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小人書為我們敞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如今,通州區劉恩東作為中國連環畫創作師,将精美的新連環畫呈現在世人面前,在對傳統文化做了一番獨特的思考後,帶有趣味、帶着巧妙,把精髓内容傳播給公衆。
無形中,劉恩東弘揚、繼承和發展了文化,也讓他獲得了一個很高的稱号:通州最會講故事的人。關于這位作家的成長故事,關于他新的創作,請您點選音頻收聽:
劉恩東,中國連環畫故事創作師,錦熹傳媒創始人。他目前已經創作了40多本連環畫故事,發行量達100餘萬冊,他一生的目标是創作一千本故事。其創作的多部作品入選中宣部中國原創“原動力”項目,入選中國十大著作權人“專家特别提名獎”,入選北京市“十大文化創意産品”,入選第九屆“北京影響力十大人物”。他帶領團隊推廣閱讀,讓更多的人願意閱讀、愛上閱讀、傳播閱讀。
在近三年的推廣閱讀中,他帶領團隊,以“快樂式閱讀、沉浸式閱讀、分享式閱讀”作為其傳播理念,做了1000餘場活動,線上線下閱讀人數兩千萬人次以上。
什麼是快樂式閱讀
比如在講《二十四節氣詩畫》一書時,他帶領團隊将節氣中的核心内容,設計成家長和小孩一起做的益智遊戲,在遊戲中找到節氣的接點,之後再講解這些節氣,一下子就吸引了兒童和家長的興趣。
讀者在快樂中了解和掌握了24節氣中的核心知識,這也非常有利于兒童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熱愛上傳統文化,使其終生受益。
如何做到沉浸式閱讀
劉恩東在講他創作的《大運河傳奇》一書時,首先讓大家參觀書店“咱家書房”的異形桌,是一條“龍”形,大運河的走向就是這條“龍”形。
通過介紹整個大運河是什麼樣子,它流過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為什麼都稱為“州”?如通州、滄州、德州、徐州、揚州、蘇州、杭州等,一下子就引起了讀者的興趣。
再介紹咱家書房的吧台,橫着看是運河上的一條條船,豎着看是大運上的一滴水;讀者還可以打卡,直接進入發光的燃燈塔裡面,大運河沿線四座塔,燃燈塔、舍利塔、文峰塔、六和塔,讀者對這些塔也有了概念。在講解這本書時,大家都全神貫注了,好奇地、迫切地要了解自己特别想知道的内容。
杭州大運河段
比如在講《萬裡長城實繪》一書時,在“咱家書房”的“龍”形桌上放上這本書。講這是85歲老畫家景浩先生曆時8年将甘肅、甯夏、陝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遼甯8省(自治區、直轄市)現有長城繪實景,繪制成了600米長卷。從75歲開始爬長城,爬到長城頂上繪畫,曆時8年時間,行程6.6萬裡,83歲完成,這是長城文化史上的豐碑。
這也是長城文化史上第一次實作了“一書在手,閱盡長城萬裡;足不出戶,遊遍萬裡長城”。長城和大運河形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東方“巨人”,萬裡長城是這“人”字的一撇,大運河是這“人”字的一捺,人字的交彙點就是我們北京。讀者在感歎這兩個偉大的人工工程時,都為生在中國感到驕傲和自豪,讀者在羨慕崇敬中沉浸在故事當中。讀者在了解這些知識後,自己也非常願意講這些知識,非常願意将這些知識傳給身邊的人。
2019年8月,劉恩東帶領團隊在前門步行街“ ‘新連環時代’中國首屆新連環畫沉浸式大展”中,将大運河的故事做成四面都是LED屏的沉浸式體驗,讀者站在LED屏上,感覺腳下的龍船真的在水中行駛,站在船上看龍吐出水進而形成千裡滔滔的大運河;又能在龍舟上,看千帆競渡、百舸争流,看大運河流經的城市從通州一直到杭州。
1000多名外國人也通過這種沉浸式體驗,在感歎中國大運河的神奇時,也愛上了中國的連環畫,他們購買了5000多冊,争先恐後讓劉恩東簽名。這種直接的沉浸式體驗,是向外國人傳播中華文化的較好方法,他們願意體驗,願意花錢買中國書,而且他們有不少人買完了現場直接看,看完之後又多買幾本。
如何分享閱讀
比如劉恩東在講他創作的《北大紅樓》時,他和團隊先教讀者如何用紙折疊成紅樓、紅船;折疊完之後塗顔色,之後帶大家參觀原畫稿展上的紅樓、紅船是怎麼畫的,這樣彼此有一個對比;接下來讓每個讀者輪流讀一段《北大紅樓》這本書的文字。讀後每個人都談感受,這樣紅色文化一下子就深入人心了。
還比如在介紹《少年中國》這本連環畫時,他先放一段歌曲《少年中國說》。“少年志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這個歌曲是在2019年9月1日張傑在中央電視台的全國學生“開學第一課”上唱的,非常振奮人心,立馬就吸引了少年兒童的注意,凡聽過這首歌的,大多都要唱上一句“不負年少”。聽完歌後,讀者們會非常喜愛這本書,認為這是他們的自豪和驕傲,要“發憤圖強,作棟梁”。
“腹有詩書氣自華,胸有良謀安天下”,劉恩東堅定不移地推廣閱讀,因為他堅信:每個人閱讀的樣子,是自信的樣子,是最美的樣子。他願意把這種自信、這種美傳遍中國,傳遍世界!
來源:北京主播線上
審校:潘啟雯
編輯:劉 深 徐柳豔