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桃源紅茶有奇篇

桃源紅茶有奇篇

紅茶非遺傳承人劉老樹親手泡制的紅茶湯。

桃源紅茶源遠流長,曆史悠久。不久前,桃源縣茶葉産業協會出版了一本書,叫《桃源紅茶》,該書共分五篇,從桃源地理位置、地貌環境、紅茶的種植與加工工藝、紅茶的人文曆史等多方面,對桃源紅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和總結歸納,填補了桃源紅茶曆史與紅茶科普等方面的空白。是一本值得認真品讀的鄉土教材。

桃源紅茶有奇篇

最新出版的《桃源紅茶》。

作者之一的胡先林老師,是我崇拜的詩詞書畫多面手。其中有一篇胡先林老師所寫的《桃源紅茶賦》,我特别喜歡。經作者同意并請高慶華女士誦讀後,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

桃源紅茶賦

作者 胡先林

夫茶者,中國之始作而流播于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種也。其曆史之久遠,著述也卷帙浩繁;其品類之繁多,别識也汗牛充棟;其學問之精深,堂奧也雲山霧罩。其入于佛,則參禅茶一味之真如;其入于道,則修天人合一之貴生;其入于儒,則務修治一體之事功。

中國之茶,以工藝論,則有紅綠之辨、黑白之分、青黃之别;六色具而百味生。以文化論,則有茶道之摭、茶德之說、茶義之疏、茶典之裒、茶詩之詠、茶聯之撰、茶畫之摹、茶書之編、茶具之造、茶學之研、茶藝之流、茶禮之衍;十二輪回,浸乎其中。

桃源紅茶有奇篇

茶庵鋪鎮茶園風光。

己亥初夏,予應邀忝列《桃源紅茶》編撰者之一。于是溯沅江、跋武陵,一入黑茶之都安化,三訪茶馬三鎮沙坪、鄭家驿、茶庵鋪。卌年浪迹,多有風塵之浩歎;一旦移情,始知故邑之豐饒。

桃源紅茶有奇篇

桃源紅茶,初嘗于炎帝神農氏,入典于楚國屈大夫;成名于唐宋而隆盛于明清,式微于計劃經濟之末期而複興于産業立縣之今天。既是湖紅工夫茶之翹楚,武陵沅水物産之傑出,湖南十大名茶之一;又獲國家地理标志産品之保護,國茶杯之金獎;更是沅湘地區茶文化之精粹,世外桃源靓麗之文化名片。

桃源紅茶有奇篇

楊溪橋鎮岩吾溪茶園風光。

故一詩一詞一文,不足以歌茶之史、不足以詠茶之質、不足以述茶之工。而作賦以詠桃源紅茶,既緣情而绮靡,複體物而浏亮;可一詠而三歎,辭淋漓而意盡緻。于是乎賦,爰序。

桃源紅茶有奇篇

茶庵鋪鎮馬坡嶺茶園。

play

荊湖故邑,宋祖新衙。汲沅水之靈秀,撷武陵以霁霞。吐霧吞雲,冰碛岩中立足;耐寒經雨,黃棕壤下為家。在山作葉兮,入彀成茶;淵源久遠兮,功德昌遐。

桃源紅茶有奇篇

楊溪橋鎮匠者茶園風光。

昔朱襄嘗百草,毒旋而解;後屈子獻椒漿,神得以祗。人文初祖,儒國先師。始教七件大事,乃授三局閑棋。詩酒田園,修五福者能居耳;功名利祿,憑一杯兮可釋之。

桃源紅茶有奇篇

楊溪橋鎮君和茶園風光。

嗟此人間罔替,世外誰陪?美人作嫁,君子為媒。烹雪浮煙,誰卧夏軒朗月?圍爐呵凍,忽思昆友奇瑰。

缥缈兮空谷幽蘭,依稀乎燕堂玉璪。初聞而不覺何香,再啜則鹹稱最好。土富硒,質環保;非人力,乃天造。遠觀五色,眼如含琥珀之光;近亵三魂,手若捧珠旒之寶。引車賣漿,執瓠瓢且作瓯;食肉居閑,掇雀舌而娛老。

桃源紅茶有奇篇

楊溪橋鎮牯牛山茶園風光。

故得乾坤在望,江海其功。泛扁舟,如一葉;作砥柱,似三公。條索嚴嚴,列陣無慚于細柳;芽頭濟濟,綻芳有待于盧仝。

稽其品類多繁,聲名早著。麗質自承天然,工夫獨出機杼。

踵武夷之正山,超震澤之顧渚。竹山老樹,昂然獨秀于林;古洞仙春,卓爾大成是譽。

桃源紅茶有奇篇

夷望溪鎮茶園風光。

至若精華五合,氣象萬千。百尼結社,蔚起崖邊;一峰登頂,勃發界前。匠者與君和齊駕,春峰共龍茗競妍。域中湘北,在在春風遍地;邑裡桃南,家家捷報頻傳。

桃源紅茶有奇篇

觀音寺鎮一峰尖茶園風光。

總摭逸名同德,皇宬節錄;勝迹沙坪,方志捃收。萬國博覽之金獎,上鄉維新之稔謀。于是專家鼎力,茶協牽頭。縷析條分,叙千年之曆史;珠羅玉列,展一縣之聲猷。茶志蒇,馥香遒。越嶺翻山,盛譽出三湘而遠播;乘風破浪,隆名随四海而長流。

桃源紅茶有奇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