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武吳雨燕:10歲女孩撐起一個家

臨武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熊慧 郴州報道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在父母的關愛和陪伴下長大,但對于香花鎮中心國小的吳雨燕來說,這一個簡單的心願卻是一種奢侈。吳雨燕的父親因病早逝,母親不得不外出務工養活一家人,10歲的她早早地用稚嫩的肩膀擔起了照顧奶奶和弟弟的責任。

臨武吳雨燕:10歲女孩撐起一個家
臨武吳雨燕:10歲女孩撐起一個家

吳雨燕的奶奶身體一直不太好,前段時間因突發咽喉疾病住院。每天早上6點,吳雨燕就會起床,幫奶奶穿衣、洗漱,準備好早餐,再和弟弟一起上學。

2016年8月,吳雨燕的父親被确診為肝癌晚期。為了救治父親,一家人四處借錢,兩個月後,吳雨燕的父親最終還是離世。家裡的頂梁柱倒下了,貧寒的家庭愈發窮困,由于沒有生活來源,吳雨燕的母親不得不外出打工,賺錢養家,留下年邁的老人和三個年幼的孩子。吳雨燕的奶奶因為“白發人送黑發人”傷心過度傷了身體,三姐弟的生活基本上難以照料,吳雨燕的姐姐在城裡上中學,隻能周末回家,是以,照顧家裡的重擔就落在了小雨燕身上。

“我覺得我能承擔照顧弟弟、奶奶的責任,因為我已經長大了,我已經學會獨立了。”漸漸地,小雨燕開始越發懂事,7歲時就學會了各種家務,主動幫奶奶減輕負擔。

“這個菜是前天晚上炒的,有的時候作業有一點點多,回來的時候又晚,就沒法炒新菜,隻能熱一下菜。有時候我會給奶奶打個排骨湯,弟弟就比較喜歡吃肉,我就會給他炒洋芋或者瘦肉。”當記者問小雨燕菜是什麼時候炒的,小雨燕這樣回答。從8歲開始,雨燕就學會了炒菜做飯,雖然刀工不是很好,但為了友善奶奶吞咽,她都會将食材切得很碎,并将不易消化食物的飲食禁忌都牢牢記在心裡。一天的家務活忙完後,吳雨燕才拿出書本學習、寫作業。

奶奶胡習花十分心疼自己的孫女,她覺得别人的孩子都有爸爸媽媽陪着,雨燕還這麼小就要幹那麼多的家務活,看她這麼辛苦,心裡十分難受。

“我還是得堅持下去,因為我能承擔,受點傷算不了什麼。”由于常年做家務,吳雨燕的小手難免受傷,原本應該稚嫩的雙手,如今已經變得有些粗糙,還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傷疤。

暑假,是小雨燕最期盼的時光,因為可以帶着弟弟到廣東跟媽媽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但每次媽媽外出打工,又是雨燕最不願意面對的。

吳雨燕告訴記者,每次和媽媽分開時,都會偷偷地掉眼淚,盡管如此,她還是會不斷地安慰自己,她覺得自己已經獨立了、長大了,應該開心起來,更不用這麼自卑。

這些年,雖然媽媽不在身邊,但是吳雨燕從來沒有抱怨,她每天都會給媽媽打電話,關心媽媽。各種節日還會為媽媽制作精美的禮物,她就像媽媽的貼心小棉襖,溫暖自己,也溫暖着媽媽。

吳雨燕的媽媽唐玲表示,雨燕是特别不讓大人操心的那種孩子,最懂事、也讓人最心疼。

勤奮好學的她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平時還樂于助人,她的善良、懂事也積極影響着身邊的人。

鄰居耿菲、學生郭昊洋說,雨燕特别堅強,性格又開朗,又樂于助人,還很孝順,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教師蔺兀表示,小雨燕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她已經超出了同齡人的懂事,這麼小的孩子肩上扛起整個家,十分的心疼她。

“偏遠山區的孩子,讀書才是最好的路”。雨燕深知這個道理,平時熱愛閱讀、刻苦學習的她,在老師的影響下,立志長大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臨武吳雨燕:10歲女孩撐起一個家

“是蔺兀老師教會我做人做事,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今後,我想教給農村的孩子更多的知識,讓他們能看見更大的世界。”吳雨燕說。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10歲的雨燕撐起一個家,懂事得讓人心疼。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勇挑家庭責任,她用堅強、不屈面對生活困苦,小小的她有着清晰的人生理想和抱負,她雖身處逆境,但依舊不忘尋找陽光,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相信這樣的好少年,未來一定會迎來屬于她的燦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