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學之樹丨為什麼說儒家學說與《易經》密切相關?

文章摘自《國學之樹》作者:許文勝

《易經》與儒家創始人的關系

儒家創始人孔子,深受《周禮》的影響,在其《論語》中多次對周文王和周公贊頌。

國學之樹丨為什麼說儒家學說與《易經》密切相關?

《論語·述而篇》中記載:“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講:我五十幾歲以後才開始學習《易經》,如果能夠讓我多活一些年,就不會有太多大起大落了。這句話裡有個“大過”,通常的了解是大的過錯。實際上“大過”來自《易經》的澤風大過卦,本意是一件事發展過程起落大、輾轉多。由此可見,孔子對《易經》的崇尚程度。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這是講:孔子晚年非常喜愛研習《易經》,因為翻閱得頻繁,把用來綁竹簡的牛皮筋都磨破了多次。牛皮筋是非常堅韌的,能把它磨破,可見孔子讀《易》的認真。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孔子将《易經》升華為哲學高度的大成之作《易傳》,其對儒家的思想發展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國學之樹丨為什麼說儒家學說與《易經》密切相關?

儒家的太極

儒家的核心太極為“孝”。

“孝”從爻從子,子承爻,本字發端于《易經》。解構為“土”字與“子”字再加一個“丿”。

字在《易經》中為坤卦,代表孕育萬物的大地之母。

字代表了生發,是萬物的初始狀态。

在造字中代表了由古到今的一個過程。

“孝”展現了有土之本源的思想,是對自然萬物本源的感恩。孝讓人明白新生事物來自大地,也會回歸大地。你是大地的産物,不能忘本。孝展現了傳承和感恩的核心價值觀,隻有這樣,社會才能美好。

《曾子·仲尼閑居》中孔子講:“夫孝,天之經,地之義,而民之行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孔子講孝是天經地義的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儒家品德。

儒家的陰陽

陰陽的概念在儒家經典中随處可見。孔子從天、人、地的層面把陰陽進行了細分,具體到社會層面,陰陽為仁和義。仁為利他,屬陰;而義為合宜,屬陽。

《易傳·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義作為儒家的兩個特性,是儒家的精粹。

儒家的三才

儒家結合《易經》的天、人、地三才模型,建立了儒家獨特的三綱模型:“君臣”“夫婦”“父子”,君臣為天,夫婦為人,父子為地。其正如《禮緯·含文嘉》中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君為臣綱是讓上司做出表率,盡上司的義務,帶動員工的進步;父為子綱是讓父親為孩子做榜樣,教化子女;夫為妻綱是讓丈夫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照顧好家庭。

儒家的四象

儒家結合《易經》的四象衍生出四教。四教為儒家教育學生的四門學科,是将儒家思想由上至下傳播的重要途徑,對儒家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四教分别為“文”“行”“忠”“信”。

文要敏而好學,具足了不斷吸收的少陰性質;行要笃敬,具足了持續實施的少陽性質;忠要無喜無愠,具足了堅定從容的老陽性質;信要言不可複,具足了說到做到的老陰性質。這就是《論語》中所闡述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儒家的五行

漢代大儒董仲舒将陰陽、五行融入儒家思想中,提出了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儒家的核心價值觀念仁、義、禮、智、信概括為“五常”,“五常”中的每個字背後都有與之對應的自然五行屬性和特質,即以天之五行與人之五常相比合,就有了仁配木,義配金,禮配火,智配水,信配土。

國學之樹丨為什麼說儒家學說與《易經》密切相關?

《白虎通義·性情》講:“五性者何?謂仁義禮智信也。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于事,見微知著也。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故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以為常,仁義禮智信也。”

五常的仁配木,是取了仁的利他,這些是符合木的生發、仁厚狀态的特質;義配金,取了義的中正合宜,符合金的肅殺、權威特質;禮配火,禮是規範,需要彰顯和表達,配以火的彰顯、點亮的屬性;智是掩藏的智慧,水主智力,掩藏于内而不外顯的能量,是以智配水;信配土,信是履行承諾,是忠厚誠實,配以土的寬厚、承載之特質。

大家品這個“仁”字。

“仁”這個字把它解構出來就是一個和一個,這就是二人同行的意思。在社會關系中,任何兩個人相處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沖突,即使相親相愛的夫妻也會發生争吵,是以“仁”就是為了解決人和人之間的不和諧。 懂了“仁 ”字,人和人之間的沖突就容易解決。

比如你和一個朋友約定去旅行,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卻迷路了。這個時候天也黑了,你們又凍又餓,就這樣折騰了兩三天,最後饑腸辘辘還是沒有找到出路。突然你發現了樹上有一個蘋果,并把蘋果一分為二,但是分得一半大一半小,這個時候你把大的那個拿走了。這是什麼,叫自利,說俗點就是自私;如果蘋果分得一樣大,你一半我一半,是正合适的平衡,這叫和諧;如果你把那個小的拿走了,大的給了朋友,這就成為“仁”,“仁”就是利他。是以儒家産生以來孔子一直所倡導的“仁”就是利他的意思。

儒家的“仁”是作為人必須遵守的品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确定下來的,通過教育把仁的價值理念内化為人們的行為意識。 儒家講“仁者夫妻”,卻不限于“愛”,反而超越了“愛”。通常的愛是雙向的,需要回報,而仁是單向的,形成了習慣利他。孔子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說自己如果想有所為就應該懂得協助别人有所作為,自己想要達到的,就應該幫助别人能達成,這都是推己及人的展現,根源上就是對“仁”的延伸,推己及人就是陰陽的轉化過程,自己為陰,他人為陽。而利他亦是利己,則展現的是陰陽的統一。

孔子從不忽略人的自私性,反而充分認識并肯定個人對私利的追求,并以之作為自己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這就使孔子的理論站在了現實的人性基礎之上。而孔子想要實作的“仁”,目的就在于要超越個人私利,達到為公利、為他人的境界,是以孔子是追求全面利他的,他講的是“克己複禮”“克己及人”。

當人們是從為他人着想的角度做事,那麼他人也會站在你的角度為你着想,這便是一種良性的循環,利他最終會循環到利己上來,讓因果産生正向回報。

國學之樹丨為什麼說儒家學說與《易經》密切相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