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野,也都有一條路,需要你自己探索,并走完它。
旅行對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對一部分人來說,旅行可以成為談資,是炫耀的資本,也是一種經曆;對另一部分人,旅行是一場對身心的放逐與享受,是一次對世界的探索。而對謝麗爾·斯特雷德來說,旅行是一段并看清自己并接受真實自我的過程。

94天,1100多英裡,一個26歲的身陷生活之漩渦的女子,一步步用雙腳丈量、穿越過孤獨且兇險叢生的太平洋屋脊步道。從開始每走一步的步步驚心,到後來的健步如飛,這不僅是一個人身體的蛻變,更是其靈魂的鳳凰涅槃。
謝麗爾·斯特雷德,美國小說家、散文家、專欄作家。共出過四本書,《走出荒野》是她的代表作,據謝麗爾26歲那年夏天的親身經曆寫成。由于出版以來就異常火爆,這本書于2014年拍成電影,搬上了大熒幕,讓更多人了解到了她的故事。
謝麗爾6歲父母離異,22歲母親突然癌症去世,兄弟姐妹是以漸行漸遠,她一直努力維系的家分崩離析。一切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迅速倒下!謝麗爾徹底被卷入生活的漩渦:學業中斷,婚姻失敗,與家人失和,一切仿佛一幕舞台劇般不真實!4年後,一無所有的她做出了最沖動的決定——去徒步太平洋屋脊步道。
說起來,徒步旅行、穿越太平洋屋脊步道似乎是一個很輝煌的壯舉,但這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運動,太平洋屋脊步道人迹罕至,蟲豸猛獸随時出沒,再加上時間是在1995年,除了中間少有的補給站,中途沒有任何通訊設施也沒有明确的地圖,路上極少的地标也很容易被環境遮掩。對于一個年輕的孤身的女子而言,這趟旅行,是對謝麗爾的肉體、毅力、膽量、韌性的身心的一次極限挑戰。換言之,在這次徒步中,危險與艱辛寸步不離,生命可能随時消逝。
在旅途的過程中,身心時刻都在變化着,在經曆困苦中不斷的改變自己,終于憑借自己堅強的毅力走完了整個旅程,也走出了心靈的牢籠。這不僅是一次體能的挑戰,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由痛苦迷茫到漸漸笃定的内心旅程,這次的徒步行走讓謝麗爾終于戰勝自我,擺脫了人生的困境。
很多人都在問,旅行的意義是什麼?謝莉爾在書中說了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話。
“旅途中的艱辛,讓我人生中其他的艱辛顯得輕了那麼一丁點兒,雖然說來奇怪,但事實的确如此,這一點,或許我在上路之初就有所察覺了吧。或許,幾個月前買下太平洋屋脊步道旅行手冊的一時念起,其實就是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因為我的人生之線已被剪斷。”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野,或許在年輕時,有大把勇氣,誓死走出荒野,或許在中年時,已日漸妥協,隻想荒野求生,又或許,在年老時,竟能坦然接受,窺見荒野的另一番美景。
《走出荒野》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王慕道 首席記者│樂水
編輯│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視覺總監│杜放 視訊監制│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為正午文化原創 轉載請聯系 圖檔來自網絡 如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