商,但此次小米淨利潤的大幅攀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能手機業務的良好表現。根據Canalys的資料顯示,2021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漲了30.0%,達到1.9億台,排名全球第三位,市占率為14.1%。

同時,小米手機業務的毛利率和收入占總營收比重,也變得越來越高。這與當初雷軍企圖建立的硬體獲客、軟體服務變現的商業模式,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手機×AIoT」,一條腿走路

小米變“硬”,正在成為一個愈發明顯的趨勢,且這種趨勢短時間内很難改變。

在2021年的全年營收中,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收入為2088.69億元,占總營收比例為63.6%,而2020年這一比例為61.9%。同時,2021年小米的IoT收入為849.80億元,占總營收比例為25.9%,相比2020年下降了1.5個百分點;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則為282.12億元,占總營收比例為8.6%,相比2020年下降了1.1個百分點。

小米在财報中解釋稱,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上漲,是由于銷量及平均售價(ASP)均獲提升。其中,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從2020年度的每部1039.8元增加至1097.5元,同比上漲了5.6%。

ASP上升主要是由于高端手機出貨量占比增加所緻。2021年,小米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占總體銷量百分比由2020年7%,增加到了13%。

年淨利潤大漲近7成,小米越“硬”越賺錢|看财報

這也就意味着,小米的手機硬體收入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現金牛”,并決定性地影響這小米的總體營收表現。

與硬體收入相比,AIoT業務收入在總體營收中的起到的作用,則變得越來越弱。「手機×AIoT」的雙業務戰略,正呈現出一條腿走路的局面。而至于雷軍報以希望的網際網路業務,在拉動整體營收起到的作用,幾乎聊勝于無了。

不過,在毛利潤的表現上,網際網路業務天然的高毛利屬性,也為小米的整體利潤添彩不少。

2021年全年,小米手機業務的毛利潤為248.6億元,同比增長了88.3%,占總體毛利潤的42.7%,毛利率為 11.9%;網際網路服務的毛利潤為209億元,同比增長了42.7%,占到總體毛利潤的35.9%,毛利率高達74.1%。

相比之下,IoT的利潤表現則顯得平庸。2021年全年,小米IoT業務的毛利潤為111億元,同比增加了29%,毛利率則為 13.1%。

網際網路業務,賺最少的錢和吃最多的虧

雖然小米的網際網路業務在總體營收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但小米為此付出的代價則很大。

在2021年的财務報告中,小米的年度利潤為192.83億元,同比下降5.1%;經調整淨利潤為220.40億元,同比增長69.5%。為何調整過後,小米的利潤表現會相差甚遠?分析财報資料會發現,這樣的反差主要來自于兩個财務名額的變化。

年淨利潤大漲近7成,小米越“硬”越賺錢|看财報

報告期内,小米2021年公允價值計入損益之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為81億元,同比2020年的132億元減少了38.3%,主要是由于上市普通股投資之公允價值收益減少。财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小米共投資超過390家公司。

這也就意味着,在去年的中概股危機導緻的股市震蕩中,小米的投資縮水了約51億元,約占總淨利潤25%。

與此同時,2021年8月财新網報道稱,國家監管機構正在考慮收緊“關鍵軟體企業”的資格标準,對網際網路公司享受的減稅優惠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根據現有稅收政策,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被認定為關鍵軟體企業就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即首個獲利之年起,兩年免征所得稅,之後的連續三年減半征收;如果獲得國家重點軟體企業資格的企業,之後每年還能享受10%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

顯然,小米收入占比最少的網際網路業務,也在此次稅收調整範圍内。一個可以印證的資料是,2020年小米的所得稅費用為13.2億元,2021年這一項成本支出直接上升至51.3億元,所得稅費用總計增長了38.1億元。

可以說,帶着“網際網路的帽子”導緻的所得稅增加和投資價值縮水,共計給小米帶來了89.1億元的财務損失,相當于2021年淨利潤的46.2%。這也就解釋了,在調整财務統計口徑後,小米的淨利潤表現從同比下降5.1%,變為同比上漲69.5%。

不過,小米到底是不是網際網路公司其實不那麼重要了。隻要公司有錢掙,小米“硬”一點也無所謂。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 | 饒翔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