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顧磊死了!

誰也想不到,明明是一場小小的家庭紛争,最終成了天人永隔。

因為顧磊的死,弟媳馮曉琴跟大姑子顧清俞的恩怨爆發,面和心不和的假面被徹底撕裂,兩個女人互相指責。

小老虎夾在顧家人和親媽馮曉琴之間,成了那個時時擔心“我們會不會被趕走”的小孩。

可笑的是,整個顧家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人反思,顧磊的死,到底是誰造成的,直到馮曉琴歇斯底裡地指出,顧清俞也是兇手。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在這之前,顧家指責是馮曉琴害死了顧磊。

事實的确也是,她半夜離家出走,顧磊上前阻攔,争執之間,顧磊摔下樓梯撞倒玻璃,這是他死亡的直接原因。

顧家将所有的惡意都放在了馮曉琴身上,并不合适,也直接表明了顧家人的涼薄。

顧磊之死,誰之過?

責任人可太多了。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01、随便放置玻璃的鄰居

顧磊的死,算是種種事件巧合之下導緻的結果。

按照醫生的判定,他是失血過多導緻的死亡,這個結果,嚴格聽起來,有些草率,但又像那麼回事。

關于顧磊跟馮曉琴争執滾落樓梯的那一幕,仔細看,可以發現,在撞到玻璃之前,顧磊是先整個栽下去狠狠地撞到了頭部,然後才撞到了玻璃上。

失血過多,僅僅是玻璃割斷了脖子上的大動脈,還是說,腦袋上的撞傷,身子的滾落,是否有内傷出血?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醫生沒提,那我們就當完全是玻璃造成的。

這也就意味着,如果沒有玻璃的存在,顧磊就不會死,那麼,直接兇器,便是玻璃,直接兇手,則是放置玻璃的鄰居和導緻顧磊摔下去的馮曉琴。

顧磊死後,顧家将全部的怨恨和惡意,都推到了馮曉琴一個人的身上,為何我會覺得顧家人自私涼薄?

原因之一,正是他們對鄰居和對馮曉琴的差别待遇上。

馮曉琴是失手害的顧磊摔下去了,可造成他死亡的卻是鄰居亂放的玻璃啊。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可當馮曉琴試圖從鄰居那裡找一絲公道,換一次公平,降低自己的痛苦和内疚的時候,顧家是怎麼做的?

顧士宏第一時間是認為,他們沒有錯,樓上樓下鄰居這麼多年,算了。

“你為什麼要告他們,他們怎麼會曉得能發生這種事情呢?”

可馮曉琴又怎麼曉得會發生這種事情呢?

顧家的雙标,是這麼用的?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他們放置危險物品,導緻他人死亡,因為不曉得真的會出意外,是以沒有錯,那馮曉琴就錯了?

她能預判會出意外?馮曉琴故意害死顧磊?

“你這個人哪,我求求你了,都是樓上樓下這些年的鄰居,還是算了吧,這件事,就算告赢了,顧磊還能活過來嗎?”

看在鄰居幾十年的份兒上,兒子的死就算了,那怎麼不看在兒媳照顧他們8年,又給他們生了孫子的份上,體諒一下馮曉琴呢?

馮曉琴是直接過錯人,鄰居的責任也不小,能原諒鄰居,原諒不了媳婦?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再看顧清俞,她比顧士宏直接,把馮曉琴往要錢那方面去說。

“曉琴,我想問你一下,你打官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讨個說法,還是為了賠償?這件事董阿姨确實有責任,可是官司打赢了,也賠不了幾個錢,到時候萬一人家反過來告你訛詐,搞得大家都記很難看,沒意思的。”

顧清俞在目前的劇情中,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分析,惡意揣測别人的想法和做法。

尤其是對馮曉琴的揣測,不可否認,有些是事實,但有些,是偏見。

顧磊死後,顧家人對馮曉琴恨意滔天,卻輕飄飄揭過鄰居的過錯。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當馮曉琴提起訴訟,狀告鄰居的時候,換來的卻是顧清俞認為馮曉琴賺“死人錢”,吃她弟弟的“人X饅頭”的偏見。

“我爸爸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可能在你眼裡,面子、名聲這些事情都不重要,但是他覺得重要,我知道你是擔心小老虎的将來,我可以向你保證,他将來所有讀書的費用,生活費,我都負責到底,要是你不相信,我現在就給你立個字據。”

除了馮曉琴,沒有人想着跟鄰居要一個公道。

甚至直接說“搞的大家都難看,面子、名聲爸爸看的很重要”。

誰難看?

面子比兒子,比弟弟的公道重要是吧?

弟媳要追責鄰居,就是不顧你們的臉面,你們追責弟媳,就是理所當然?弟媳要公道就是要訛詐人家?你們要面子就能直接算了?顧清俞咋那麼能呢?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02、兒子兒媳吵架就讓女兒回家的爸爸

這天底下,沒有夫妻是不吵架的,除非是假夫妻。

大吵也好,小吵也罷。

一對夫妻吵吵鬧鬧長達8年,一方會學豬叫哄老婆,另一方會在吵架後,仍記得半夜給放一朵手工花,親昵地彈一下對方額頭道一聲生日快樂。

可見,他們的婚姻相處模式,不算太差。

隻是,跟家人住一起,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最明顯的姑嫂問題,婆媳沖突。

在馮曉琴跟顧磊的婚姻裡,顧清俞兩種身份都占了。

她本質上是大姑子,但心理上,是顧磊的“媽”。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跟馮曉琴之間,不僅帶着姑嫂問題,還帶着“婆媳沖突”,本身嫁入顧家就目的不純的馮曉琴不論在那8年裡付出了多少,在顧家人眼裡都是她該付出的代價。

顧家理所當然的将她排斥在外的同時,又享受着她全身心的照顧和怒火。

即便是看着還算明事理的顧士宏,其實也是個拎不清的。

馮曉琴跟顧磊兩個人已經不是剛新婚的小年輕了,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和日常,任何人都不适合摻和太多。

但很顯然,顧清俞才是全家的主心骨。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是以,我們能看到,在馮曉琴跟顧磊的8年裡,顧清俞的影子是無處不在的。

可搬出去的顧清俞,手為何還能伸的這麼長?

自然是顧士宏的問題。

但凡馮曉琴跟顧磊有點小打小鬧,顧士宏就立刻給顧清俞打電話。

自己看似緊守翁媳之間的分寸,實在是将事情轉移到強勢的女兒身上,讓搬出去的女兒回來為兒子“主持公道”。

顧磊懦弱,馮曉琴強勢。

兩人吵架,顧家的潛意識裡就是兒子吃虧,得找外援。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顧磊意外前,他們為什麼吵?

因為馮曉琴喝醉了酒,跟史老闆有接觸,顧磊一怒之下,跟她吵了一夜,甚至揚言要帶兒子去做親子鑒定,要離婚。

馮曉琴這才收拾了行李要走。

雖然馮曉琴愛算計,但這一次的吵架内容,卻是人格上的侮辱,加上之前因為買房借錢,給顧磊報班卻不上課等種種不順,馮曉琴顯然心裡是憋着一口氣的。

“你放心,她就是為了小老虎在上海的學校,她也不會回老家的,你趕緊讓顧磊服個軟道個歉,說不定我還沒到家,他倆就和好了。”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事實上,也的确如此。

在顧清俞回到家以後,顧家上下一團和氣,馮曉琴也不氣了。

吵架的事,像是沒發生過。

顧清俞對于馮曉琴這方面,了解的很準,而馮曉琴當初也的确是為了留在上海,有個戶口,才選擇了老實人顧磊。

可了解的準确是一回事,摻不摻和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顧士宏真的知道分寸,他就該明白,那是兒子跟媳婦的家事,他不能摻和,更不能讓顧清俞摻和。

正是因為他催命似的電話,顧清俞也才不顧感冒回了家。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如果回了家,看到人家都和好了,啥事沒有,這父女倆夠懂事,就不會有這一次的再次開小會。

也就沒有後面的意外。

顧士宏看似什麼都不摻和,但他才是那個“耳報神”,攪和了顧家的根源。

沒有他的一次次電話,顧清俞哪兒來那麼多閑心往家裡跑,去開小會“調和”弟弟跟弟媳的吵架沖突呢?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03、冷冰冰的理科生姐姐

劇中有一個特别諷刺的台詞,大意是笑顧清俞是個理科生,太理智,太會分析,太冷冰冰,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不論馮曉琴嫁入顧家的初衷是為了什麼,但她跟顧磊這8年,是好好在過日子,也把兩代老人照顧的好好的吧?

可看看顧清俞都做了什麼?

開小會。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但凡她在家的時候,幾乎都存在開小會的影子,都是一家人,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放在台面上說,需要藏着掖着防着馮曉琴的?

那8年裡,顧清俞到底開了多少家庭小會,她自己數的清嗎?

如果沒有她過來摻和,顧家的家庭小會是不會存在的。

顧磊沒主見,顧士宏端着大家長的架子和面子,父子倆似乎也沒什麼好悄悄分析,計劃的。

可顧清俞不同,她做事太有目的性,也太有前瞻性了。

馮曉琴就隻是買個房子,她已經想到了十幾年後的事情,說什麼“這些年我跟爸爸壓着還好,這十幾年後呢,萬一她起了心思呢”。

是以,她的所有“危機感”,都是來自于自己的揣測和理智分析。

那天,顧磊跟馮曉琴的争吵,原因本不在買房子這事上,可她挑撥顧磊跟馮曉琴的事,還真是信手拈來的。

叨逼叨逼那些說過八百遍的話,氣的馮曉琴剛壓下去的火,又蹭蹭蹭的起來了。

顧清俞到底想做什麼?

真那麼不放心,又那麼愛幹涉弟弟的小家庭,幹脆慫恿顧磊離婚,不就完了嗎?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可花錢請個保姆,哪兒有現成的,用婚姻捆綁住的馮曉琴盡心呢?

顧清俞這種,典型的像是那種,想要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的類型,惡意揣測馮曉琴,挑撥她跟顧磊,完全将她當個外人的做法,的确是不合适的。

離家出走前,顧磊跟馮曉琴确實和好了,她如果足夠聰明,就該明白,這個時候應該退一步,當做自己隻是回家吃個飯的。

而不是拉着弟弟跟老爸回了屋子開會。

公司上班可以條理清楚,邏輯清晰,可在家人之間,算的清清楚楚,自然就沒了人情味兒了,馮曉琴偷聽不對,顧清俞也錯了。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馮曉琴那幾句“你處處壓着他,搶了他的福氣,搶了他的陽壽”之前,她控訴的部分,其實都是事實,沒法否認。

“那天要不是你來,說那些話,我能走嗎?我能走嗎?我能走嗎?我們本來已經和好了,顧磊都已經學小豬叫了,就是你走過來,胡說八道一通,屁話連天,挑撥我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是你才把這個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顧清俞太冷靜了,對于顧家的家務事,分析的“頭頭是道”本身就是錯誤的謬論。

清官尚且難斷家務事,何況一開始就自帶偏見的顧清俞。

沒有這一次的小會議,老實說,馮曉琴還真不會再次拿着行李就走,顧磊也不至于追出去摔下樓梯。

顧磊的死,因果一層接一層的往前剖析,其實裡面的每個人,都不是無辜的。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04、胡亂作妖的馮曉琴

馮曉琴跟顧家的沖突更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是從小老虎長大開始。

也是從每一個由顧清俞主持的家庭小會開始的。

按照馮曉琴最初的想法,到上海,找個安穩的老實男人嫁了,一輩子好好的。

“當初為什麼到上海來啊,圖什麼,本來想找一個牢靠的人,一輩子嘛,安安穩穩,别的不求,開開心心的……”

她是小地方出來的人,思想上,也許就不如新時代女性那麼獨立,甚至還帶着依靠男人的傳統觀念。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隻是,上海土著,骨子裡就自帶清高和傲視一切的屬性。

如果雙方家境差不多,也許沖突還小點,可偏偏雙方的家境懸殊太大,在外人看來,馮曉琴哪哪都不及格。

顧清俞自認看透了馮曉琴的私心,錯估了她其實也是想好好過日子,在長達8年的時間裡,都帶着偏見。

顧清俞明知顧磊一無是處,但仍覺得馮曉琴高攀了她的弟弟。

在她的定位裡,她從沒将馮曉琴放在家人的位置上。

她腦子裡,有一條等式:

馮曉琴的上海戶口,日常衣食無憂=顧磊的孩子,顧家的免費保姆,以及顧磊的床伴。

這是等價交換,8年的做牛做馬,是馮曉琴該付出的代價。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正是因為顧清俞腦子裡的這條等式,是以,在那8年的時間裡,顧清俞不斷地透過開小會的模式,向顧士宏和弟弟強化這條等式的内容。

馮曉琴捂不熱顧清俞的心,哪怕她付出了所有。

帶着個人私心嫁入顧家,仿佛就是馮曉琴的原罪,讓她一輩子在顧家都翻不了身。

顧清俞開的每一個家庭小會,都在赤果果地告訴馮曉琴,你就是個外人。

顧家給不了馮曉琴家人的歸屬感,同樣也給不了她安全感,她想要搬出去,想有個和老公孩子一起住的三口之家。

這種念頭,在小老虎漸漸長大後,越發深刻。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後來我遇到顧磊,我就想着,怎麼能讓顧磊更有出息,再後來呢,有小老虎,小老虎長大了,我就想着,要買套房,這個念頭一起啊,我怎麼都攔不住。”

如果馮曉琴早早地認命,而不是任由時間滋長了自己想搬出去的念頭,便不會有關于借錢買房這小半年的折騰。

但凡馮曉琴自己是個經濟獨立體,但凡她有點積蓄,有點對抗顧家對抗顧清俞的能力,再去想買房子的事,他們也不至于走到這一步。

隻是,這種要求終究是太高了。

要求一個要全年無休,照顧老小,把自己活成一個陀螺的女人成為經濟獨立體,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05、懦弱無主見的顧磊自己

顧磊的死,是可惜的,但他自己本身,也有責任。

36歲的顧磊,在顧家人面前,活的沒有絲毫存在感,就連《心居》的宣傳海報裡,都沒有他這個人物。

顧清俞和顧磊是龍鳳胎,但不論是從雙商,能力,樣貌……顧磊樣樣都不如比自己早幾分鐘出生的姐姐顧清俞。

即便隻是早了幾分鐘,但顧清俞卻有長姐意識。

在他們的母親去世之後,她自覺擔起了“媽媽”的角色,照顧着自小體弱,一到冬天就咳喘的弟弟。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姐姐寵着,家裡長輩小心翼翼呵護着,顧磊硬生生活成了巨嬰的樣子,在姐姐和媳婦面前,像個沒斷奶的孩子。

性格養的懦弱、木讷,沒主見,牆頭草好歹還知道看風向吹,他連牆頭草都不如。

就拿借錢買房這事來說。

馮曉琴沒錢卻想借錢買房,私心想法不少,想要搬出去,想要一家子住,想要歸屬感,想要給孩子好的學校環境。

雖然這種情況下借錢買房很不厚道,基本等于是要錢,但哪怕顧磊替馮曉琴考慮幾分,這事也不一定沒有回旋的餘地。

畢竟,顧清俞說的冠冕堂皇:隻要是你想買,我可以支援。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可他一句“我無所謂啊”“我随便啊”,徹底斷了馮曉琴買房的可能不說,還讓顧清俞又有了一次開家庭小會的理由。

媳婦強勢,讓他做什麼,得靠逼,姐姐強勢,說什麼就是什麼。

說白了,在媳婦跟姐姐之間,顧磊從來都不是選擇馮曉琴,而是姐姐,像極了那種隻聽媽媽話的媽寶男。

“我媽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姐說什麼就是什麼。”

馮曉琴是他的枕邊人,他拎不清自己的處境,看不清自己的立場,對于兒子的教育,媳婦的處境,一概無視。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馮曉琴在顧家這麼難,很大原因,正是因為她在長達8年的時間裡,始終是自己一個人跟整個顧家孤軍奮戰。

顧磊哪怕是個在小事上站隊姐姐,在大事上,曉得和稀泥,或者跟老婆一條心,顧清俞也不會無所顧忌,把他的老婆當免費女傭,心安理得地享受人家幫她盡孝的成果。

這一回,馮曉琴鬧到了一天裡,兩回離家出走的地步,顧磊本人的态度,是最為關鍵的。

本身積攢了一肚子氣的馮曉琴,好不容易壓下去了,他晚上自覺地跟姐姐進了屋裡開會,再次将這火點燃了。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他不知道馮曉琴因為買房,這麼長時間裡,都處于随時暴躁的狀态嗎?

他知道。

但他仍和姐姐一起火上澆油。

馮曉琴跟他的争執,跟他的婚姻裂縫,很大原因,正是他自己一次次鑿出來的痕迹,但他一無所知。

不知者不罪這種論調,從來不該用在婚姻裡,可顧磊不懂。

顧家的涼薄驚到我了!《心居》裡顧磊的死,是誰之過?

結尾

有句俗語常說,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顧磊的死,要為他負責的人太多了,沒法仔細追溯,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誰都沒有資格,将責任全都推到馮曉琴一個人身上。

對她不公平,也不厚道。

整個顧家,在目前看來,唯一明事理的人隻有剛嫁過來的堂弟媳葛玥,可見顧家人的涼薄,其實也是刻在骨子裡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