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道敏:春回老家

劉道敏:春回老家

春分一過,大地變得春深日暖,萬物生機盎然。

歲月的風霜吹散了曾經如夢的過往,也吹皺了伊人青春炫麗的臉龐,但吹不走我對老家春天的記憶。退休後,我時常回老家轉轉。徜徉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心裡無比歡愉。

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是花的海洋。“勝日尋芳泗水濱,天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代朱熹這首春日詩是對春天最完美的诠釋。小時候留在腦海裡的春天記憶,是老院子後面長的兩棵很大的樹,一棵是老槐樹,一棵是老榆樹。每到春天,白色的槐花挂滿老槐樹的枝頭,微風吹過,淡淡的花香會随風飄到很遠。捋一把槐花放入口中,嘴裡立刻就充滿了槐花獨特的香氣,沁人心脾。

同槐樹相比,老榆樹在歲月風塵中愈發顯得蒼老,隻有枝頭的榆錢兒不甘示弱地向人們證明着它們的存在。風兒輕輕吹過,淡綠色的榆錢兒在陽光下灼灼發亮,老樹雖在歲月的變遷中蒼老,仍不失當年青春的風采。

小時候榆錢花兒開的時候,便是孩子們歡樂聚集的盛宴,一群如猴般的瘋孩子,不管男女,似乎個個都是爬樹的高手,“嗖嗖”三兩下便到樹梢。不顧粗糙的樹幹蹭得雙手雙腳發疼,隻顧枝上榆錢兒朵朵,三下五除二折下許多枝來,然後溜下樹,摘下那嫩綠的片兒,塞進口中,然後細細品嘗那絲絲的甜味,慢慢咀嚼那份滿滿的幸福。夕陽西下,在母親悠長的呼喊聲中,帶上吃剩下的榆錢兒,慢慢回家去。模糊地記得,那榆錢兒經過母親的巧手,把它摘洗幹淨,拌上面粉,然後上鍋,蒸成後撒上油鹽攪拌,吃到嘴裡又甜又香,仿佛一頓極品大餐。這就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兒時的美味。

如今老榆樹不見了,但那美好的記憶永遠留在心中。北方的春天比南方來的遲一些。最早能展示春天的無非是這槐花和榆錢兒,給當時貧脊的鄉村增添了春的氣息。

春天來的時候,村東的泥土河也蘇醒了。河水碧綠碧綠的,一路蜿蜒而下,水草随着河水不斷地擺動,小魚在清澈見底的溪水裡悠閑自得地追逐着、嬉戲着。泥土河旁邊被人們砍割過的草木,又茁壯地抽出了嫩芽。野花星星點點地散布在兩岸草叢中,一陣濕潤的微風吹來,那濃郁的花香、青草氣夾雜着泥土的氣息,迎面向人撲來。在這樣的時刻,我想無論是誰,都會把嘴張大,深深吸一口氣,像痛飲甘露似的感受着這美好的一刻。

老話說;人勤春來早。如今老家的春天又是農耕時節,卻再也看不見牛或者其它牲口拉犁拉耙的情景。定眼細看,田間縱橫交錯的地埂上淡淡發青的露着頭的小草暗示着春的旅程即将開始。春天一到,老家便開始種植各種蔬菜。一方面能夠吃到有機、綠色環保的蔬菜,另一方面也能省去不少開支。從菜園的大小以及種植的種類,足可以看出一家人對生活的熱愛程度。春天是很多蔬菜的播種和生長季節,人們會不失時節在各自分得的幾壟菜地上,平整好肥沃的土地,悉心照料播種下的種子,施肥,澆水,然後再在上面蓋上塑膠棚。随着時間的推移,地裡慢慢地就會長出柔嫩的、綠油油的、密密麻麻的葉子,用郁郁蔥蔥四個字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老家的春天更是美的讓人陶醉。村中北地的果園裡各種果木的花次第開放。杏花、桃花、梨花,在陣陣暖風的吹拂下,個個濃妝豔抹,花枝招展,翩翩起舞。而遠處,村西南的嶺坡上,也是滿枝的野花,一茬接一茬地開着。錯落有緻的油菜花黃燦燦的,明媚的顔色讓人看了心情無比舒暢。

古人雲:“不随夭豔争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這兩句詩用到形容老家滿地生長的小麥一點都不為過。熬過寒冷的冬天,老家的小麥長勢非常旺盛,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風一吹,像泛起波紋的海面一樣,一波一波地湧動着,泥土和麥田的香氣,味道是那麼的清新。站在麥壟上,迎着微微的春風,天的藍,雲的白,麥的綠,地的黑,遠處星星點點勞作的人影,春景美得讓人不敢說話。

老家的春天,景色怡人,到處湧動着春天的氣息。大自然的造化讓原本呆闆的老家迸發出勃勃生機,走進老家,就走進了春天。

責編:王芳 遠岫 若谷

劉道敏:春回老家

作者簡介:劉道敏,筆名晚風。河南濟源人,已退休。喜歡旅遊、寫作、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