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正當時
文/李朝敬

(網絡圖檔)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這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裡的句子,從這清新的語句中不難發現,其中飽含着先生對春天的渴望以及既見春天的欣喜。
就在這幾天,一場及時雨飄飄灑灑由北向南,幾乎覆寫了大半個中國。盡管國際風雲變幻,盡管新冠疫情依舊嚴峻,但是,春天,我們的春天畢竟已經到來了。
雨後的清晨,空氣變得濕潤。因為是周末,校園裡十厘清靜,我一邊散步一邊欣賞這美麗的春景。
也許是春天比往年來的早一些,梅花已經在枝頭爛漫,紅梅似火、白梅如雪、黃梅則更像一首隽永的小詩。橫斜的枝條上星星點點,或稀疏,或稠密,一朵朵,一簇簇,像一個個精靈在自由自在地嬉戲。青翠的竹子搖落一冬的疲憊,伸直了腰身,變得十分挺拔。婉約處像亭亭的少女,豪放時卻又如健壯的青年,一陣風來,飄落幾滴凝露,竟似在向人招搖。還有小松,不知不覺中脫去枯針長出新芽,那鮮嫩的松針上好像籠着一層淡淡的水氣,如煙似霧,如詩如夢。
這松竹梅園,經冬更豔,而杏花也來趕趟兒。
我記得去年是杏花先開的,不知怎麼回事,今年到讓梅花奪了第一。不過,杏花也是要強的,一夜之間竟然冒出許多花束。早年讀陸遊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總感覺這裡有誇張的成分,你想啊,這杏花怎麼可能一夜之間就挂滿枝頭呢?現在看來,還是陸放翁高明,他觀察細緻,用語精當,是以才有了這傳誦千古的名句。
路邊的小草剛剛從土裡露出小腦袋,好像還有點害羞,一幅不敢見人的模樣。我索性停下,蹲下身子好好看看。這是一種不知名的小草,至少現在還看不出它的身份。不過,我猜它也許是白茅,因為每年差不多都是它第一個來報到。而且,這麼尖的腦袋,也的确像它。
說起尖腦袋,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去蘆葦塘裡提葦苗的事來。在上學的路上,有一大片蘆葦塘,一到春天,滿眼都是葦苗。小夥伴們很淘氣,一邊走路,一邊随手去拔葦苗。“嗞”地一聲,葦苗便離開自己的家落到我們的手裡。這時候,就開始用葦苗當飛镖互相擲過來扔過去,好不熱鬧。那時候是不會多想的,隻想着怎麼玩個痛快。現在想起來,那樣做也許對蘆葦的生長沒有好處。
眼前這株小草,不管它到底是不是白茅,也不管它到底是什麼,我都沒有勇氣将它拔出來。一時之間,我竟然有點神遊物外的感覺。
春天,是萬物萌發的時節,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我們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的美好生活,又怎麼能夠去損壞呢?這滿園的芬芳,沐浴着春風,滋潤着春雨,吸收天地靈氣,凝聚成鮮活的生命,這是多麼令人崇敬的偉大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固然如此。人之所悲喜固非草木之所知也,然則草木之所悲喜者而為人所知乎?莊子所謂“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 則“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當然,我不能迷茫,相反,倒要努力去解疑。韓愈說“師者,是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為人師表者,難道不應該有所警醒嗎?
新時代,我們有新目标,為了實作百年夢想,必須面對許多新任務,我們的肩頭要擔起更多的責任。孔聖人被稱為“萬世師表”,原本在于“有教無類”,在潛移默化中讓許多平民的孩子走上曆史的大舞台。新時期,黨和國家釋出了關于教育發展的方針政策,為了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要培養有擔當、有責任的時代新人。作為一名教師,我能否完成自己的任務,能否為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些都是應該認真思考,努力拼搏争取早日實作的。
就像這春風,吹綠了江南,吹綠了塞北,喚醒了沉睡的小草;就像這春雨,滋潤着紅壤,滋潤着黑土,滋潤着神州大地。我也要化作這和煦的風,與學生們“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我也要化作這輕柔的雨,和孩子們共享“弦歌之聲”。讓孩子們永遠沐浴在黨的光輝之中,讓他們像這早春的幼苗茁壯成長。
孟子有“三樂”,一曰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二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三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餘幸能繼踵先聖,堂上以養父母,堂下和睦弟兄,常為正直之事,不愧怍于人,又從事教育數十年,正所謂“求仁得仁”者也。
春風化雨正當時,人生如此,再無遺憾!
【作者簡介】李朝敬,山東莘縣人,中共黨員,工作之餘喜歡文學創作,尤喜詩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